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讀四季詩700字:孟曼品最美的唐詩

讀四季詩700字:孟曼品最美的唐詩

四季詩隨想:孟曼品最美的唐詩

很多人能當場背幾首唐詩,隨口就來,但如果妳從頭到尾詳細講解壹首詩,恐怕很多人都不壹定能解釋清楚。相信這種情況很常見。畢竟我們只是背誦了唐詩的內容,並沒有深入理解或研究詩歌的內涵。我就是這樣壹個只會背幾首詩的人,卻不知道它的具體含義,也不懂唐詩的美。我只是覺得唐詩朗朗上口,背起來很好聽,甚至我只是追求數量上的積累。

看了《四季詩:孟曼品最美的唐詩》後,我才知道,以前對唐詩的理解太膚淺了,甚至很多地方都是誤解。以前在學校或者書上學過唐詩,當時真的不想了解太多,只是想背,然後背完就不太了解了。通讀了孟漫寫的四季詩,真的明白了很多。

比如說到元宵節,也就是現在我們的元宵節,孟漫先生以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為例,其中“火樹銀花合,星橋鎖”,寫元宵之夜長安的絢爛景色,盛唐的吉祥景象躍然紙上,最後兩句“暗塵隨馬,明月壹壹來。”“凡妓皆梅子,凡歌皆梅子”寫出了上元節的關鍵習俗,即青年男女在情種時,男的騎著駿馬來回馳騁,女的化著桃李般的濃妝,都釋放著個人魅力去尋找意中人。這種活動在平常的夜晚根本不存在,但在今晚舉國歡慶的日子,大家都沈浸在這種和諧的歡樂中。最後壹句“吳金忍不住徹夜不眠,玉漏不相沖”,形容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而稍縱即逝的。雖然那晚金武威不需要宵禁,但時間的玉漏已經提醒了狂歡中的人們,天已經晚了,必須早點回家。筆者認為古代的上元節才是真正的情人節,因為從上面可以看出,這個晚上男女是真的互相吸引,而像今天的情人節七夕,實際上並不是古代的情人節。七夕,也被稱為喬奇節,正好是女兒節。為什麽是女兒節?有詩為證,如杜牧《七夕》,“秋光以銀燭畫寒屏,小扇對螢火飄動。白天的夜晚涼爽如水,所以坐下來看矮牽牛織女星吧。這是壹個住在宮裏的宮女。七夕之夜,她雖身在富貴宮,卻要獨自“用小扇放飛螢火蟲”,最後坐在夜色中涼如水的“日令”上,只需“看牽牛織女星”。對於壹個渴望愛情的女人來說,這是壹個悲傷的景象。當然還有唐詩《乞巧》“七夕望今夜青天,牽著牛郎織女過江橋。家家看秋月,穿紅綾幾萬塊。“有首詩肯定描寫了女人望月乞巧的現象,沒有男人參加。

孟漫老師對唐詩了如指掌,她通常可以用壹個字壹句來形容壹個詩意美妙的大坤,俗話說“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她能從容不迫地用壹首詩中許多不同的詩句來解釋詩中這句話的含義,而且如數家珍,引經據典,恰如其分,非常貼切,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望塵莫及。由此可見作者對古詩詞的深厚造詣和超強理解,以及深厚的詩詞儲備水平。

通過孟漫老師的解讀,我們不僅對這些流傳千古的佳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隨著唐人的歲月和生活與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每個節氣,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美麗的詩句。只要用心去觀察和體驗,生活可以是壹首詩,壹幅畫,壹幅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