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結束時,葉嘉瑩先生出現在大屏幕上。屏幕上的這位老先生,94歲了,讀詩依然鏗鏘有力。帶著上個世紀的獨特魅力和讀書方法,隨著這些年的變遷,他依然優雅婉約。她用獨特的聲腔,讀出了上個世紀的悲涼,讀出了上個世紀人們的心聲和思想。老先生的文學魅力和修養不容忽視。當然,老先生的文采也是獨壹無二的。作為壹個經歷過戰亂和改朝換代的時代,老先生的文筆細膩溫和,是壹種看透世事的坦然換來了所有的痛苦和悲傷,是壹種痛苦和疲憊換來了親人彼此分離的血淚。
當葉嘉瑩先生出現時,歲月的生日讓她老太太炫耀,但她眼中的亮星從未落下。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壹個充滿歲月折磨的女孩,壹個不斷嘗試新事物的女老師,壹個時而不開心時而憤怒的女孩。雖然歲月折磨著她的身體,但永遠不變的是老先生的心態和不變的信念。
全片以葉嘉瑩先生的老北京四合院為“結構”,從“家”到“國”,用詩意的意象將葉嘉瑩的個人生命歷程與唐詩宋詞的“詩史”融為壹條有月光的精神之河。古往今來,悲歡離合成就了唐詩宋詞的不朽之美。而葉先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堅持與傳承,令人動容。紀錄片的壹面,有《秋興八首》配樂傳達出的令人心寒的氣息:“玉露雕楓樹,巫山巫峽蕭瑟”;另壹方面,葉嘉瑩以壹種相當冷漠的態度告訴她生活中的種種艱辛。這種反差凸顯了葉嘉瑩的“弱道德之美”。
電影結束後,對葉嘉瑩先生生活的描述對她來說似乎是輕描淡寫,但事實上,這是老人生活中不可否認的事實。電影結束了,但是關於老先生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會在這裏消失。這部紀錄片講的是老先生,但更多的是文化傳承的問題。百年文化要繼續傳承下去,不要被老壹輩遺忘。
首先,我對葉先生的了解只是壹知半解,僅限於背誦和評論壹些詩詞。而且我壹直對葉老師的背誦感覺很模糊,但是我很喜歡讀葉老師的分析詩。
正因為如此,我潛意識裏總想有機會多了解她壹點。當我看到《水水月在手》的全球公映時,我決定不再等待,我要看這部紀錄片。
但是,邢臺已經很久不見了。
6月265438+10月21日下午,等了壹個星期的急不可耐,終於給邢臺的電影院打了電話。為什麽沒有《水滸在手》的放映?
結果因為不是商演,太小了,根本沒有安排的打算。不過金逸影城給了我希望,說預定可以,他們有片子。好吧,讓我們看看,雖然孩子們可能看不懂這樣壹部慢節奏的紀錄片,但他們可能會取得好成績,或者他們的父母會有所收獲。
於是23日上午,我得以接近葉老師。
我想,如果我不是組織者,需要顧及紀律和孩子的安全,我大概會沈浸在影片中。即便如此,淚水還是壹次次打濕了我的面具。
因為讀的斷斷續續,所以只能片面的記錄自己的話。
影片用壹串珠子,以葉先生的壹生為主線,串起她生命中的艱辛和閃光瞬間。可以說,苦盡甘來,天道造之以百害而無壹利。
葉先生大半輩子的生活是“不容易”的。
更少的戰爭,不幸的婚姻,中年婦女...直到中國大陸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她才毅然決定回國定居。
這是我第壹次對葉先生的生平有所了解。如果說對個人命運有什麽偉大的感覺,那也不壹定。畢竟我知道我的命運,我或多或少有壹些好的壞的經歷。我習慣了妳去哪裏和懷孔留學。但不觸及生活細節是不可能的,那是個體生命的升華。作為老師,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不幸,葉先生的苦難也是個人的苦難。讓人感動的是,他們的苦難全部用詩歌表達出來,超越自我,成為全人類的情感。
所以,片中說,“詩救了她。”
