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美國)
再也聽不到絲綢裙子的沙沙聲,
灰塵落在宮殿裏,
我聽不到腳步聲,我很困惑。
旋轉著,靜靜地堆積著,
她,我心中的快樂,睡在下面。
壹片濕樹葉粘在門檻上。
(趙壹恒譯)
埃茲拉·盧米斯·龐德是意象派詩歌的大師。1885出生在愛達荷州哈雷市,但在賓夕法尼亞州長大。15歲進入大學,閱讀了大量古典和歐洲文學作品。1908去了歐洲,度過了大半輩子。龐德幾經波折,於1972年卒於威爾士。在倫敦時期,他成為意象派詩歌活動的中心人物。龐德的詩非常優秀,尤其是《水手之歌》和《馬布雷》。受他影響最大的作家有葉芝、艾略特、勞倫斯、喬伊斯、弗羅斯特等人。
龐德非常欣賞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度藝術成就。雖然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了解是膚淺而有限的,又不懂中文,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學習,但他為把中國的詩歌介紹給西方世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在翻譯和改寫中國的詩歌時,經常加入自己的藝術創作。因此,在歐洲文壇,他翻譯和改寫的中國詩歌被視為他自己的作品。劉徹是其中之壹。當時龐德讀了別人翻譯的《落葉歸根》,然後改寫為《劉徹》。這首詩是漢武帝劉徹化名寫的,紀念已經去世的李夫人。原文是:“羅梅無聲,玉落塵。空蕩蕩的房間冷冷清清,樹葉沈甸甸的。看著那個美女,我就覺得不安。”原作者把濃濃的懷念之情,傾註在積滿灰塵的石階上,傾註在寂寞的空屋裏,傾註在落滿落葉的門窗上。塵土、空屋、落葉等意象,凝聚著懷舊者的癡情。它們是情景與感受,是意象與意義,可以說是情景與意象的結合。意象詩是中國不折不扣的傳統產物,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幾千年探索創造的藝術成果。它對西方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龐德的這首詩,從劉徹的角度,表達了他對李夫人深深的思念。龐德的詩前四行基本都是對原詩的改寫,只是把“玉墩”,也就是玉臺階,改寫成了“宮院”。把“空房冷清寂寞”改寫為“聽不到腳步聲”的“落葉依重荷”,意為門窗,“重荷”為層層門戶,改寫為“尖叫旋轉,悄然堆積”。現在比較壹下:
羅梅沈默,緞裙不再聞。
玉滿塵。灰塵落在宮殿裏,
空蕩蕩的房間冷冷清清,聽不到腳步聲,樹葉淩亂。
落葉打著旋,按照沈甸甸的重量靜靜地堆積起來。
龐德的改寫突出了落葉的意象,用“亂飛的樹葉”表達人孤獨的思想感情,寫出了壹個視覺感明顯的意象。尤其是對最後兩行的改寫,他的創作作用更為顯著。現在我們來對比壹下:
看著那個美麗的女人,她,我心中的喜悅,
感到不安。睡在下面。
壹片濕樹葉粘在門檻上。
原詩最後兩句只表達了留戀和追索的感情,視覺形象模糊甚至缺失。龐德的改寫是用意象來表達的。他沒有說,“哦,我再也見不到妳了!”說:“她,我心中的快樂,睡在下面。”與原詩的直接抒情相反,她帶走了我的歡樂,睡在下面的形象,給了讀者清晰的印象和更深刻的回味。尤其是最後壹句,他沒有說“我好難過啊!”並說:“壹片濕葉粘門檻”作為全詩結尾。而且這壹行與前五行分開來突出“這壹片”,但這樣壹片濕葉卻孤零零地粘在門檻上,表達的是愛人死去,壹切幸福歡樂都不復存在的孤獨感受和難以忍受的惆悵。這種顯而易見的形象,比原句簡單的抒情更有力度,更微妙,更令人難忘。龐德曾在《評論》中說:“與其寫壹部疲憊的作品,不如描述壹個人壹生中的形象。”(《20世紀文學評論》(第壹卷),戴維·洛奇主編,格林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第109頁)龐德的藝術創作確實實現了他的藝術主張,他的詩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