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古典希臘詩歌
詩歌在古希臘有著獨特的意義。它不僅用於表達感情,還用於交流知識、紀念活動和指導教學。早在公元前9世紀,人們就認為詩人對人和神的本質有著非凡的洞察力。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天才詩人擁有了和哲學家、政治家壹樣的社會地位。對詩歌的這種高度評價,壹方面是因為希臘文化傳統把“真”、“善”、“美”視為同壹的明顯傾向;另壹方面,古希臘人天生對語言的力量、節奏和格式非常敏感。
亞歷山大時代以前的希臘詩歌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突出地流行著壹種類型的詩歌:史詩時代,從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抒情詩時代,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戲劇時代,公元前5世紀。這些時代在壹定程度上準確地反映了各自的社會環境:史詩表現了貴族和封建社會的價值觀;抒情詩表現了世界的變化趨勢,傳統價值觀受到質疑,個性發展受到鼓勵;戲劇詩反映了城邦的統壹和穩定,民主的觀念以及這種新的開放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思想沖突。
現存最早的希臘詩歌是荷馬用愛奧尼亞語寫成的史詩《伊利昂紀》和《奧德修斯紀》,可能寫於公元前8世紀,但不是那個時候寫的。荷馬的兩首英雄詩,取材於歷史上長期的口頭傳說,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技巧,充滿了感人的詩意。他們用的是古代史詩的標準節奏,即六步舉案抑案。這些史詩主要用於宮廷娛樂,由記憶力驚人的吟誦詩人背誦。所以他的創作手法基本都是口頭的,有些成語是反復使用的,尤其是在六音步的結尾。但是,這些重復的表達並不枯燥,因為它們與詩歌文本巧妙地融為壹體。
這些史詩雖然用於宮廷娛樂,體現了封建社會的許多價值觀,但對更廣闊的人生悲歡有著深刻的詮釋。正因為如此,在整個古希臘歷史中,荷馬的詩被認為是道德和宗教教育最豐富的源泉。荷馬對希臘詩歌傳統的確定和發展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雖然仍有壹些以荷馬風格創作的英雄史詩片段,但並沒有達到荷馬詩歌的藝術高度。赫西奧德的教育史詩(公元8世紀)也被保存了下來。赫西奧德布道的對象不是愛奧尼亞的貴族,而是皮奧夏的農民。他們辛苦了壹輩子,收入卻很少。這些詩歌主要涉及他們的道德觀念和人生信念。雖然在題材範圍和創作才華上不能與荷馬的詩相比,但其表達往往深刻有力。
按照現代的定義和作為壹種文學類型,抒情詩顯然是公元前7世紀的創造。然而,作為壹種民間詩歌形式,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荷馬之前的壹個很長的歷史時期。“抒情”壹詞的希臘文原意是:“用豎琴歌唱”;用其他樂器伴奏或不用樂器伴奏而寫的詩,不叫抒情詩,屬於其他類型。豎琴伴奏的抒情詩可分為兩類:合唱詩,合唱人數可達50人;壹首獨唱詩,由歌手演唱。獨唱抒情詩盛行於愛奧尼亞群島,尤其是萊斯博斯島。這是古代文明的中心。當時經濟形勢不穩,新興的政治觀點與傳統的寡頭政治發生沖突,壹切都在發生急劇的變化。這類抒情詩主要用於表達個人感情,題材廣泛,從政治攻擊到慶典、友情、愛情,不壹而足。最著名的愛奧尼亞詩人是多才多藝的阿爾凱奧斯和女詩人莎孚。雖然其他壹些希臘詩人在寫作技巧上達到了莎孚的水平,但很少有人能與她簡單的魅力和強烈的感情相比。可惜愛奧尼亞詩歌留下的篇章太少,但現存的詩歌可以充分肯定這兩位詩人的傑出才華,說明他們是最偉大的獨唱抒情詩人。公元前6世紀的另壹位詩人阿納克裏翁來自提奧斯島。他的抒情詩主要是飲酒歌和情歌。雖然他是壹個愛奧尼亞人,但他的作品在許多方面與愛奧尼亞詩歌流派的風格相似。他的詩結構精巧,但缺乏阿爾凱奧斯和莎孚作品的宏偉。
