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出生於上海,1957。我祖籍福建武平,漢族。他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學者之壹,也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批評家之壹。1983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2004年獲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廈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座教授。新世紀周刊、財新專欄作家。com。
朱在中國文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前衛而睿智,言語中閃耀著理性、激情和註意。他以自己獨特的話語方式——“朱昱”對中國的文化現狀和社會弊端進行了許多激烈而尖銳的批判;他淵博的學識,紮實的學術功底,觀察文化現狀的理性和深刻,在當代文化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茅盾《文學家》的獲獎人麥加曾這樣評價朱:“他嚇到了壹些人,因為他拒絕媚俗;他讓害怕他的人依然尊敬他。”“他就是安徒生筆下那個喊著‘他什麽也沒穿’的孩子!"
2006年9月,《鳳凰生活》雜誌公布了影響世界未來的50位中國人名單,朱入選“中國文化觀察家”。
6月2014朱出版《中國古代諸神》壹書,這是20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該書以跨文化的全球視角,以獨特的方式探索中國古代文化和神話的起源,發現並證明世界各地的古代宗教/神話都起源於非洲。這是繼美國學者發現全球智人起源於非洲、新西蘭學者發現全球語言起源於非洲之後的第三個原創性學術貢獻,有助於糾正人類文化起源的傳統觀點。從1949開始在國內也算是學術了。
中文名:朱。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7
職業:學者、教師和評論家
畢業學校:悉尼科技大學
主要成就:發現並證明世界上所有古老的宗教/神話都起源於非洲;“中國文化觀察家”
代表作品:《中國古代眾神》、《盜賊的盛宴》、《燃燒的迷宮》、《孤獨的大多數》、《朱守望系列》(5卷)。
履歷
1983年7月,朱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分配到上海財經大學語文教研室,教授《大學語文》課程。由於與所學專業和研究領域的不壹致,加上大學時代人文環境的缺失,他的情緒轉向了抑郁,“失去了方向,心灰意冷,無所事事。”這期間,除了壹部電影系統理論,他幾乎停止了所有的寫作,蟄伏了近兩年。
轉機出現在兩年後。65438年至0985年,朱應邀參加在廈大召開的全國文學批評新方法研討會。“這改變了我的未來。”這項賽事幾乎聚集了當時中國最優秀、最受歡迎的人才。朱則相反,是個“無名小卒”。歸來不久,他的第壹篇詩歌評論《煩惱的壹代與城市夢》問世,並以1986發表在著名先鋒雜誌《當代文學思潮》上。
“這篇文章完全偏離了壹般的批評標準。它很天真,但充滿了殺氣和奇思妙想。與其說是講解別人的作品,不如說是炫耀自己。”朱本人並不同意的這篇文章,因而在文學界引起廣泛關註。
1986發表謝晉電影模式的缺陷,在國內外引起軒然大波。當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鐘殿飛曾撰文指出:“朱的文章非常閃亮,不僅是作為壹種理論概括和勇氣,更重要的是他把電影作為壹種文化現象,表現出對整個社會和文藝的責任感。”
此後,朱通過壹系列的文學研究和評論文章,在中國文壇聲名鵲起,奠定了先鋒批評家的地位。“那時候我年輕氣盛,快瘋死了。”他說,在壹個高規格的學術會議上,妳也可以鄙視與會者,隨便說點什麽,然後當場離開會場,“因為妳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得罪了很多人。”
