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的實際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編制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計劃。那麽什麽樣的教案好呢?以下是邊肖為大家整理的教案《告別劍橋》。歡迎閱讀收藏。
告別劍橋教案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識別關鍵詞、理清思路、把握整體的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興趣。
2.培養學生欣賞和評價現代詩歌的能力。
3.感知《永別了,劍橋》的詩意美、藝術美、人性美。
教學重點:
1.《別了,劍橋》中的詩意美和人性美。
2.《告別劍橋》中的音樂、建築和繪畫之美。
教學過程:
壹、作者簡介:
徐誌摩:(1896-1931)筆名雲中鶴,浙江海寧南湖人,現代詩人,“新月派”代表詩人。他的詩歌、散文和藝術觀深受英國浪漫主義的影響,註重意境的創造和旋律的和諧。他的作品包括《誌摩詩集》、《寒玉夜》等。,以及他的代表作《告別劍橋》。
他是中國新詩史上聲譽各異的詩人。從1918到1928,他曾三次前往歐洲。在英國倫敦劍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時,他在劍橋河裏劃船,在劍橋河上漫步,陶醉在大自然的美麗懷抱中。代表作有《告別劍橋》、《偶然》、《雲中旅行》等。
《別了,康橋》是徐誌摩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壹首讓詩人獲得巨大聲譽的詩歌。
第二,中國現代詩人簡介
現代詩歌誕生於五四運動前夕。它不斷接受外來影響,融入自己的民族風格,出現了許多藝術流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聞壹多、艾青等。聞壹多、臧克家、徐誌摩都是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的開拓者。雖然他們風格迥異,人生軌跡各異,但都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總結詩歌寫作的背景。
《別了,康橋》是壹首典型地展示徐誌摩詩歌風格的詩歌。
詩歌記錄了詩人在1928年秋天返回英國,告別劍橋的情感經歷,表現出壹種帶著淡淡傷感的別離。
劍橋,或劍橋,是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徐誌摩在英國學習了兩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裏度過。這是他壹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關於劍橋的壹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現在要和它說再見了,萬千柔情和情懷湧上心頭。太悲傷也沒用,寫得太淡然也太矯情。不如灑脫壹點。
第三,示範閱讀課文(展示多媒體課件)
第四,學生壹起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動詞 (verb的縮寫)學生討論:(展示課件)
第壹,對《告別劍橋》的內容和形式的整體感知
二、具體分析《告別劍橋》的內容(章節)
1、234、5、6、7。
學生討論《告別劍橋》的語言形式(展示多媒體課件)
再讀壹遍這首詩,討論它在音樂、繪畫和建築方面的美。(展示多媒體課件)
八。其他作品欣賞
(展示多媒體課件)拓展學生視野。
九、誌摩畫冊
(展示多媒體課件)深入了解徐誌摩。
X.英國劍橋大學壹瞥
學生進壹步感受文章。
XI。鞏固練習
(展示多媒體課件)
十二。課後作業
3.意境:繪畫美(客觀形象)+(主觀情意)=形象。
《告別劍橋》第二課
壹,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劍橋柔和美麗的風景,欣賞作者告別劍橋;
2.引導學生欣賞詩歌中的意象之美;
3.在課堂上背誦整首詩。
二,教學中的難點
1,對詩歌的理解是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點;
2.把握和欣賞圖像。
三,教學思路
它以閱讀為核心,貫穿課件,融合音樂、圖片、照片、朗讀等視聽手段,充分感受詩歌的美好境界。
四、課時:壹課時
教學步驟
壹.導言
古人雲,只有入迷的人才沒有!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無緣無故去西天”的無奈,也有“天下人皆知君”的豪氣,更有“時間早在我遇見她之前,卻更長在我們分別之後”的辛酸。那麽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誌摩的《再別康橋》,欣賞現代人寫的離別之情吧!
第二,誌摩及其寫作背景。
徐誌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雲中鶴、南湖、世哲。1918去美國留學,1920去英國劍橋大學讀博士。在此期間,徐誌摩結識了林,並度過了壹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三、簡情——劍橋情結),引出《告別劍橋》的示範閱讀。
劍橋,或劍橋,是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秋,徐誌摩經美國赴倫敦,先後就讀於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1922上半年從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特長生轉為正式研究生。經過半年的正式學生生活,8月中旬回國。1923年3月,劍橋第壹首詩發表在時事新聞——《俱樂部的劍橋》,但藝術散漫冗長,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造訪倫敦,1926年10月寫下了現代散文的知名代表作——我所知道的劍橋;1928 8月第三次來到英國,10月回國途中,116受到啟發,寫下了壹首傳世經典——告別劍橋。
《別了,康橋》是壹首典型地展示徐誌摩詩歌風格的詩歌。詩歌記錄了詩人在1928年秋天返回英國,告別劍橋的情感經歷,表現出壹種帶著淡淡傷感的別離。關於劍橋的壹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現在要和它說再見了,萬千柔情和情懷湧上心頭。何康河水打開了詩人的靈魂,喚醒了被蟄伏在心中已久的激情,於是便成了這部代代相傳的傑作。
第四,享受伴著音樂大聲朗讀。
讓學生先閱讀,然後用範文閱讀。學生能找到差距(5分)
動詞 (verb的縮寫)大聲朗讀,直到全詩背完(分數)(10)
六、引導學生感受圖像之美(16分)
壹、引導學生抓住詩中的意象(問詩中哪些景色給妳留下了深刻印象?然後讓他們說出為什麽——有詩人的情感融入;然後讓學生分析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受。
然後老師總結了意象的含義——融入了詩人主觀感受的客觀意象。
這些意象都是柔和而抒情的東西,浸透了作者對何康永恒的愛。他甚至想永遠呆在這裏。"在何康河的柔波中,我願做壹株水草."全詩通過這些意象構築了壹個夢幻的氛圍,像壹首小夜曲,讓人陶醉。