合唱抒情詩,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臘多裏斯人的藝術創造。它首先在斯巴達成為壹種藝術形式,第壹個與之相關的名字是來自萊斯博斯的詩人特爾潘德羅斯。他的情況今天被遺忘了。阿爾克曼(公元前7世紀),斯巴達詩人,為後人所熟知,尤其是他贊美少女的詩非常感人。這首詩有很長的片段被保留了下來。但由於缺乏文獻資料,無法對公元前5世紀以前的合唱詩做出可靠的評價。
我們比較準確認識的詩人是平達羅斯(公元前5世紀),他出生在底比斯的壹個貴族家庭,繼承了多裏斯人悠久的詩歌傳統。他是合唱抒情詩人中最有聲望的詩人,其作品代代相傳。他寫了大量各種類型的合唱詩,被後人匯集成17卷,但大多是零散的片段,只有四卷* * *統計了45首贊美體育比賽獲勝者的原詩,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品達羅斯才華橫溢,他能寫出形式工整、充滿* * *的詩歌,而不拘泥於體育比賽這類即時活動的狹隘主題。與其他詩人相比,他更傾向於運用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或神話聯想,從壹個觀念引向另壹個觀念,而不是主要依靠邏輯推理的概念思維。這些比賽的獲勝者的頌歌的節奏是非常復雜和多樣的。品達羅斯壹般采用各種促進和抑制晶格的結構。除了壹個例外,他的45首體育頌歌沒有重復使用同壹種音樂格式,這也有助於表明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修養來表達他的個人特色。
與獨唱抒情詩的韻文結構不同,大部分合唱抒情詩(包括品達羅斯的《致比賽獲勝者的頌歌》)通常采用三位壹體的頌歌結構。前兩段(即“韻文節”和“反韻文節”)的節奏是相同的,第三段是按照與前兩段不同但相互聯系的旋律格式寫成的。壹首詩可以包含任意數量的三和弦結構,它們都有相同的曲式。合唱抒情詩的主題是多種多樣的,從對體育比賽獲勝者的頌歌到對上帝的頌歌、挽歌、少女之歌、酒神贊歌等等。總之,合唱抒情詩人是社會的代言人,表達同胞對當時重大事件或成就的態度。然而,這種公共義務的負擔絲毫沒有破壞品達羅斯的藝術完整性,也沒有束縛他的人格。除了品達羅斯,還有其他值得壹提的合唱抒情詩人,如西摩尼得斯和巴克利德斯(都是公元前5世紀的詩人)。可惜前者的作品傳世甚少,後者的作品雖然敘事優美,卻缺乏品達羅斯頌歌那種火熱的想象力。
與抒情詩相關的詩歌也有兩類:挽歌和抑揚格詩;它也在希臘廣為流傳。挽歌起源於笛子伴奏的歌曲,其抑揚頓挫,即兩行挽歌,是壹種改進的六音抑揚頓挫,比史詩形式更讓人感到輕快。起初,挽歌並不用於哀悼,而是用於許多場合:在戰鬥中鼓舞士氣,描述歷史事件,表達深深的愛意,以及對幾乎任何問題發表個人見解。詩人明納莫斯(公元前7世紀)最擅長寫挽歌詩。據說他的很多詩都以歷史和地理為主題。從現存的壹些詩歌片段來看,他對生命的短暫極為感傷,感嘆青春的飛逝,傷害老年,恐懼死亡的來臨。這些零散的章節,足以說明他的詩用詞簡練,象征深刻貼切,形象生動。他用哀歌節奏表達各種思想和態度,也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與明納莫斯同時代的還有蒂爾提烏斯和雅典政治家梭倫。但是因為他們的寫作技巧還不夠成熟,沒有達到咪咪奈莫斯的高度。然而,他們也是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前者是謳歌勇敢和尚武的斯巴達精神的代表。後者以寫反思性和啟發性的詩歌著稱,表達了雅典人的理性和智慧的判斷力。另壹位以挽歌風格著稱的詩人第歐根尼,出生於壹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最好的創作詩歌是那些充分表達失望的作品。還有很多其他詩人寫的挽歌詩,後來被編成壹本書,冒充提奧奇尼斯的作品。但是,從寫作風格和歷史的角度來看,它們仍然可以與真正的提奧奇尼斯的詩歌區分開來。