是的,詩歌拯救了她,她把壹生都獻給了詩歌。她在詩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依靠,她決定了自己後半生的使命就是傳承唱誦。用她的話說,“如果海洋的遺產可以被學習,那將是未來的時代。”她想背古詩詞,傳承下去。“現在不收也沒關系。就像古代神話中的藍鯨可以漂洋過海的說話壹樣,這種海的聲音將來可能會被人聽到,感動。”
這是這部電影中我最看重的地方。帶著承前啟後的使命感,讓葉先生身上散發著溫柔的光芒。
不是每個人都能聽葉先生的詩,比如我。這部電影是我第壹次近距離聽她的聲音。她的聲音壹閃變成了沈浸,我和她耳語著,感覺它的美難以言表。也許,因為我的笨拙,我有壹段時間沒有學會她的語調,但嘉陵的魅力和藍鯨的遺產將是無窮的。
對《捧月在手》的思考第三章《捧月在手》是壹部記錄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先生的電影。電影的名字來自唐代詩人於的《春山》:春山萬物,夜忘歸家。捧著清澈的泉水,春光照在月亮上,仿佛圓圓的月亮在自己手中;玩山,重氣溢衣。斯卡曲風身邊的小家夥是如此的堅強,它舍不得離開,哪管它是遠路;幾次下了離開的決心,也依戀著山川花草樹木。難忘鐘聲,陽臺深綠。光是聽名字就已經感受到了詩歌意境之美。影片的開頭也充滿了詩意的意境之美,但背後隱藏的卻是葉嘉瑩先生壹生的艱辛與磨難。她在片中提到王國維先生的壹句話:“造化弄人,百害而無壹利”,還回憶到老師谷穗說過“凡世間法,皆是詩法,大悲大痛,使人有另壹種人生體驗”。感覺這是她飽受混亂之苦的寫照,但她的靈魂卻摻雜了“弱德之美”。也就是電影裏,她朋友說的那句詩成就了她的人生,她的人生也成就了詩。
葉嘉瑩先生於1924年出生於翰林世家。他的父親是清朝的壹位學者。5歲開始讀《論語》。11歲,母親病逝,享年18歲。24歲隨夫到臺灣省,遭“白色恐怖”迫害。他的丈夫幾次入獄,性情大變. 00000000000005我從來沒有讀過她的詩,而從我的無知來看,我以前甚至不知道有這麽壹個“穿裙子的出租車”。但看了電影,讀了她寫的幾首詩,我們就能從她的詩裏感受到她的人生經歷。我覺得它有杜甫的味道,又悲又美。
但是有不同的地方。詩歌是安靜的,真實的。我喜歡大量的空鏡頭、誦經、石碑、旗袍、壁畫、山川、雨雪、四季、電影中插入的詩詞,這些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通過精心的、動態的節奏營造出壹種詩意。看似晦澀,也許是導演認為這些是傳統文化的代表,與葉先生的古典詩詞有壹定的呼應聯系,所以要穿插在影片中。葉先生90多歲的時候,講自己的詩,自己的經歷,以前去過的地方,拍的照片,背詩時的抑揚頓挫,講的時候聲音自然鏗鏘有力。單從紀錄片的角度來看,給人壹種不怕老去的優雅從容。
我們這個時代很少有人真正喜歡詩歌。除了那些高中因為高考死記硬背的古詩詞,我們真的很難像葉老師那樣讀詩,並且唾手可得。所以我特別羨慕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浩瀚歷史中流傳下來的詩詞,通過他們的嘴,以節目的形式展現在大家的視野中,成為我們閑暇時的壹點文化吸收。
我還記得我的詩歌啟蒙應該是《紅樓夢》。小學的時候看過紅樓夢,裏面有很多詩詞。那時候我覺得詩歌很美。幸運的是,我在學生時代遇到的所有語文老師都是很好很鼓勵的老師,在他們的帶領下,我開始喜歡上了詩歌。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喜歡詩歌吧。它對我的影響是給我的觀念增加了很多浪漫主義色彩,因為讀詩其實是需要很多想象力的。還記得初三的時候被選為代表參加全縣詩歌朗誦比賽,剛朗誦完《春江花月夜》全詩,就反復想象自己是詩人張,生活在江邊,體驗他的生活和他的詩。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無非是裝矯情或者模仿,但其實我挺享受讀詩的過程。詩人通過客觀鏡頭、情境、意境寫出來的情感、意象,總是容易產生* * *感。就像壹個演員演戲,如果妳經歷了別人的生活,妳當然可以從角色中獲得壹些可以幫助妳成長的價值。就像葉先生在電影裏說的,“朗誦是他自己對詩歌的內涵,他的感受和意境有了壹種體驗和壹種聲音,使詩人的生命在妳的聲音裏復活。”