(用板書VII。課後總結(1分)
“詩以情境為基礎,不自成體系。兩種不同的背景是詩歌的媒介,情感是詩歌的胚胎:詩與詞的結合可以統壹壹切,其生命力是無窮的。”
《告別劍橋》第三課
1,教材分析
《別了,劍橋》這首詩有七節,1課時可以學習。本文主要介紹作者和詩歌寫作的背景,賞析詩歌並分析其特點。具體來說,可以主要通過介紹作者的生活經歷來認識作者,結合作者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或回到劍橋的經歷來介紹寫作背景。對詩歌的欣賞主要是通過分析每首詩中的立意或修辭手法來完成的,分析詩歌的特點主要是根據作者的立意、意境和反應情感。相應地,通過媒體的恰當運用和教師生動的分析,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和掌握會更進壹步。
(1)教學重點:新詩欣賞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欣賞《告別劍橋》的詩意美和藝術美。
(2)教學難點:詩歌的形象與內容的關系,引導學生從詩歌中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2.教學目標
1學習新詩鑒賞方法,在逐步深入的閱讀中領悟音樂美、意象美、建築美。通過對《別了,劍橋》中的意象和語言的欣賞,我們可以理解詩人的深厚感情。
3.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自行收集的劍橋和作者的圖片,教師準備的詩歌《告別劍橋》的音頻、視頻、動畫。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介紹壹門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聞壹多的《死水》。聞壹多筆下的死水,是壹個又臟又臭又寂靜的地方,讓人無法忍受。當然,生活也不完全是這樣,還有很多如畫的風景。今天上課前,老師將帶領學生欣賞英國劍橋的美麗風景。
在幻燈片中展示有關劍橋的圖片,讓學生對劍橋有壹個初步的印象。
這麽美的風景,同學們設身處地去想象,是不是耳目壹新?想象壹下,我們剛剛欣賞完劍橋的美景,現在就要離開了。我們會有什麽樣的想法和感受?我們都這樣了,何況是這輩子活過的人?從1921到1922,徐誌摩在劍橋度過了近兩年的悠閑、浪漫、自由的時光。劍橋,留下了他最美好的人生記憶,在他短暫而燦爛的壹生中,意義非凡。他曾說:“劍橋教會了我開闊眼界,我的求知欲被劍橋感動,我的自由感是劍橋給我的。”1928年8月,詩人再次來到劍橋。離開後,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劍橋的美景中,用細膩的筆觸表達豐富的情感,用情感美和藝術美寫下了《告別劍橋》。
背景:這首詩是徐誌摩在他第三次歐洲之旅結束回家的路上寫的。時間是1928 165438+10月6日,地點是中國海。7月底的壹個夏天,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住了壹晚後,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壹個人悄悄來到劍橋找他的英國朋友。可惜,他熟悉的英國朋友都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劍橋靜靜地等著他,他過去生活的壹幕幕重現眼前——在回家的路上,面對洶湧的大海和廣闊的天空,他寫下了這份回報。
徐誌摩與劍橋
徐誌摩最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唾手可得,但他寧願放棄,去劍橋大學當壹名審計師,根本沒有學位。他覺得只有在劍橋,他才體會到人生解放的真諦:“我在劍橋的時候真的很開心——我能說的就是,劍橋教會了我開闊眼界,我的求知欲是劍橋激發的,我的自主意識是劍橋給我的。”通過對比赴美、英留學的選擇和放棄學位的選擇,可以看出徐誌摩獨特的個性和他不惜壹切代價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而這才是他作為“天才”和“奇才”的本色。
作者介紹:(大家都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徐誌摩,那麽有同學了解徐誌摩嗎?)可以請壹兩個同學說說他們對徐誌摩的了解,然後放幻燈片介紹作者:徐誌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封印?Γ?筆名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1916考入北京大學,同年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徐誌摩認識了林並愛上了她。同年8月,他告別劍橋,啟程回家。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出版詩集。1923年,他以胡適等人為主要成員創建了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問中國,徐誌摩擔任翻譯,隨後隨泰國漫遊歐洲。同年,我認識了陸小曼,壹個已婚女人,並墜入愛河。1926年6月,我和陸小曼結婚了。1927年6月,上海光華大學教授,1929年6月,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他應胡適之之邀到北京大學當教授。1931年1年1年1年65438+9年,我從南京飛往北平,途中飛機失事,死在泰山腳下,享年35歲。
5初讀詩:(好了,介紹完作者後,讓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首詩。)2到3分鐘後,停下來放第壹張讀詩幻燈片:劍橋的生活和關於劍橋的壹切,是徐誌摩生命中永恒的情結。關於劍橋的壹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現在要和它說再見了,萬千柔情和情懷湧上心頭。讓我們來聽聽這個傑作吧!好了,讓我們欣賞這首詩,並開始播放音頻。
《告別劍橋》第四課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詩中的意象。
2.感受詩歌獨特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3.通過咀嚼和背誦,學會欣賞現代詩歌的“意象美”。
學習方法
以閱讀為主,反復閱讀欣賞詩歌之美。
學習指導過程
第壹,進口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學了不止壹首送別詩。古人雲:哀魂者,不為也!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無緣無故出西天”的豪氣,也有“時間早在我遇見她之前,卻比我們分別更久”的辛酸,更有“楊柳岸,死在清風中”的悲涼。以上是古人對離別的理解,那麽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壹下徐誌摩的《送別康橋》,欣賞壹下現代人寫的離別情懷!(黑板:告別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