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意境最高的蓮花禪詩

意境最高的蓮花禪詩

意境最高的蓮花禪詩是李商隱的《贈蓮》。

原文

給壹朵蓮花

李商隱[唐朝]

世界上的人們對花和葉子的描述各不相同,把花種在美麗的金盆裏,但不管花葉它落在土壤裏成為塵埃。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來搭配的,荷葉有壹卷舒,荷花有壹朵開,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和荷葉在漫長的時間裏相互輝映,當荷葉落下時,荷花雕謝了,這是多麽令人遺憾啊。(常相映:長相映)

翻譯

世界上的人對花和葉子有不同的態度。花種在銅盆裏,花和葉只能落到土裏,化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荷葉卷曲松弛,荷花開合,是那樣的完美自然。

荷花和荷葉相映已久。當荷葉落下,荷葉枯萎的時候,真的很讓人難過。

給…作註解

語無倫次:沒有可比性。這意味著這個世界重視花勝過重視葉。凱倫:同類的。

金盆:壹個銅盆。用於用水清洗。

Hàn dàn:青蓮指的是綠色的荷葉。漢辦指的是未開放的蓮花。

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卷起,卷起。舒,伸個懶腰。

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張開,張開。關門,關門。

天真:自然自然,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

翠減紅衰:翠是葉,紅是花,翠減紅衰,葉枯萎。崔:指荷葉。紅色:指蓮花。

莎:極度悲傷。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花和葉的兩種不同命運。世界上的花和葉同根生,枝長相同,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芳香四溢。壹旦被明眼人認出來。移植金盆備受呵護。但綠葉卻被遺棄,落在地上,在刺骨的風雨中化為塵土。花入壺,葉如塵,這是花與葉在世間的緣分。這兩句話總是描寫花的幸福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語無倫次”體現了荷花獨特品質的價值

“只”字異於同,以下四句皆由此衍生,譯為荷葉的舒展與卷縮,荷花的開闔,各種神韻,自然而不加修飾。古人用荷花來形容君子的許多美德,並借用荷花流泥而不沾的特點,來比喻和贊美高貴脫俗、不諂媚世人的傑出獨立品格。但這首詩卻歌頌了荷葉“天真”的品質,以此來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乃珍》不僅是寫花,也是寫人。把人性寫得絢麗多彩,構思新穎。

最後兩句深入壹層寫荷花的“純真”。荷花的紅花和綠葉相互輝映。即使在紅的沒落,世界悲傷的時候,我們依然不嫌棄對方。如果說前兩句寫蓮花“任乃珍”,重在表現* * *榮耀;那麽,這兩句話的“長對比”主要表現為同降。這四首詩相輔相成,相互繼承,從正反兩個方面完整地展現了蓮始終不渝的品質。

李商隱壹生失意,只做過幾個小官。主要原因不是他沒有才華,而是他沒有心腹推薦。他生活在牛和李之間,得不到信任和支持,受到嘲笑和排擠。這首詩歌頌了荷花的盛衰,但實際上表達了它對知音和政治支持的渴望。

這首詩語言樸實,寓意明顯,表達直白,節奏明快,不同於李商隱許多詩歌含蓄委婉,體現了其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創作背景

公元838年(開埠第三年),李商隱新婚,青蓮紅蓮是盛夏的景象。這首詩寫於這個夏天的靖遠原景,王夫人會寫詩,於是李商隱以寫詩的方式獻給了她。這首詩意思明確,通俗易懂,主要是以“荷葉”為主題,使其吟誦蕭藝,表明自己的心意,與婚戀時的詩“荷花”相對應。

辨別和欣賞

詩的開頭,我沒有直接從荷花本身寫,而是先從其他花的花與葉的關系寫:“世間花與葉不相幹,花入金盆作塵。”“倫”就是比較的意思。世界上的人對待花和葉是不壹樣的,不能相提並論。人們對花有壹種特殊的偏愛,把它們種在金盆裏以供觀賞和珍惜,而把花和葉子留下來“搗碎成泥,碾成灰”(陸遊的蔔算子詠梅)。同時,其他花卉的花與葉的關系也不密切。如杏花先花後葉,花開了葉不放,葉生花落。桃花那麽艷,葉子卻配不上。它需要綠柳才能更美,所以叫“桃紅柳綠”。紅花雖好,但需要綠葉的支撐。這種花與葉的對比,對於其他花來說,並不容易。只有荷花擅長,於是詩人接著寫道:“只有綠荷花和紅荷花天真。”爾雅·曹氏:“蓮花,蓮花,它的葉子枯萎了,它的花朵繁茂了。”《石矛鑒》雲:“荷花是荷花的莖。“《說文解字》;”蓮花不是蓮花,是老公的能力(芙蓉)。”“只有”,只有。這是詩人特別強調的。”卷舒”指荷葉,“開合”指蓮花,“天真”指自然。在詩人眼裏,只有紅芽綠葉的荷花才配得上完美。荷葉卷起來舒服,荷花開合相映,自然美觀。

前四句,詩人別出心裁:他寫的不僅僅是花與葉的關系,而且深刻。從字面上看,這是壹種對比,即把荷花和其他花進行對比,突出荷花的花和葉的特殊美,更深層次的意義是表明他和他的妻子是天造地設的壹對,就像荷花的花和葉壹樣,可以搭配,是天賜之物。就這樣,在詩人的筆下,他自己和對方的曖昧關系被描述和渲染得非常漂亮,那麽自然和諧。

詩的最後兩句,既寫出了詩人的期待,也寫出了詩人的隱憂:“此蓮與此葉常相映,綠減紅愁殺人。”第壹句是希望,意思是希望這朵美麗的荷花和那片綠色的荷葉長久,相映成趣,不可分離。實際的意思是希望女方能和我長久不分離,白頭偕老。最後壹句是擔心,字面上是擔心荷葉紅花的雕零,當時看起來好難過。其實就是說,壹方面,妳擔心的時候,妳就不在我身邊了。兩邊都舊了,褪色了。願青春永駐;但更深壹層,是擔心兩個人的感情會“變色”,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真的是無法忍受的,這簡直令人擔憂。所以,這是詩人對愛人的告白,希望兩個人都珍惜愛情,永不變心。

這首詩的每壹句都是用花寫的。但其實每句話都是人寫的。以荷花示心意。這不僅說明妳能配得上那個女人。是天生的壹對;也說明了兩個人的幸福;這也表明了他的願望和擔憂。委婉含蓄,耐人尋味,在眾多的詠物詩中確實是上乘之作。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xi玉溪人,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沁陽(今河南焦作市),鄭州滎陽人。他擅長詩歌寫作,他的駢文也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他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之壹。與杜牧合稱“小”,與文合稱“文禮”。因其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文相近,三人在家族中均居第十六位,故又稱“三十六體”。他的詩歌構思新穎,風格優美,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感人至深,優美動人,被廣泛傳誦。但有些詩太晦澀難懂,解不開,甚至有“詩人總愛昆西,恨沒人寫簡媜”的說法。夾在牛和李的鬥爭中,我壹生失意。他死後葬在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和艾博縣交界處)。他的作品收錄在李義山的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