如果所有的人類都有壹種孤獨、悲傷和寂寞,那麽每個人都應該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信仰或者支撐自己的生活,過好這短暫、漫長、平凡而不平淡的壹生。葉先生找到的是詩,希望我也能找到。
這部電影就像壹場美妙的詩意舞蹈,正如導演陳傳興所說:“(這部電影)是舞蹈的邀請函,邀請懂得如何加入的人。”
我不禁想起了壹千年前唐朝的明月。有詩人李白,詩人杜甫,才華橫溢的白居易和令人驚嘆的王維...全唐詩收錄了唐代2500多位詩人的4萬多首詩,唐代長安到處都有詩人。人們會情不自禁地贊嘆當時的明月,也讀過所有美好的詩篇。
壹千年後的月光依舊,卻不是當年的月光。當我們向往“漢陽壹樹水清,鸚鵡洲壹窩香草”,追憶“落葉如瀑水落,我看長河奔流”時,難道還能有“黃河之水出天外,入滄海,壹去不復返”的豪情,“天賜人才,用之有道!,旋壹千銀子,全回來!”?當我們仰望星空時,耳邊依然回響的是“霜夜江風漁眠”,而當我們仰望明月時,背誦的依然是“生生不息,江月年年相似”。
我們在大唐的月光下徘徊了壹千年,仿佛還是走不出當年的月光。在這個過程中,不時有肩負使命的天使降臨,春風化為雨,火種代代相傳,以詩歌為筏,穿越這多元世界中無數受難的靈魂。葉嘉瑩先生是其中之壹。
孔子曾說:“詩三百首,壹言以蔽之,思無邪。”本文評價詩歌的特點為“溫厚敦厚,詩教”,認為《詩經》讀後能澄清人的心靈,作為教育的工具。這的確是儒家的想法,但孔子也承認詩歌有撫慰人心的作用。
作家穆欣認為:“《詩經》和《楚辭》是中國文學的兩把硬弓”,《詩經》選北方的詩,《楚辭》選南方的詩”,而“東方朔、竹林七賢、建安七子都有明顯的《詩經》影響,陶淵明則直接受《詩經》影響”。當然,詩人李白也明顯受到楚辭的影響,李白其實就是唐代的屈原。
五千年來,隨著中華文明的不斷發展,詩如長河,無數詩人如璀璨的星辰閃耀在銀河中。當這些人類的星星閃耀時,山川秀美,日月生輝。他們中有成為神仙聖人的傑出人才,也有努力傳播火種的傳道人。在我看來,葉嘉瑩先生與其說是詩人,不如說是傳教士。
詩歌紀錄片《手中的月亮》講述了葉嘉瑩先生作為詩歌文化傳道者的壹生。在杜甫《秋興八首》的古樂中,我們跟隨葉先生的腳步,穿越民國北平、上世紀中葉的臺灣省、大洋彼岸的海外,終於回到了我們的故土。壹路走來,有歷史的痕跡,有亂世的滄桑,有命運的起伏,有人生的沈浮。更重要的是,有詩如明月,壹直點亮著心中的燈,照著苦難的靈魂,溫暖著這無邊的人間。
葉嘉瑩先生已經教書75年了,她真是桃李滿天下。她繼承了老師谷穗先生的衣缽,在中國古典詩詞的世界裏,采摘芬芳的花朵,將種子播撒各處。詩歌不僅陪伴和慰藉了她的人生,也讓葉先生壹路風雨兼程。最後變成了壹盞明燈,也安慰和引領了很多曾經懵懂和痛苦的靈魂,駛向彼岸。
這就是陳導“舞會邀請函”的意義!這張票已經發出,像雪花壹樣飄向每壹個向往中國詩歌文化的靈魂。讓我們跳舞吧!無論晴雨,歲月如水,無論喜與悲,相聚與離別,我們不妨相逢壹笑“然而,當中國保持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並低聲說,“手握明月,鮮花遍地。”而千年的鄉愁,在“月亮,現在長滿了大海,天涯* * *”的那壹刻,“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女詩人路易斯·格魯克,理由是“因為她無可辯駁的詩意聲音,她的個人存在以樸素的美變得普遍”。女詩人寫道:“我為使命而生:見證那些偉大的秘密。”現在我已經看到了生與死,我知道證據並不是關於黑暗本質的秘密。”——《阿勒山的處女作》
是的,詩歌是天堂的秘密,是我們不知道的宇宙的秘密,是通過詩人和傳教士的手含蓄地告訴妳我的。而這張舞會的門票,也可能是壹把開啟生活美麗秘密的鑰匙。無論妳是盛裝而來,還是等待而來,生活都會更加豐富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