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桃花源記是誰寫的,在什麽背景下寫的?

桃花源記是誰寫的,在什麽背景下寫的?

1,創作背景

陶淵明年輕時就有“濟貧”的誌向。然而他生活在壹個晉宋易主的時代。東晉極其腐敗,對外盲目投降,安身於江湖壹隅。統治集團生活放蕩,內亂不斷,軍閥連年爭鬥,苛捐雜稅,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蕩年代,陶淵明的誌向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繼承舊制度,實行門閥制度,保護貴族士紳的貴族官僚特權,導致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的窮人,祖輩父輩只擔任過壹等官職,家道早衰,當然是“誌存高遠,苦心孤詣。”再加上他的性格正直坦率,清正廉潔,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所以與骯臟黑暗的現實社會矛盾尖銳,有壹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藝兮元年(405年),他毅然決然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終於脫離了統治者,退隱鄉間,長期隱居。

雖然遠在江湖,但他依然關心國家大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帝公瑾為零陵王,改國號為“雍初”。第二年,劉裕密謀用被子悶死公瑾。這些不能不引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對劉裕的政權產生了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仇恨。但他無法改變或幹預這種狀況,只好借助創作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創造出壹個與骯臟黑暗的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利益。《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2.原文

金泰元時期,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沿著小溪走,忘記路途的遙遠。忽遇桃花林,捉岸數百步。裏面沒有雜樹。草是美味的,英語是豐富多彩的,這使漁民們非常不同。再往前走,就想窮了。

森林沒水了就弄個山,山有小口,好像有光。離船從口入。只有壹開始很狹隘,才能理解人。走幾步,妳會豁然開朗。土地平坦寬敞,房子也不過如此。這裏有肥沃的田野,美麗的池塘,桑樹和竹子。樓裏車水馬龍,雞犬相聞。其中有男有女穿得像陌生人。黃毛低垂,自得其樂。

看到漁夫,他驚呆了,問他沒做過什麽。接吧。妳得回家擺酒殺雞當飯吃。村裏聽說了這個人,賢就來打聽。自從雲祖師爺躲避秦之亂,領著妻子到了這種絕境而不歸,於是與外人分離。妳問這是什麽世道,不知道有沒有漢人,不管魏晉。此人字字有聲,無不嘆息。其余的人各回各家,都吃了喝了。停幾天辭職。中國有句俗話:“外人道不如人意。”(每隔壹個工作:隔離)