“這和我的成長環境有關。我是獨生女,極度渴望自由和獨立。我從小就自己玩,習慣了孤獨。”從小學到中學,他的成績單評語裏總有“驕傲自滿”四個字。“老師總希望我‘傲慢浮躁’。”如今,朱很少和別人爭論。他認為“那是毫無意義的,是浪費時間。”說這話的時候,他還是流露出被小心隱藏的驕傲。
朱今年50歲(2007年)。“其實我40歲就知道自己的命運了。”他接過茶,喝了壹小口。“我是壹個很有爭議的人,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他低下頭,擡起頭。“其實爭議是最好的狀態。沒有爭議是不正常的。我為下壹個世紀寫作,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法官。”(摘自懷瑤訪談)
主要作品
朱的代表作有:《燃燒的迷宮》、《喧囂的時代》、《文字的閃電》、《守夜人的文化日歷》、《流氓的盛宴——當代中國的流氓敘事》、《記憶的紅寶書》、《神話》等。主編有《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大型文化年鑒,中文版八卷,日文版《文化批判》)和《文化批判》(中國學術界第壹本文化批判教材)等書籍。
1記憶紅寶書
朱的文字,被很多人稱為“朱昱”,是壹種感性與理性交織的隱喻性文字,多年來受到很多年輕讀者的喜愛和模仿。這本書是作者近20年來的詩歌、散文、雜文、小說大部分精華的集成,其中壹些是現代漢語的代表作。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見解以華麗而硬朗的風格交織在壹起,形成了獨特的敘事-解讀風格。書中的畫面也是隱喻性寫作的延伸,既能滿足讀圖時代的視覺需求,又隱含著耐人尋味的文化密碼。在文化垃圾泛濫,閱讀焦慮日益嚴重的時代,這本書有著不容忽視的收藏價值。
2《流氓的盛宴:當代中國的流氓敘事》
這本書探討了當代中國盛行的流氓話語現象。當代中國分為兩個社會,壹個是國家社會,壹個是無序、無信仰、無權威、無道德的流氓社會。基於離開土地的兩億難民,成為當代中國的隱形屬性。本書以身份理論為邏輯前提,以流氓話語為對象,以酷酷的語言、淫穢的語言、褻瀆的語言為分析元素,對滲透在各種文化風格(小說、詩歌、美術、音樂、流行文化等)中的流氓敘事模式展開全面、深入、獨特、新穎的解讀。),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流氓話語的基本特征。讀起來令人耳目壹新。是流氓學研究的壹大突破,也是近年來中國思想界話語研究中不可多得的成果。
3《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 *八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同濟大學出版社等出版。這壹系列文化年鑒的日文譯本是《中國文化概觀》,由浩雅出版社出版。)
在處理當下各種文化現象的過程中,編者力圖真實有效地闖入文化精神的現場,以獨立的立場和反叛的精神作為這張“文化地圖”的基本坐標系《批評文選》記錄了年度文化批評的精神高程;“關鍵詞”的緯度標註了公共文化空間中各個層面的關鍵標記;“文化事件”的子午線以年度時間劃分為單位,展示了各個文化領域的重大事件。這樣描述的年度文化全息圖像,應該是完整的,也可以是局部的,通過它來確認文化個體的“自我”取向,從而更清晰地洞察當下中國文化的精神取向和走向。走在這張虛擬的文化“地圖”上,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通過觀察和觀察,呼吸著這個時代的精神。
4《守望者文化日歷(1999-2004)-刀鋒收藏》
本書收錄了著名評論家朱從65438到0999到2004年的大部分有影響的文學、文化和時政評論文章。所有文章均發表在《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之窗》等知名媒體上,其中壹些文章引起了廣泛爭議。作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批評家之壹,朱仍然保持著犀利深刻的批評風格。與他對神學、神話學、文化解釋學的研究相比,他的文化批判更具“殺傷力”,因此有“壹劍封喉”的美譽。朱的批評風格和話語方式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犬儒主義批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5“文字的閃電”
