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無論是投稿還是推薦稿件,最重要的是提前了解妳投的雜誌和報紙的文章風格和稿件標準。我這裏有壹些技巧,希望能幫到妳!~
29點報紙副刊投稿推薦的技巧和註意事項
1中編輯加工稿件的三種情況
要說清楚這壹點,只能用類比。
比如每周出兩次增刊,有編輯負責。壹周七天,平均三天半。每版6稿。
第壹種情況。打開郵箱,只收到10條。然後我壹定會仔細閱讀每壹篇文章,然後選出6篇相對優秀的文章,可以直接用的,不能用的趕緊修改。
第二種情況。打開郵箱,收到50-60篇稿件。這些手稿將被逐壹打開。第壹,不符合三要素的稿件會被刪除——不符合風格的是文藝副刊,妳發的是演講稿,或者母豬養殖、果樹栽培常識;——字數不符,百字以內的段子,千字以上的。至於質量問題,我們會在閱讀中判斷和選擇。最後選出了10篇左右的文章,然後互相比較,選出了最好的,最後決定投稿6篇。
實際上,上述兩種情況在實際編輯過程中並不常見。常見的是-
第三種情況。打開郵箱,收到500-600篇稿件。如果按照前兩種方法處理稿件,編輯可能會精疲力盡。那麽可以肯定地說,編輯不可能把這些稿子都看完,甚至不可能壹篇壹篇打開。如果壹個編輯能打開大致看60篇,我覺得已經是壹個好編輯了。如果妳想發表妳的稿件,如果妳不能進入這60條的範圍,那麽和不投稿是壹樣的。
2增刊稿件的三要素
壹是文章質量,二是文章風格,三是文章長度(字數)。可以說,只有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妳的文章才能最終被編輯選中。
質量問題不用多說,是妳的文章更好;別人,妳想變得更好。
風格很重要。國內報紙副刊壹般可分為“大眾副刊”和“個性化副刊”。通俗副刊又叫傳統副刊,幾乎所有的文學手稿、詩歌、散文、小說都有刊載;個性化副刊強調副刊本身的特點,比如有的副刊只刊登市場筆記或者幽默的稿件,有的則強調使用所謂的美文。當然,兩種副刊風格不是完全對立的,也是交叉的。
空間也很重要。壹般來說,壹個四頁的版面,四頁,壹頁可以發3000到4000字。有些報紙不在乎字數。壹版可以發表兩三篇文章,長的壹兩千字,短的三四百字。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增刊來說,文章的長度基本都是壹樣的。壹般壹版能發五六篇不帶插圖的稿子,每篇700字左右。對於這樣的報紙,妳的來稿壹定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太短略好),超過1200字編輯可能連看都不會看。
這三個要素將在下文中詳細涉及。
3.編輯會看哪些手稿?
先說編輯不會看的稿子有哪些。原則上不符合三要素的稿子就不要看了。但是很多郵件都沒有打開。如何判斷他們是否符合三要素?