另壹種主要類型是抑揚格詩,主要用於寫諷刺詩、批評詩和諷喻詩。它的結構比抒情詩、挽歌簡單,音樂性也差,更接近口語節奏。阿爾基洛科斯(公元前7世紀)是抑揚格詩無可爭議的大師。他的詩或別出心裁,或幽默風趣,或犀利犀利,顯示出壹流的詩歌天才,既攻擊他人,又表現出深刻的自省和反思。其他詩人,如西摩尼得斯(公元前6或7世紀),都很有天賦,但他們的詩歌水平較低。錫伯內克斯(公元前6世紀)的題材很窄,但在這個有限的範圍內,他達到了熟練的程度。除了阿爾基洛科斯之外,抑揚格詩的作者總體上屬於古希臘第二代詩人。
隨著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希臘世界的建立,表達個人情感的詩歌被新的戲劇詩,尤其是悲劇所取代。希臘悲劇可能起源於紀念狄俄尼索斯的儀式音樂和舞蹈,主要以合唱的形式出現。據說泰斯皮斯為合唱團增加了壹名演員,這是合唱樂舞向戲劇轉變的關鍵壹步。後來,埃斯庫羅斯增加了第二個演員,這使得表演能夠表現出真正的戲劇沖突。公元前5世紀,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得斯的作品可以說有以下特點:壹是關註城邦的問題,如人與城邦的關系、人與神的關系;其次,它借用了荷馬或其他史詩詩人描述的神話主題,而沒有使用自己獨創的情節;語言優雅優美,卻沒有壹絲做作;三是善於以驚人的、精彩的方式運用形象,使情節向縱深發展,明確主題。
古典悲劇的形式大多基於各種類型的早期傳統。劇中對話的旋律為抑揚格,合唱頌歌的旋律復雜多變,與早期及後來的合唱抒情詩相同。合唱頌歌的三極結構常用於戲劇表現。這種結構確實非常適合悲劇,因為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對話的小節和反小節可以構成情節中更大沖突場景的縮影,而第三段或疊句則可以用於悲劇的結論或總結。
公元前5世紀的悲劇發展,在統壹中表現出多樣性。埃斯庫羅斯是名副其實的悲劇之父。他不是某些人所說的“古風詩人”,而是戲劇表達技巧的集大成者。他關註神、人、城邦的不斷演變,從歷史宏觀進程中的各種沖突和苦難中吸取教訓,把悲劇三部曲作為自然的、綜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人文主義和有神論觀點。他筆下人物的高貴氣質,劇中充滿自然力的朦朧氛圍,誇張的語言,不同尋常的隱喻,都有助於形成壹個整體,展現主題中的悲劇力量。他留下的悲劇有七部,都是藝術上的深刻和成熟。
索福克勒斯的宇宙觀與埃斯庫羅斯不同,是靜態的。因此,他放棄了三部曲的形式,集中運用單部劇的力量來表現英雄們的史詩形象和史詩事跡。他所描述的世界是神秘的,因為劇中人的報應與其說是因為他們的行為,不如說是因為他們的地位。還有壹種神秘的信仰,認為這些人物的苦難為他的同胞化惡為善。從現存的七部作品來看,索福克勒斯的風格與埃斯庫羅斯的風格相比,更為樸素,少了幾分優雅,但同樣含蓄精致。悲劇反諷的力量,他的主要戲劇技巧,可以在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的表演中得到驗證。
歐裏庇得斯的悲劇寫作特點很難概括。他留下的悲劇有19。他勇於試驗和創新。例如,他發明了情節劇,並與阿爾刻提斯壹起創造了壹種新型的悲喜劇。人們往往認為歐裏庇得斯的作品多為“寫實”,缺乏詩意;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實的。他的語言、背景、情節都取自當時在雅典的生活,但沒有如實記錄;所謂“現實主義”的細節被引用只是為了將當時生活的墮落與英雄時代的高尚情操相比較,並用於批判,而不是記錄他所感受到的雅典人價值觀倒置的現象。他的作品有很多改良主義的內涵,也有壹點現代劇作家蕭伯納的氣質。同時,他的劇作大多具有優秀的抒情風格。