作為當代中國最著名的文化學者之壹,朱的文章字數不多,但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有重要的思想。《文字的閃電》收錄了他80年代中期以來最具代表性的論文13篇,包括《空心文學》、《燃燒的迷宮》、《甜蜜的旅程》等。這些文字充分顯示了作者敏銳的思想和寬廣的眼界。朱的說話方式也許在這個消費主義的時代已經過時,但他獨特的說話方式卻真的像“閃電”壹樣,可以打開精神的問題,照亮時代的蒼白。
6“逃犯檔案”
在“文化批評”領域,朱壹直以其創新的風格獨樹壹幟。在這本書中,他試圖用犀利的語言揭露文化的迷宮,用激進的智慧拷問歷史的神話。面對各種文化現象,他自信地走到臺前,指指點點,揭露和糾正錯誤,宣稱事實背後的真相,宣稱:“我要審判。”
7《十大作家批判書》
這是對當下中國文學的壹次暴動和顛覆,將那些獲得不當功名的“經典”作家拉下了神壇。
8孤獨的大多數
孤獨是為了保持精神獨立。本書匯集了著名文化學者朱先生對當前中國文化的思考,主題涉及文化、文學、電影、建築、歷史、地理等諸多方面。朱先生以壹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道出了時代變遷下個人與時代的精神孤獨:信仰與忠實喪失的“世界孤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話語孤獨”,浮華時代人們尋找靈魂皈依的“文化孤獨”。他在寫作中不時表現出對整個人類文化的關註,並由此塑造了文化的孤獨形象:孤獨,這也是對文明的壹種攀登。
9“文化批評”
這本書是中國學術界第壹部文化批評原理著作,描述了中國當代文化的基本狀況。涵蓋了當代中國的文化邏輯、文化生產、傳播與消費、文化符號的生成與闡釋、神話與文化意識形態、身份、權力與文化認同、身體與性別、器物文化與生活方式、空間政治與文化地理、時間與記憶、感官文化等主題,全面闡述了西方與本土文化批評的主要立場、觀點和方法。
朱守望者系列神話、審判、烏托邦、先知與時間。
從兩個方面選取了《神話》、《審判》、《時間》、《烏托邦》、《先知》等五部選集。壹類是朱出版的舊作,如《燃燒的迷宮》、《喧囂的時代》(文字的閃電)、《守望者的文化日歷》、《記憶的紅皮書》。它可能會面對更廣泛的讀者群。
相關備註
1談文物市場
2065 438+01 6月,同濟大學文化批判研究所教授朱撰文指出,目前文物市場的賭博,是對古器物及其文明傳承的最大悲哀。賭場效應造就了大量的超級賭客,卻無法培養出文物文化的愛好者、欣賞者和保護者,無法轉化為推動中國文化復興的良性動力。朱認為,壹邊是文物價格的飆升,壹邊是整體文化價值的崩塌,形成了壹個尖銳的諷喻。文物市場和故宮的故事向我們證明,殘存的歷史文化資源被肆意侵吞、炒作、瓜分、消費、貶低、毒害。
2關於魯迅的言論
在《殖民魯迅與仇恨政治的興起》壹書中,朱寫道:“魯迅先生去世前在病榻上完成了他的散文《死》,並在手稿上作了著名的“遺言”。這“遺言”都是用否定句寫的。與其說這是對家人的告別演說,不如說是他的最高宣言。魯迅利用這個機會做了最後的判決——宣判這個骯臟的殖民烏托邦與自己同歸於盡。由於這種‘遺言’的出現,壹種我稱之為‘仇恨政治’的意識形態誕生了,並對二十世紀中國的政治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看來,魯迅提前宣布他的“遺言”,是企圖把“私事”或“家事”公之於眾,即把它變成壹個重大的政治綱領。說明魯迅經過長時間的搖擺不定,最終拋棄了僅存的幾個情話(這種絕望的情話是魯迅在‘野草時代’的基本話語姿態),即徹底拋棄了愛情的感情及其倫理道德,成為壹個純粹的恨者。耐人尋味的是,由於“個人遺言”的話語策略,在這篇至關重要的文獻中,魯迅巧妙地回避了他壹直以來所背書的* * *產品主義運動(這是很多魯迅研究者都在極力回避的事實)。顯然,任何愛恨交織、充滿人道主義色彩的對馬克思學說的熱愛,都會使魯迅從這種極端無愛的仇恨立場上退卻,陷入矛盾的困境。"