編輯要記住“兩種人”,這壹點很重要。
壹類人是符合欄目要求的作者。這些作者在投稿前會琢磨專欄的各種要求(後面再討論),他的投稿只有精彩與否,沒有區別。壹旦這種作者和編輯記住了妳,妳的稿子就極有可能發表。
另壹類人是不符合欄目要求的作者。有些作者產量很大,什麽都能寫。我會給妳發幾十個段子,幾百篇短文,幾千字的情感傾訴。因為妳投稿頻繁,風格符合欄目少的要求,編輯很容易記住妳(妳壹看到郵件的“發件人”,就知道這位兄弟又來了)。記住妳的後果是妳的稿子根本打不開。
除了這兩種人,還有不經常投稿或者有其他特點的作家。反正編輯已經不記得妳了。妳的稿件編輯能不能看,取決於編輯的專業性,稿件的缺失,妳的稿件標題設計是否合理等等。其實也有壹些幸運的因素。這些第三人有的會逐漸變成前兩個。
4.郵件的“發件人”非常重要。
很多作者都沒有意識到在郵件中設置壹個“發件人”有多重要。如果不設置,只有幾個字母,編輯很難記住妳。反之,就像家裏來了客人。門沒開,客人說:“我是令狐沖!”報名不報名絕對不壹樣。新浪郵箱好像設置不了,但是網易和搜狐都可以設置。具體設置可以是妳的名字,也可以是妳的筆名(常用筆名)。更好的設置是添加地區,如“吉林令狐沖”或“吉林令狐沖提交”。最好不要用與名字或筆名無關的所謂網名。這樣的設置和沒有設置的壹樣,甚至更混亂。
5.郵件標題
很多作者很難想象,編輯不看妳的稿子,是因為妳的稿子標題寫得不好;編輯看妳的稿子(如果妳不是“兩種人”)是因為妳稿子的標題吸引了他。妳以後會不會成為編輯眼中的兩種人,跟妳的稿件標題有很大關系。
標題很短,但是盡量反映妳提交的主要特點和要素。
這壹要素包括:
流派。小說,散文,隨筆,詩歌。這個也可以細化,比如“生活隨筆”“諷刺短篇”。
標題。文章的完整標題。很多編輯可以通過標題大致判斷妳文章的風格。
字數統計。三個要素之壹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那麽,壹個比較完整的標題可以是這樣的(“寄信人”壹欄已經設置為“來自吉林令狐沖的投稿”):《投稿人生隨筆》
父親的煙袋是680字。
編輯收到這封郵件後,立刻知道這是誰的投稿,是新人還是兩人之壹;有了題目中的解釋,編輯很快就會意識到,我編輯的副刊不會發表生活隨筆的文章;680個字符不符合該列所需的字數。
這樣的標題設置(包括“發件人”壹欄的設置)至少會讓編輯大致判斷出妳投稿文章的類型和內容。如果符合增刊欄目的要求,妳的稿件被打開閱讀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相反,編輯的郵箱投稿經常收到這樣的標題:
提交
三篇散文
投稿報紙的補充
由令狐沖提供
“投稿,請編輯老師指正”
如果有足夠的來源,可以直接刪除這些投稿。
6.說說欄目的風格。
稿件的質量取決於妳的作文水平,這嚴格來說不在“投稿技巧”的範圍內郵件的標題,那是技術問題,知道怎麽寫就好了。此外,作者必須研究專欄的風格。
在給報紙副刊投稿之前,最好先找壹份報紙,或者打開報紙副刊的網絡版,也就是說,壹定要看到樣文,多看幾期,然後總結出這個欄目的風格和傾向。
很多作者的電腦裏都會有壹些類似於“投稿信息”的信息。除了報名、副刊名、編輯郵箱等元素,我建議作者壹定要在妳的資料裏抄壹些樣題。壹般可以通過例子來判斷欄目項的風格。比如《父親的煙袋》可能是壹篇生活隨筆,有親情,有感悟;科長別出心裁的策劃,可能是街頭筆記,諷刺幽默;《故鄉的煙》可能是壹部抒情散文。
在妳打算給壹家報紙投稿之前,妳可以自己判斷妳的文章是否符合本專欄的風格。如果相差太遠,就不要投了。有時候副刊的編輯郵箱會收到評論和發言。壹旦作者的編輯記住了他們,即使妳以後提交了符合副刊風格的稿件,他也不壹定會看。
7.我預測不到欄目風格怎麽辦?
有些作者有某報的副刊編輯郵箱,但該報沒有網絡版,無法預測欄目的風格和要求。這種情況可以當作“傳統補”,發表生活隨筆、感受親情的文章概率會大壹些,字數不要超過800字。另外,還有壹些行業報紙,可能會有“行業人寫”或者“寫行業事”的要求,稿件內容可以適當依托。
8.編輯如何看待壹稿多投?