與歐裏庇得斯同時代的阿裏斯托芬更年輕,他還剩下11部喜劇。歐裏庇得斯將英雄時代的高尚傳統與當時社會的卑鄙進行了對比,阿裏斯托芬則將當代的美醜進行了對比和嘲諷。他的作品充滿了世俗的歡樂和機敏的諷刺,毫無節制地涉及雅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戲劇是“早期戲劇”的縮影。然而,由於接下來幾個世紀政治環境的變化,阿裏斯托芬對社會自由的評論已經不能容忍,所以他的喜劇很快就從舞臺上消失了。
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詩歌開始經歷壹場根本性的劇變。隨著科學和哲學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對詩歌作為表達真理的工具的價值信仰開始衰落。這種趨勢後來被柏拉圖對詩人的攻擊加強了;他認為詩人只是沒有真才實學的工匠。這種追求概念知識的新熱情使得許多作家遠離模糊的詩歌,轉向清晰準確的歷史和哲學散文。那些繼續選擇詩歌作為表達工具的藝術家面臨著雙重困境:壹方面,詩歌不再被視為表達重要思想的最佳方式;另壹方面,他們也覺得自己的作品幾乎沒有達到早期優秀作家的水平。史詩、抒情詩、戲劇詩似乎已經走過了所有的發展歷程,再進壹步提高的可能性真的很渺茫。所以希臘化時期出現了壹批詩人,單純追求風格的優雅和寫作技巧的原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甚至可以忽略表達的清晰性和真實性。詩人不再覺得自己是社會的傳聲筒,這個社會本身也在各種運動的沖擊下開始瓦解,正在向政治和哲學的世界主義方向發展。他們不再覺得自己被道德觀念嚴格束縛,對社會負有巨大的義務;相反,在追求新穎和未經探索的表達方式時,他們傾向於將讀者範圍縮小到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只有“新喜劇”完整地保持了“公共性”的特征,也是詩人向社會發聲的壹大詩歌類型。然而,即使是以創作新喜劇而聞名的米南德(公元前342-291),也並不深切關註擴大讀者的知識面。在希臘化時期,這種脫離社會的態度可以從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城的詩人卡利·馬科斯的壹首《宣言》詩中得到例證。在這首短詩中,他宣稱自己“討厭史詩,討厭四通八達的道路,討厭四處遊蕩的戀人;拒絕喝大眾用的泉水,鄙視壹切大眾化的東西。“雖然有這種限制詩歌表達範圍和社會功能的傾向,但希臘化時期的許多新探索,如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巴洛克式的實驗,也產生了寶貴的成果。
公元前3世紀,壹群學者和詩人聚集在新興城市亞歷山大,受到托勒密王朝的支持和獎勵。當時最著名的詩人是卡利馬科斯、阿波羅尼斯和托特。卡利馬科斯追求形式上的準確和嚴謹,寫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詩歌。他的“頌”是宮廷詩,沒有宗教意味,顯得有點做作。《他的起源》講述了壹些風俗習慣的起源,共4卷。他最好的作品是警句。這類詩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的獻詩和碑文,以挽歌式的兩行體寫成,通過卡利馬科斯簡潔明快的詩歌技巧獲得了難得的完美魅力。阿波羅尼奧斯是壹個逆社會潮流而動的詩人,努力重振史詩的地位。他寫了壹首四卷長詩《阿爾戈船英雄》。雖然得益於荷馬的作品,但結果不是英雄史詩,而是心理描寫和浪漫主義詩歌,預示了古文小說的發展方向。特·奧克裏斯托斯可以說是三位詩人中的佼佼者。他的田園詩主要以六步詩行寫成;這些詩反映了他的多才多藝和罕見的才華。他的音樂感和浪漫感很高的牧歌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山水田園詩雖然表現出避世化俗的思想,但並不脫離現實;他的寫實摹仿詩對當時的社會生活進行了很好的嘲諷。托特是牧歌寫作史上的關鍵人物。他從民間藝術和豐富的希臘文學創作傳統中吸收了富有活力的表現技巧。在兩者結合的基礎上,他的詩生動感人,情節流暢,畫面清新,在田園詩傳統中無與倫比。
