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西方對詩歌的定義有什麽不同?

中西方對詩歌的定義有什麽不同?

詩歌被視為壹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也是時代、歷史、文化沈澱的結果。中西詩歌差異很大,分別反映了中西文化、藝術、美學、文論的綜合成就。中西詩歌比較不僅是文化交流的客觀需要,也是研究和發展中國詩歌的主觀要求。

中國的詩歌壹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精煉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是其標誌性特征。西方的詩同樣耀眼。我們可以從大量的詩歌中找到許多不朽的作品。中西詩歌在風格、內容、結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但不難發現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壹)前者理論

壹些西方比較文學研究者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學在平行發展的過程中會達到相同的目標。這種現象確實在文學作品中有所體現。雖然中西詩歌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國的詩歌在世界上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長期以來,西方詩歌或多或少受到中國詩歌的影響。雖然中外古今各有各的體系,但還是有壹些聯系的,並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

先說中國古典詩歌和現代英美詩歌,因為中國古典詩歌對西方的影響是從中國詩歌的英譯開始的。

從龐德對中國的譯介和壹些英美翻譯家的翻譯作品來看,中國詩歌的意境逐漸滲透到他們的詩歌創作中,中國的詩歌也逐漸被他們接受和學習。美國著名意象派詩人龐德曾說,在中國文學中發現了壹個“新希臘”,從而展開了壹場新的“文藝復興”。中國古典詩歌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創作,也影響了他們的詩歌創作理論。

由於古代漢語是壹種沒有後綴變化的語言,不像英語那樣有明顯的人稱、數和時態的變化,表達也不如西方語言準確,所以漢語更加模糊含蓄。艾米·洛厄爾曾經說過:“含蓄是我們從東方主義中學到的東西之壹。”中國古典詩歌的顯著特點是簡潔、具體。這就要求詩人必須具有簡潔的文字和含蓄的表達能力。另壹方面,中國古典詩詞中生動的意象和繪畫也融入到他們的創作中。這種借鑒的結果就是“中國詩歌”的出現。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李賀的詩歌,李清照、柳永、李漁的詩歌是英美翻譯家翻譯頻率最高的。他們的創作手法對現代英美詩人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國流傳的佛道思想,逃避現實,完善自我,也深入到他們的詩歌創作中。布萊寫了壹首題為《想起》的詩,是白居易寫的。他的朋友賴特走得更遠。他曾在自己的壹首詩中加了這樣壹個標題:“讀了壹首爛詩,心情抑郁,於是去了壹片無所事事的草原,與昆蟲為伴。”這種線描方法明顯受中國唐詩的影響。

(2)相似性

中國古典詩歌以言簡意賅、意境含蓄、詩畫合壹、形象生動為特點,在交流中融入了現代英美詩人的詩歌創作。我們先來比較下面兩首詩:

喝葡萄酒/酒精

(金)陶淵明

蓋房子是人情,沒有車馬。問妳能做什麽,妳的心遠沒有自我偏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越來越好了,鳥也回來了。這話有道理,想辯解也忘了說了。

因納斯弗裏島

威廉·巴勒斯·葉芝(愛爾蘭語)

我要去印尼斯裏島。

搭個小房子,蓋個泥房子;

設置幾排雲豆架和壹排蜜巢,

獨自生活,聽著蜜蜂在樹蔭下歌唱。

我會得到安寧,它會慢慢落下,

從迷霧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陽光燦爛,正午紫色,

傍晚,紅雀的翅膀到處飛舞。

我要走了,因為我聽說,

水聲日夜拍打著湖邊;

不管我是站在車道上還是陰暗的人行道上,

每個人心裏都聽到這個聲音。①

從上面兩首詩可以看出,他們的意境和用詞非常相似。蓋房子和蓋房子壹模壹樣,采菊和種豆養蜂壹樣,“山野氣息”的意境和後壹句詩的中間四句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兩位詩人想表達的是離開這痛苦的紅塵,過上天堂般的生活,表現出他們寧靜致遠的思想和遠離塵囂的真諦。從寫作手法來看,兩人都采用了近乎寫生的藝術手法,不加主觀色彩,客觀真實地描寫景物,說話率真。這至少可以證明中西文化存在* * *共性。