下了船就幫路,處處有決心。及郡,詣太守,如此說。太守的意思是派人跟他壹起,找他要的,迷路了,迷路了。

南陽劉子驥,高尚氏也,聞知此事,欣然從命。失敗了就找到病了,然後就沒興趣了。

3.作品欣賞

《桃花源記》描繪了桃花源和平、幸福、自由、平等的生活,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陶淵明寫詩,擅長寫生,文風節約,語言自然。桃花源也有這種藝術風格。雖然是虛構的仙境,但通過運用寫實的手法,在虛擬的場景中寫作,給人壹種真實感,仿佛真有其人。全文以武陵漁民的行蹤為主線,像小說壹樣描述了三個故事:溪中垂釣、桃源仙境、再次迷路。第壹段用四個連在壹起的詞形象地揭示了武陵漁民的壹系列心理活動:忘、遇、異、欲窮。“忘”字表示他壹心釣魚,而不是計算距離,也暗示他已經走遠了。它專註於壹個,忘記了其余的精神狀態,類似於“徐行不記山深”的奇妙情形。《突然相遇》和《非常不同》互相照應,寫出了他們偶然看到桃花林的驚艷表情,也突出了桃花林的美景。“芳草萋萋,英彩繽紛”這句話,是寫風景的妙筆。色彩艷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下溢出,語言優美,得心應手。第二段先用幾個字描述了仙境的發現。“水盡則得山”,指出自己到了壹個僻靜的地方;“山有小口,似有光”,暗示這是壹個不尋常的去處。漁夫搜尋的目光和急切的心情也體現了出來。經過狹窄的通道時,我寫下了“豁然開朗”,有壹種深深的韻味。進入桃源仙境後,先記下土地、房屋、良田、美潭、桑樹、樓房、烏鴉、狗吠,所見所聞無不歷歷在目。然後由遠及近,由景及人,描寫了桃源人物的農耕、服飾、生活,描繪了壹幅理想的田園生活畫卷。最後,桃園人遇漁民的壹幕,由“驚恐”變為“質問”,由熱情款待變為臨別規勸,寫得真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寫的是漁夫在沿路返回的路上“處處有決心”,暗示他打算重新出發。“我是太守,我這麽說”,寫的是違背了桃園人“外人道不足為外人道”的勸誡。太守的“無路可走”和劉子驥的計劃失敗,都是刻意安排的陰謀。好不容易找到壹個仙境,卻被偷偷寫下桃園人不想再當“外人”了。對於桃源仙境,世俗之人無所尋覓,也不再在意,但陶淵明本人卻從未停止追求。《桃花源詩》的結尾,他透露出“細聲細語,高舉找我約”的心願。他視桃花源為誌趣相投的朋友,熱切地希望能和他壹起住在桃花源。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到桃源仙境是真實存在的,顯示了他高超的敘事景物寫作的藝術才華。但桃花源的藝術成就和魅力不止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希望人們確認它的真實存在。所以在虛擬場景寫作的同時,現實中也有虛擬的東西,留下幾個看似虛無實則虛無的話題,讓人費盡心思去猜測,也找不到答案。桃園人的規勸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再有路”“不再有規”的情節,虛無縹緲,撲朔迷離,是這些話題中最耐人尋味的壹筆。它向世人暗示的是,它似乎在世間,不在世間,不在人間,只能在無意中得到,而不在有意中得到。似乎和“裏面有真意,我忘了想說什麽”有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個神秘的區域,壹直蒙著壹層神秘的面紗,世人很難揭秘“難問方士,難測塵囂”。它的開合,漁翁的得失,是陶淵明刻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今日來談。”不過他在桃花源詩裏也透露了壹點消息,說“壹朝神仙開”之所以是“歸隱”,是因為“素淡不同源”!原來桃園民風淳樸,世俗薄,唯恐“化武陵為爭之地”(蘇軾《桃花源詩序》),這片凈土已被玷汙,即使是劉子驥這樣的貴人,也不會有機會壹睹仙境。

桃花源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差不多,描寫了壹個美麗的仙境。但需要強調的是,陶淵明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性:其實是普通人,壹群避難者,而不是神仙,在那裏生活著,只是他們比世人多保留了壹些自然的純真;他們的和平、安寧、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古代很多神話故事都是描寫長生不老和寶藏的。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寶藏,只有壹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在隱退之初,只想著個人的進退。他寫《桃花源記》時,並不局限於個人,而是思考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的這壹步,與多年的艱辛和可憐的人生經歷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壹個幻想,只是作者理想中的社會,但提出這個幻想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意境細膩,以武陵漁父行蹤為線索,將現實與理想境界聯系起來。虛實結合也是其特點之壹。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潔,意味深長,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卻使景物生動,引人入勝。文章內容詳實,略有側重。

4.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潯陽(今江西九江)柴桑人,中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山水田園詩人。東晉末年,南宋的壹位政治家、早期詩人、詞人、田園詩人、隱逸詩人,在隱退之後寫了大量的田園詩,成為田園詩派的創始人。自號五六先生,晚年改名錢。他去世後,親友們私下為他慶功,世人稱他為精傑先生。因為喜歡喝酒,又被稱為酒聖陶淵明。陶淵明出生在壹個破落的官宦家庭,他不斷嘗試,失望,最後絕望,以實現自己“濟貧”的理想和抱負。有陶淵明的收藏。陶淵明的詩文藝術風格獨特,造詣很高,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作品質樸自然,出於真情實感影響唐詩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