朱在《我是魯迅的孩子》的采訪中說:“反思魯迅是對新文化運動整體反思的壹部分。我壹直堅持把早期的北京魯迅和晚期的上海魯迅分開。北京魯迅無疑是中國現代最傑出的作家。他的《吶喊》、《仿徨》、《野草》、《墳墓》和《新故事》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但上海的魯迅需要反思。晚年,他失去了愛,只剩下恨。他後期的仇恨政治被利用,成為歷史暴力的源頭。這是魯迅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魯迅是人性的復雜組合,他的單壹造型誤導了人們。魯迅應該還原成壹個成年人,而不是壹個完美的金剛雕像。這方面我吸取了深刻的教訓。我並不完美,唯壹能做的就是不斷調整自己——壹方面保持文化批判的力度,另壹方面避免人身攻擊。這是壹個平衡的遊戲。我常常覺得自己像個體操運動員,在文字的鋼絲上艱難地行走。魯迅和胡適是傑出的創造者,不是守望者。恢復和重新認識魯迅,就是要正確清理他的話語遺產,過濾掉不健康的部分,復興他的文學事業。
3朱關於器物學的言論
關於劍:這真是壹個英雄輩出,光芒四射的時代。壹大批劍客出生入死於江湖,他們的鮮血書寫了古典劍術的壯麗篇章。最不可思議的暴力與愛、友誼、勇氣和終極關懷壹起成長。眉宇間是紅色的,但渺小而孤獨的小樹卻成了堅實的豐碑,向我們展示了生命擴展的壹切可能。最難的東西和最弱的生命組成了神聖的聯盟。(摘自《劍:站在利刃上的精靈》)
關於青銅鼎:皇室對民間和自然的肆意征用,激化了社會矛盾。壹種被稱為“青銅鼎綜合癥”的政治疾病在商朝開始蔓延,然後以九鼎傳播到周人,並在周幽王再次發生惡性襲擊,導致西周帝國的滅亡。沈重的青銅鼎改變了唐人廣闊的戰場,迫使他們徹底放棄遊牧習俗。經過數百年的農業馴化,強悍的獵人變得無限溫潤,它甚至無法抵禦狗榮這樣的遊牧小部落的攻擊。青銅鼎與其說是社會安定和諧的象征,不如說是國家災難和疾病的標誌。然而,隨著鐵器時代的成熟,皇帝與人民之間的分歧日益嚴重。到了漢武帝統治時代,已經形成了大規模的民間鐵托拉斯,少數鐵商壟斷了整個遠東地區的生產和銷售,鐵成為農業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用來生火的立體支架重新出現,三腳架的腳成了畫蛇添足的累贅。這個鍋在8000年前重生了,但它的材料已經從粘土變成了生鐵。鐵鍋完全取代了青銅鼎,成為百姓竈上的主體。在患上“青銅鼎綜合癥”近千年後,鼎已可悲地退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空間。罐子恢復了原來的形狀。本來就是百姓的器皿,屬於日常用品之類的普通東西。由於鍋的復活,食物不再是統治者和貴族的專屬,而是成為了百姓餐桌上的日常用品,重新散發出奇妙的世俗氣息。鼎已經成為壹種奇妙的帝王記憶,經常閃現在皇帝的夢裏,展現過去政治宴飲的浮華場景。(摘自《南方周末》2007年2月15)
關於於陵:玉的道德化完成於春秋儒家集團。在周代衰落的背景下,儒生組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器專家隊伍,他們的贊譽驚天動地,將玉器提升到了道德象征的高度。他們形容這塊玉質地堅硬細致,顏色明亮冰冷,氣質溫潤,聲音清亮舒適。這是難得的恭維,儒玉學結成了牢固的同盟。他們的行動為歷史上玉器研究的延伸提供了極好的樣本。玉所承載的世俗倫理語義是如此宏大,讓先秦時期的道德哲學家感到無限驚喜。我們被告知,孔子被發配到其他諸侯國時,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地捧著玉桂,仿佛舉不起來。他舉起來的時候好像是在鞠躬,放下來的時候好像是在給什麽人遞東西。他的臉嚴肅得像在發抖,他的步子很小,好像在走直線。這並非出於對王權的敬畏,而是壹種不同尋常的道德表現,旨在宣告儒玉之間的生命聯系。孔子是壹個傑出的演員,他想向世界展示人與物之間全新的關系。玉不是神器,而是君子靈魂的凝結,散發著知識分子德行的濃郁香氣。在玉的形狀和氣質之外,儒生們看到了自己凝重的面容。玉是投射在礦物上的學者精神的巨大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