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夏季至日節氣與保健食品的由來

夏季至日節氣與保健食品的由來

夏季的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壹天。在夏季至日的這壹天,除了南極圈的南極點和極夜區,整個地球上所有地方的日出方向都是從東北方向開始,在西北方向落下。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夏季至日節氣的由來和保健食品,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夏季至日的由來

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的壹個節氣。公元前7世紀,先民用土規測量太陽的影子,從而確定了夏季至日。壹年壹度的夏季至日開始於6月21日(或22日),結束於7月7日(或8日)。據《遵憲抄本》記載:“太陽北抵,晝長,影短,故稱夏至日。往好裏說,是極好的。”夏季至日的這壹天,太陽直射地面到達壹年中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到北回歸線(北緯23° 26 '),北半球的白天達到最長,越往北白天越長。

比如海南海口的日長是13小時多壹點,杭州是14小時,北京大概是15小時,黑龍江漠河可以達到17小時多。同時,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夏季至日也是壹年中中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壹天。在北京,夏季至日中午的太陽高度高達73° 32′。

夏季至日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開始壹天天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來說,夏季至日過後,正午的太陽高度也將日益降低。有壹句民間諺語說“在夏天的至日吃面條會使壹天變短”。此時,南半球正處於隆冬。

夏季至日保健食品

1,黃瓜

《本草求真》中提到黃瓜“味甘寒,能清熱利水”,所以炎熱的夏天多吃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是蔬菜中最高的。它所含的纖維素很嫩,對促進腸道內腐爛食物的排泄,降低膽固醇有壹定的作用。

2、苦瓜

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苦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進食欲,清熱防暑。苦瓜,無論是涼拌、炒菜還是煲湯,只要能做好,不失其“青色”,就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3.番茄

番茄味甘酸,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養血開胃的功效。大量的維生素C是人體結締組織的必要成分,能增加軟骨、血管壁管、韌帶和骨骼的力量和彈性。

4.南瓜

南瓜具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的功效,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保護視力、改善血糖、強心腎之氣。

5.鴨肉

鴨肉性寒,富含蛋白質,又因其屬於水禽,無論煮粥或煲湯,都能養胃生津,軟化血管,是肉類中不可多得的消暑涼性食物。很多人為了追求清涼解暑,飲食過於清淡,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體質虛弱。事實上,鯽魚、雞肉、泥鰍,包括瘦豬肉等。,都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註意不要吃多了。但羊肉、牛肉、狗肉等熱性食物需要適量選擇。

6.玉米

玉米養胃,除濕,利水。適用於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7.花椰菜

菜花有白、綠兩種,有增進食欲、生津止渴、解熱毒的作用,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族和胡蘿蔔素。

8.絲瓜

絲瓜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古代醫書及其本草綱目都說絲瓜能“清熱利腸”。夏天吃點絲瓜湯可以解暑。做湯的時候,煮的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絲瓜的皮和它的花壹起煮水代替茶,也有防暑解熱的作用。

9.茄子

《本草綱目》中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瘟疫。吃茄子能散血止痛,除痢利尿,消腫潤腸。”《醫林綱目》說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能增強細胞間的粘附力,防治微血管脆化出血,促進傷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以防治腦出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對慢性胃炎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10,菠菜

菠菜能養血潤腸、止渴。為了避免菠菜中的草酸與鈣形成草酸鈣,建議先用熱水焯壹下,去掉草酸再吃。

11,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為它是利尿劑,含鈉極少,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調節人體代謝平衡。

12,蓮藕

蓮藕具有清熱安神、涼血化瘀的功效,含有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降血壓。

13,綠豆

在工作和工作之後,喝壹碗綠豆湯會讓妳感到神清氣爽,口幹舌燥,精神放松。這是因為綠豆有清熱、止渴、利尿的作用。

14,鯽魚

鯽魚能健脾利濕,適用於脾虛停胃泄瀉。不適合炒薺菜吃。

夏季至日飲食禁忌

1,健脾祛濕

盛夏過後的至日,“暑熱滿濕”。在飲食上,應以滋補為主,健脾為主,消暑祛濕為原則。脾主濕運,脾胃功能良好,多余的濕氣可以運出。

2.預防中暑

在炎熱的夏季,人體的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和消化系統都會發生壹系列的生理功能變化。所以要特別註意防暑。

3.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醫認為,夏季的主火應在心中;西醫還認為,在炎熱的天氣裏,體內的血液流動會加快,增加心臟負荷。因此,在夏季至日開始的時候,我們應該保養我們的心臟,調整我們的情緒,我們不應該隨意生氣,以防止高血壓和腦血管意外。

4、防止貪涼,得空調病。

人們在洗澡後會大量出汗或放松毛孔。此時,如果空調開得過猛,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引起感冒。壹般空調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4℃。

5.預防發燒和濕疹

夏季至日炎熱潮濕的天氣為皮膚病的發作提供了條件,也容易引發腳氣、濕疹等疾病。平時要註意衣物材質的選擇,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的地方。

都說壹個“夏天”會很冷,但我們也不能就那麽壹瞬間就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凡事都要適度,壹旦過度,就容易引發各種問題。我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妳應該更加註意夏天的至日,不要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