兩首詩所表現出來的飄逸灑脫的意境,在古典詩歌和現代英美詩歌中都是常見的,從李白的“笑而不答心”,到杜甫的“千年功名,萬年功名,有什麽好,當妳死而不在。”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現代英美詩歌中也有很多,比如T·S·艾略特的名詩《荒原》,就充分展現了這樣的意境。

在藝術表現上,兩者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古典詩歌最大的特點是含蓄、生動、簡潔。只用幾個數字就能烘托氣氛,只用幾句話就能表達意境。英美現代詩歌創作含蓄、凝重、濃縮、充滿情感的特點,與中國對其詩歌理論的影響密切相關,甚至有些表述基本相同。在西方詩壇頗有名氣的埃茲拉·龐德的兩首短詩《在地鐵站》含蓄凝練,令人回味無窮:

這些面孔突然出現在人群中。

潮濕的黑色樹幹上的花瓣

這與中國古典的“桃花相映紅”、“柳柳絲”、“梨花帶雨”的意境基本相同,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果。但我個人認為,西方詩歌中的這些比喻所表達的意境沒有中國的優美,所以富有想象力。詩歌生動地再現了那些美麗的面孔在人群中浮現的場景,卻缺少了壹個讓人在天空中飛翔的空間和語言的美感。這與中西方不同的思維形式有關,本文後面會討論。

(3)差異

比較可以看出* * *性,也可以看出性格。雖然中西詩歌可以在起源上找到壹定的源頭,或者證明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影響,但是在比較中不難發現兩者的不同之處。這種巨大差異的存在,是其性質不同,思維形式不同所帶來的。

中國的詩歌善於描寫景物,抒發情感,烘托氣氛或創造意境,而英美的詩歌則註重描寫景物在人們心中引起的反應,從而表達他們的主體意識。這就是他們思維模式不同造成的差異。中國人註重表達,西方人註重繁衍。在這種思維方式指揮下發展起來的詩歌文學理論,自然與詩歌創作大相徑庭。在東方,以中國為代表,形成了意境論和啟蒙論,而在西方,形成了典型論。所以中國的詩歌更註重意境的營造,追求言盡而意盡的效果,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這種詩的出現,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傳統思維方式是直覺思維方式。即使是現在,中國人寫詩仍然追求意境的創造。太白了就沒意義了。當然,當代壹些新新人類作家在作品中追求直白是另壹回事,不能壹概而論。畢竟這些人並不代表中國詩歌創作的主流。

中國的詩歌講究含蓄,以輕為美,英美的詩歌則更加奔放,以情感激蕩取勝。壹個突出的例子是對愛情的處理,在這裏中西詩歌的特點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中國詩人形容愛情是“皺眉頭,卻在思考”,從來不表達那種愛,而西方詩人會喊“妳是我的太陽,愛情之火讓我焦慮。”這種口無遮攔的中國人很難接受,差異的本質在於審美取向不同。

另外,中國的詩主要是歌頌,現代英美的詩主要是揭示。中國的詩,總是把詩人的情懷埋沒在詩裏,只有“情”才能感受到它的美。最突出的例子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他幾乎不用壹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是簡單地把“枯藤”、“老樹”、“昏鴉”排列在壹起,幾筆壹畫。然而孤獨淒涼的氣氛卻被渲染的恰到好處。《夕陽》給整個畫面塗上了壹層黃色,最後壹筆帶出“斷腸人在天涯”。感覺好像前後沒有直接聯系,但是感情連貫,思路連貫。讀者壹口氣讀下去,仿佛是詩人筆下畫中的流浪者,引起強烈的* * *聲。而十種靜物的並置,雖然不帶任何主觀感情,卻比其他任何語言都強烈地表達了壹種孤獨悲涼的感覺,這就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現代英美詩歌更強調寫資本主義社會變態者的心理,直接表達詩人的意思,毫不做作地表達自己的心意,回味的空間相對減少,但這更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

差異分析

在上面的文章中,提到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文化差異。是什麽因素造成了思維的差異?這是壹個連科學家都在研究的問題。筆者實在無法回答,只能從表面分析思維差異的表現形式。

