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
大約6500萬年前,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附近,壹個巨大的天體與地球猛烈碰撞,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氣候和環境,橫行全球的恐龍走上了滅絕之路。然而,最新研究稱,2億年前,恐龍的橫行也被歸因於小行星。這個結論是科學家們經過仔細研究後得出的。科學家們研究了北美發現恐龍化石的70多個地方的巖石,得出結論:恐龍從侏羅紀早期開始就在地球上大量繁殖,地球上近壹半的生物物種在其全盛時期之前就滅絕了。這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上大量的生命開始消失,這為恐龍等幸存者提供了很多機會,為他們拓展生存空間提供了有利條件。
但是是什麽導致了地球上生命的大滅絕呢?科學家認為,在恐龍繁榮之前,地球上生命的大規模滅絕可能是由小行星與地球的劇烈碰撞造成的。在北美,科學家在壹些巖石中發現了大量被稱為銥的稀有金屬。銥在地球上的巖石中含量極低,但在小行星和彗星中很常見。巖石中銥的發現表明地球可能與壹個耳語者相撞。
對手的滅亡,恐龍的崛起
肯特是美國羅格斯大學的教授。他指出,礦石中“銥”的發現為天體與地球的碰撞提供了有利的“時間標記”。將這些與地球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生物條件聯系起來,就可以清晰地還原2億年前發生的事情。古生物學家對巨型恐龍的研究發現,它們相對快速的繁殖期是在三疊紀末,大約是2654.38+0億年前。從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可以看出,恐龍從三疊紀過渡到侏羅紀只用了5萬年。科學家對這壹現象進行了推測。他們認為大約2億年前,壹顆彗星或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對地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隨後形成了有利於恐龍快速繁殖的環境。科學家的研究也在試圖證明這壹點。他們認為,宇宙中的某個天體與地球發生了劇烈碰撞,可能會減少恐龍生存對手的數量,甚至滅亡,從而為恐龍進壹步適應地球環境並快速繁殖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小行星撞擊地球給了恐龍更有利的條件,不是不成熟的觀點,而是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