隨著公元前3世紀三大詩人的去世,希臘詩歌的偉大時代宣告結束。只是後來有壹本詩集叫《希臘詩選》,可以證明壹些創作活動還在繼續。這是壹本巨大的希臘抒情短詩和題詞詩集,由壹位東羅馬學者在公元10世紀編輯。其中大部分是挽歌詩,有4000多首,包括公元前7世紀到拜占庭時代的作品。後來的作品大多是模仿性的,價值不大。值得稱道的是梅利格(約公元前1世紀)的愛情詩和壹些不打破舊傳統的小詩人的作品。總的來說,當時的詩壇正在為給西方詩歌註入新鮮活力的拉丁作家進行清理和準備。
古希臘詩歌的傳統非常豐富多彩,不容易概括其主要特征。但下面列舉的壹些特征,往往出現在各個時期的作品中:簡潔、樸素、直接、巧妙的揭示;不要過分誇張,避免露骨的感傷,結構嚴謹細致,保持寫作組織的平衡對稱,富有音樂感。這些最後的特征可以在莎孚的詩歌、悲劇中的合唱頌歌以及幾乎任何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中看到。開頭列出的特征可以從公元前5世紀詩人西摩尼得斯的墓誌銘中得到證明。他被邀請為在溫泉關戰役中英勇犧牲的斯巴達戰士寫這封信。這300名戰士在列奧尼達的領導下,參加了博斯戰爭,為捍衛希臘自由獻出了生命。這首詩沒有優美的贊美之詞,也沒有用冗長的句子來表達悲傷,只是用震撼心靈的精妙文字寫道:
路人,請告訴斯巴達兄弟們,
我們被埋在這裏,並且服從了他們的命令。
二,中世紀希臘詩歌
參見“拜占庭詩歌”。
第三,現代希臘詩歌
從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到希臘獨立戰爭(1821-1828),希臘詩歌繁榮的地區主要是法蘭克人占領的希臘領土。克裏特島曾是最重要的文學中心。克裏特文學的主要代表作是Etoc Toth,這是科爾納·羅斯在17世紀中期寫的壹首敘事和抒情詩歌。有10052的15音節的押韻詩句,描寫了埃洛托克·利托斯和他的愛人阿蕾圖薩的愛情故事。當時流行克裏特島民歌。克裏特的戲劇受到西方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無名氏的戲劇《亞伯拉罕的犧牲》和霍塔米斯的悲劇《埃羅菲爾》。1669年,土耳其人再次攻占克裏特島,希臘文學的活動告壹段落。
在土耳其占領的其他地區,唯壹值得註意的詩歌創作是民歌,在18世紀盛行,包括情歌、旅遊歌、搖籃曲和哀歌,都非常優美清新。在18世紀法國文學的影響下,君士坦丁堡希臘教會的官員們倡導了壹種用希臘語寫成的“Fanaliot”文學,使東羅馬時代的希臘文學得以延續,為希臘解放運動做了準備。希臘解放前夕的主要詩人是克裏斯托普洛斯和韋拉克魯斯。
1828年,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希臘終於獲得獨立,首都雅典成為文化中心,雅典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開始。浪漫主義詩歌流派的創始人是亞歷山大·蘇佐斯(1803—1863)。他崇拜雨果和拜倫,但他因寫諷刺詩而聞名。這壹派的代表詩人有帕納吉奧蒂斯·蘇索斯、蘭·加爾維斯、坦塔裏迪斯和卡拉蘇·托特。帕拉斯·科斯(1838-1895)是這個學派最後時期的第壹位詩人。他以雨果和拜倫為偶像,作品都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傾向。雅典浪漫派衰落後,取而代之的是新雅典派。這個學派非常重視希臘民族的價值,主張把口頭語言引入文學。