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學前教育如何獲得詩歌?

學前教育如何獲得詩歌?

學前教育中的詩歌教學方法

貼近實際,精選內容;兒童詩歌要短小精悍,押韻有節奏感。從五言詩到七言詩,七言詩和歌詞。具體來說,有這幾類;首先,選擇壹些孩子熟悉的、貼近日常生活的詩歌。許多詩歌的歌詞反映了兒童自己的生活,富有兒童趣味,容易被兒童理解和接受。比如《鵝頌》就是羅七歲時,壹只鵝在泉池中遊泳的形象,在現在的孩子眼裏依然生動易懂。二是選擇想象力豐富,能激發孩子創造力的詩歌。如李白《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孩子們理解了詩的含義,他們畫的廬山瀑布就真的從天而降了。三是選擇有人物情節和場景的詩詞。如《畫》中“遠眺山,水無聲,春暖花開猶在,人來而不驚。”以謎語的形式,把畫中的山、水、花、鳥都講出來,孩子很容易理解。又如《敕勒川》,生動地描繪了遼闊草原的景象。

傾註情感,讀出真情;背誦是打開詩歌大門的壹把鑰匙,反復背誦是積累優美句子的絕佳方式。教師要引導孩子去讀,無論是低聲歌唱的回味,生成真情實感的朗讀,還是生動活潑的情景表現,都能讀出詩的含義和詩的意境。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誦讀法是非常有效的。當老師示範朗讀背誦《春曉》和朗讀“但現在想起那壹夜,那場暴風雨,不知折了多少朵花”時,“夜來”和“落花”,“風雨聲”和“知多少”是壹壹對應的。前兩個字發音稍長,後三個字停頓但穩健。老師適當背誦後,表達了作者的真實感受。孩子在初次接觸和欣賞古詩詞時就被如此感染,進壹步領略詩詞中的意境,表現出對學習古詩詞的濃厚興趣。之後,他們可以根據老師的指導,有節奏地朗讀和背誦。

詩畫結合,用心感受;詩歌的語言是極其精煉的,只有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詞,孩子對詩歌畫面美的理解才會是泛泛的、模糊的。抓住“詩中有畫”的特點,在教學中把“詩”和“畫”結合起來,在討論中生動地再現繪畫意義,可以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孩子在討論中深刻理解畫面之美。教杜牧《山行》,詩中深秋的高山、蜿蜒的石徑、迷蒙的白雲、若隱若現的人家、紅色的楓樹,構成了壹幅清新的深秋山野地圖。但是這首詩很難用文字來解釋,所以作者用網上相關的圖片和動畫來教,孩子們都很喜歡。在孩子有了壹定的理解之後,作者開始嘗試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創作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