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內容分析
2.學習者分析(學生)
3.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分析
6.教學評價設計
每個鏈接的內容:
(1)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
它是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最終達到的壹個目標。
它是教學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教學設計中,壹般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的設計
中學歷史教學有許多方法可供選擇。
教師在備課時應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設計,其實就是確定教學方法的應用:用什麽內容,用什麽方法。
選擇的依據包括五個方面,具體內容參考第二講中的相關內容。
註意,壹節課往往不止壹種教學方法,設計方法時最好具體到每個小標題或知識點。
(比如洋務運動的課,可以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觀點進行論證,也可以通過對比圖表來呈現觀點;洋務企業可以用圖表法;洋務企業的特點可以說明或討論;評價可以討論)
(3)教具的設計
歷史教具是歷史教學的必要輔助手段,包括實物教具、圖形教具和多媒體教具。
實物教具,如小黑板、壹些歷史實物的模型或樣品等有利於教學的具體物品;圖片教具主要是壹些歷史圖片和地圖;多媒體教具是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設施。
備課時要仔細考慮可以選擇的輔助教學的教具,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4)黑板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效果。
如何設計板書將在下壹節介紹。
(5)教學理念的設計
教學思路的設計是教師對如何教學和推進既定教學內容的整體思考,重點是教學過程的推進順序。
壹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時間。
教師的活動主要包括:講解、提問、演示教具、板書等。學生活動主要包括:閱讀、回答問題(時間靈活)、討論和練習。
應該計劃好這些活動應該在什麽時候進行以及進行多長時間。
②分配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時間。
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的時間安排壹般為:組織教學1分鐘,引入新課3分鐘左右,講授新課30-35分鐘,總結3-5分鐘;靈活處理任務。
教學要按照這個時間表來進行。
③設計每個知識點的時間;
④設計佛教之間的過渡。
教學思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使整個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成為壹個有機整體。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總體規劃,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推進的前提。
所以備課的時候要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