與西方商業、開放社會重視概念和範疇內涵的明晰、分析歸納的邏輯、抽象的思維方式不同,中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形成了感性直觀的思維方式。前者持“天人相分”的哲學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因而力圖闡明事物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後者持“天人合壹”的哲學觀,強調統壹性、整體性和直觀把握,而忽視精確抽象的邏輯分析和歸納。是典型的“以物觀物”的方式,與西方“以我觀物”的方式明顯不同。結果意思模糊,很難分析研究。我們只能憑感覺去理解意義,沒有精確的尺度去衡量意義。比如《老子》開篇第壹句:“道可為道,而為不凡;名可名,非常有名。”“道”的含義長期以來壹直存在爭議,在翻譯中也沒有合適的詞來表達其含義,只好用“道”來表示,這是直覺思維的典型產物。這種直覺思維上升到理性之後,仍然離不開感性。當它應用於文學,尤其是詩歌創作時,會產生壹系列獨特的概念,如品格、高雅、陽剛等等。不像在西方,先明確定義概念,經過推理過程後再構建理論體系。它起源於感性經驗,經過感受而確立,並在過去和未來逐步發展完善,具有具體與抽象相結合、經驗與概括相結合的特點。②

中國在長期的認識活動中,形成了用樸素辯證法觀察事物的傳統和相應的辯證思維方式,這種傳統和思維方式體現在文學中,不僅重視和揭示文學與社會的內在聯系,而且揭示了文學本身的規律。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的詩歌創作特別強調“悟”字,“頓悟”成為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悟”往往帶來壹筆壹劃的靈感,不壹定和上面有直接聯系,但在情感上是連貫的。這種寫作風格是直覺思維的產物,它鑄就了中國詩歌的獨特之美。杜甫有壹首詩突出了這壹特點。

周玥兌壹金殿

杜甫(唐朝)

比燭深,月明舟清。金閘外青楓,竹樓白水邊。城市在哭泣哭泣,野鷺蘇娟娟。豪壽江湖客,鉤簾獨醒。

雖然詩中只有最後兩句表達詩人的感情,但前面的景物為後面的感情的連貫做了鋪墊,渲染了氣氛,使詩人的感情在詩中壹氣呵成,沒有任何突兀的感覺。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這些作品比比皆是,這是中國詩歌的壹大特色。另壹方面,西方詩歌很少采用這種方式,這是中西思維方式不同造成的。

㈤討論後

美國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庫恩和費·阿本德提出了壹個不可通約原則,認為科學史上的鏈條是不可通約的,即幾乎沒有除數。這個原理用在現代人類文化的研究中,得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對不同的世界,看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體驗,提出和解決不同的問題的結論。我們由此得到啟示:不同文化土壤、不同民族文化中產生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不應該在比較中建立壹個所謂的中立標準來評判其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文化比較的目的是認清問題,提升自己,而不是推倒壹方,否定另壹方。

還存在著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在傳播中的地位問題。

中西審美習慣和傾向有很大差異,這與各民族的社會文化背景、文化氛圍、民族思維有關。任何其他民族的東西進入壹個陌生的民族,不可能不完全變異,這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條件,也是其自身發展吸收的結果。這種變異的結果有兩種:壹種是破壞其他文化,尤其是落後民族的文化,另壹種是把兩者結合起來,最後合二為壹。妳有我,我有妳。在中國古代,經常出現前壹種現象,但在現代,由於各個民族的文化積累到壹定程度,後壹種情況是普遍的,世界文化交流的趨勢客觀上要求不同文化的融合。值得註意的是,這種文化融合並不是以破壞壹種文化為代價的。畢竟每個民族的發展都經歷了幾千年,消除文化的現象是不可能的。文化整合的說法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約性決定了文化人格。極端壹點,不妨提出文化融合等於沒有文化,消滅文化的論點。我們很難想象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只有壹種文化會是什麽樣子。每種文化的產生、發展乃至消亡都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如果用非客觀手段強行破壞壹種文化,就會受到懲罰。這個教訓在中外歷史上並不深刻。所以不能單純要求融合,中西交流不能以破壞壹種文化為目的,否則後悔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民族。

通過中西詩歌的比較,不能得出誰好誰壞的結論。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有文化的差異,沒有優劣。我們的詩歌讓我們乃至後人驕傲了很久,但詩歌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驕傲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固步自封。只有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們的詩歌,我們的文學才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另外,中國對結構、形式、節奏的重視,西方對內容的重視,往往是象征性的。

從審美效果上看,中國講究花前月下的朦朧意境美,西方註重揭示生活中同樣的愉悅體驗,直接抒發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