這是壹個復雜的問題。有些報社高層會要求副刊稿件不要和其他報紙壹起復稿,所以編輯在壹稿多投的問題上會非常嚴格,總編輯會設置自動回復來解釋這個要求。
更多的報紙副刊默許了不止壹篇稿件。有編輯在自動回復中要求“不允許同城多個”。更多的報紙根本不要求這樣。其實很多報紙壹千字才三四十塊錢,不應該要求他們這麽做。
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壹稿不投就可以了。
禁止壹稿多投,尤其是稿費高的大報,遵守規則就好。當然,妳也可以經常拿出他們發表的壹些文章,在網上搜索壹下,看看這個要求是不是很嚇人。此外,還要區分他們的要求是“僅發表”還是“請求首發”,這是不壹樣的。
同城多投是允許的底線。即使編輯不做這個要求,作者也要嚴格遵守。如果壹個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會有好幾個報紙副刊,第壹時間選擇把稿子給哪壹個是很重要的,所以要研究他們的欄目風格。
舊稿多扔也是個問題。為了防止妳的稿件被抄襲,有些編輯有采用意向後會在網上搜索。原來妳的稿子不是抄襲的,而是前段時間發表的,編輯會不高興。
9.簽名的三個要素
姓名、郵政編碼和郵寄地址。這三個,絕對不能少。如果妳的郵件“發件人”已經設置好,郵件標題的體裁、文章標題、字數都寫清楚了,那麽就可以按照固定的格式添加郵件正文了。
參考格式如下:
第壹行:文章的標題(居中)
第二行:簽名(居中,可以是筆名)
第三行:正文的開頭
最後壹行:郵政編碼+具體郵寄地址+投稿人真實姓名(這三項寫在壹起,不分開,方便編輯歸檔)
以上是投稿報紙副刊的註意要點。以下是壹些細節。
10,壹次提交多少篇?
以前為了節省郵費,只要不超重就可以多投稿。現在電子化辦公,幾秒鐘就可以發壹封郵件,所以最好是壹個壹個發稿子。
11,稿件時間間隔
要根據副刊的出版周期和作者寫的文章數量來決定。壹周投稿壹篇,壹周壹兩版就夠了,因為編輯不可能總是用壹個人的稿子,出現“重復”的作者、讀者、領導都不會滿意;如果是那種“日補”欄目,可以考慮更密集的。但是不管多密,壹天絕對不能超過壹篇。投稿太多會讓編輯“記住妳”。
12,關於“車間”
有些作者,不知出於什麽原因,會把自己的署名地址寫成“某某(作者姓名)某省市縣某街道某作坊”。我就納悶了,妳家門前真的有這樣掛著的牌子嗎?
13.妳想要收據嗎?
嗯,好像意義不大。有些編輯的電腦很舊,很難打開郵箱。如果妳要收據,可能需要幾秒鐘。
14,要樣品報告嗎?
在稿件的後面,有作者懇求編輯“如果文章發表,希望能寄樣報收藏”。應該說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報社在刊登作者文章時,除了稿費外,還要給壹份樣報。問題是很多報紙規定不給作者樣本。妳對編輯有什麽看法?壹個可能的後果是,這份手稿沒有存在的必要。
15,信紙和字體大小
有些寫手會用顏色好看的文具,應該說沒有負面意義,只要不影響閱讀就行,但談不上什麽正面意義。字號,三四號都行。大壹點沒關系。不要太小。現在常用的網站有幾個。妳只需要粘貼發送文章,字體大小剛剛好。
16,配件
盡量不用,編輯不會打開(自動回復中個別編輯要求的附件除外)。有的作者郵件正文壹個字都不寫,內容和簽名都在附件裏。最大的結果就是,即使妳的信被打開,也會被直接刪除。如果怕亂碼,可以在信報箱的正常內容上加個附件。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文字真的是亂碼,編輯會耐心打開附件嗎?除了選秀。
17,抄送和密件抄送
有些作者在投稿不止壹篇時,會直接在“收件人”、“抄送”、“密件抄送”中嵌入多個地址。編輯打開信,會看到大量其他報紙編輯的郵箱。這感覺很不好。就算編輯明明知道妳的稿子不能只給我,也不要這麽明顯。筆者可以嘗試多弄幾個郵箱來發信,看看是不是這樣。
18,軟件提交
現在有些作者在用壹些商業網站的投稿軟件投稿,會大大節省投稿時間。這個編輯不在乎提倡還是反對。畢竟軟件只是壹個工具。只要妳的稿件符合以上要求,無論是壹封封寄還是壹次性寄(不要讓收件人看到壹堆地址)都是可以的。
19,稿件代理
以前有人做過,現在很少了。編輯壹般不喜歡這種投稿,給處理增加了很多麻煩。
20.身份證號,電話號碼,銀行卡號。
投稿有必要寫身份證號和電話嗎?有些報紙要求作者在投稿時寫上身份證號,但大多數報紙沒有。到郵局拿稿費的時候肯定會用身份證號。為什麽我給別人匯款需要身份證號?編輯很少使用電話號碼。個人認為,這兩樣東西並不是投稿簽名的必備要素。同理,現在大部分報社都是通過郵局匯款給稿費,所以除非有要求,否則銀行卡號是多余的。
21,是否註明“專項投資”
除非真的投票,否則最好不要寫;就算真的投了,似乎也沒必要陳述。如果不是編輯在組稿時明確要求,做這樣的說明就有點多余了。如果寫出來,編輯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麽壹個福建作者要給吉林當地的小報投稿?