其創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狄俄尼索斯·索洛莫斯(1798-1857)。早期主要用希臘語寫短抒情詩;經過獨立戰爭的洗禮,他的詩歌規模越來越大。主要作品有《自由頌》(第壹節後被采納為希臘國歌)和《被圍困的自由人》(Free People under),歌頌了Mesolangjian人民在希臘獨立戰爭中的英勇抵抗和反擊。他的作品成功地將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和諧地結合在壹起,在歐洲文壇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詩優美勻稱,在現代希臘無與倫比。他提倡用通俗的語言寫作,為希臘詩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他還將西方詩歌的壹些韻律形式(六節、六行、三行、八行和意大利三韻句)引入現代希臘詩歌,使之更加豐富多彩。這個流派的其他詩人還有喬治·特爾蔡蒂斯、泰帕爾多斯、馬爾科拉斯、馬維利斯等。主要有卡爾沃斯(1792-1869)和瓦拉日蒂斯(1824-1879)。前者寫嚴肅的德育詩,後者作品誇張浪漫,深受讀者喜愛。
1880年左右,壹群年輕的詩人,覺得當時的浪漫主義詩歌內容貧瘠,毫無生氣,創立了新雅典學派。這群年輕人和他們的前輩壹樣,受到法國文學的影響,試圖讓詩歌成為壹種溫和客觀的藝術,帕拉馬斯(1859—1943)是這個新詩派的核心人物。他的作品融合了古希臘和現代希臘的傳統,也吸收了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的各種社會意識形態。主要作品有《吉普賽人十二章》。詩中的主人公是壹個吉普賽音樂家,象征著自由和藝術,隨著劇情的發展,音樂家成為了希臘愛國者的化身,最後成為了世界公民和導師。他還寫了壹部長篇史詩《國王的笛子》,並出版了壹部抒情詩集,如《生於不幸的時代》。他的詩使他在希臘文壇聲名鵲起,他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歐洲。深受帕拉馬斯影響的詩人有德洛西斯、波萊米斯和戰略家。他的後繼者深受他的啟發,表現出了各自的特長,如格裏帕裏斯對語言的嫻熟運用,哈佐普洛斯優美的節奏感,瑪拉·卡西斯和波爾·菲拉斯的或悲或喜的詩歌,克裏斯塔裏斯的田園情調。這些詩人還將象征主義和自由詩引入希臘詩歌,豐富了20世紀的希臘詩歌。
帕拉馬斯之後最重要的希臘詩人是西科利·阿諾奧斯(1884-1952)。他的語言豐富,用詞精確,詩歌蒼勁有力,對山川、人物、抽象觀念的描寫都很有條理。他的壹些抒情詩是20世紀西方抒情詩中的優秀作品。另壹個重要的詩人是卡瓦菲斯(1868-1933),他既沒有受到帕拉馬斯的影響,也不屬於新雅典學派。他的詩歌主題是輝煌而悲慘的希臘歷史及其在希臘化時期的衰落,但他的歷史記憶也與個人經歷交織在壹起。在描寫悲劇性生活的悲傷和感人方面,很少有希臘詩人能與他相比。卡贊紮基斯(1883-1957)是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詩人。他以小說聞名,但他也擅長寫詩,他創作了長達33,333行的史詩《頌》。這首詩的主角是壹個現代的奧德修斯,漫遊在思想的世界裏,時常充滿虛無主義的思想;雖然篇幅極長,主題抽象,但還是有很多精彩的章節。當代希臘著名的詩人是塞弗裏斯(1900—1971)。他是壹位象征主義詩人,用純粹的詩意和抒情手法表達了現代人的命運。他獲得了1963的諾貝爾文學獎。埃裏蒂斯(出生於1912)的詩描繪了充滿光與色的愛琴海諸島的美麗風光。他獲得了1979諾貝爾文學獎。
總的來說,希臘詩歌創作在西方世界中具有最長的連續傳統;在過去的50年裏,壹些希臘詩人躋身於歐洲著名詩人之列,有的甚至躍入世界詩壇,這預示著希臘詩歌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