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中期作品有:《王叔草》、《夢想家》、《太陽祭》、《流浪歌謠》;
戴望舒的後期作品有:《壹月日祝福》、《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秀出長女》、《清明的時候》、《意外的成功》。
擴展數據
戴望舒後期詩歌的特點:
前期,戴望舒從早期的象征主義和新月派轉向現代主義詩歌,在歐美意象派和法國後期象征主義的影響下,關註並肯定了對“藝術的崇高”的追求和對“人性的深刻”的探索。後來的詩人已經從必然的詩歌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
他在孜孜以求藝術真諦的同時,有意識地立足於廣闊的現實土壤,實現了詩歌藝術與現實生活內容的良好結合,並在借鑒西方文藝手法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特色。
因此,戴望舒後期的大部分詩歌不僅可以被排除在現實主義詩歌的主流之外,而且應該是現實主義詩歌園地中獨樹壹幟的藝術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