22.要不要給作者加個簡介?
有些作者會在稿件末尾加壹段自我介紹,比如我是什麽作協會員,發表了多少作品,發表了多少文集等等。壹些作者會發壹篇800字的文章,然後是300字的介紹。應該說,這不是作者提交簽名的必要要素。如果需要選擇這樣壹個作者的作品和壹個普通農村中學教師的作品,編輯很可能會選擇後者。很簡單。妳手腕這麽大,發不發這篇文章都不會在意。對於壹個農村中學老師來說,可能就不壹樣了。
23.好好利用郵件的簽名文件。
如果作者壹定要寫下電話號碼,身份證號,銀行卡號,自我介紹等。,他可以把它放在電子郵件的簽名文件中。如果編輯需要,他會檢查的。郵政編碼、地址和姓名仍然應該放在文本中。
24.壹個郵寄地址就夠了。
有些作者在署名時會留下兩個甚至幾個地址。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這讓編輯很困惑。稿費寄到哪裏?其實妳只需要留下壹個郵寄地址,給妳發稿費的那個。
25,學生在校的地址。
有些同學投稿的時候會告訴編輯自己平時的住址在哪裏,假期的住址在哪裏。這個很麻煩,因為編輯部有專人送稿費,周期還比較長。這種情況下,作者最好想個穩妥的辦法,比如用家庭住址,如果稿費能拿出來的話;用壹個學校的地址,但是半年前離校前不要投稿。目前的匯款和取款周期是兩個月,壹般學校放假不會超過兩個月,應該影響不大。簡而言之,盡量使用地址。
26.妳能把手稿轉發給其他編輯嗎?
有的作者,寫了壹篇評論,卻不知道評論的郵箱,就把稿子寄給副刊,讓副刊編輯“交過來”。說實話,這不太合適。可能是編輯部編輯忙著刪稿吧。
27.簽名之間不應有間隔。
如果妳的名字是“令狐沖”,就寫成“令狐沖”而不是“令狐沖”。無論是標題下的簽名,還是簽名地址上的簽名,都不能有空隙。否則會給編輯以後建立通訊錄和搜索帶來麻煩。如果稿件需要間隔署名,編輯會處理。
28.不要亂推薦稿件。
大部分增刊只刊登原創稿件,只接受免費投稿,不接受“摘要”,所以推薦稿件只能刪除。尤其是自己寫稿子的作者,妳要慎重推薦別人的稿子,否則可能會影響自己稿子的通過。
29、筆名問題
目前壹半以上的作者作品都是實名的,還有壹部分作者用的是固定的筆名。少數作者有幾個筆名,少數作者有無數個筆名。壹篇稿子幾乎用壹個筆名。這樣的簽名在編輯眼中的效果是不壹樣的,尤其是筆名經常變化,編輯在使用稿件時會更加謹慎。
提交郵箱
藝林:
推薦稿件:Yilin 010 @ VIP . 163 . com原文:YilinYC @ vip.163.com
座右銘:
原文/首譯:shayan1982 @ 126.com
推薦或查詢:shayan143 @ 126.com
祝妳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