原詩
送邢
寫壹個愛好很難,壹首詩千變萬化,才能心安理得。
奶奶還像個娘家人,不準看頭,直到梳好。
全詩註釋
⑴“奶奶”句:老了就像寫詩。故事的開頭(J: Ji),古代女子的成年名和故事,這裏是剛剛成年的意思。頭未梳,比喻詩未改。
⑵靈犀:作者的詩論強調“靈犀”,即精神的靈。據說犀牛角上有白線,直通兩端。參見顏師古關於“韓曙傳贊於西域”的註。唐·李商隱《無題詩》:“然而我感覺到神聖的獨角獸和諧的心跳”。?
⑶解讀:會用,會用。
袁枚(1765438+2006年3月25日-1798 65438+10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被封為蒼山居士、綏遠大師、綏遠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於浙江慈溪。他是清代乾嘉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中進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調任江蘇,在溧水、江寧、江浦、沭陽等地任縣令七年。他做官勤政的名聲很好,但仕途並不順利,無意為官。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南京小倉隨園,吟詩作賦,尤其是女弟子。嘉慶二年(1797),袁枚逝世,享年82歲,葬於南京百步坡,人稱“隨園先生”。
袁枚倡導“性靈”說,與趙翼、江石泉並稱“甘家三傑”,與趙翼、張文濤並稱“性靈三傑”,是“清代駢文八傑”之壹。文筆與大學者紀昀相同,稱為“南元北紀”。主要傳世作品有《小倉山居集》、《隨園詩》、《補遺》、《隨園食單》、《子午雨》、《續子雨雨》等。散文代表作《頌姐》悲涼真摯,源遠流長,可與唐代韓愈的《頌十二郎》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