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寫這首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歌頌春天,寫春遊。而是從理學的角度來講壹個深刻的道理。
詩中第壹句提到的“泗水”,是在山東省中部,春秋時期孔子講學傳道的地方,死後葬於此。南宋時,北方領土被金人占領,朱從未北上。在泗水“尋香”自然是不可能了。這裏的“泗水”指的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尋香”是指探索聖人之道。泗水尋香,就是去孔子那裏尋找真理,這是詩的主題。詩的最後兩句,意在啟迪和引導人們認識到,壹旦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被大家廣泛普及和接受,獲得新的認識,就會體會到“學道”的樂趣,從而給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蓬勃的生機和嶄新的氣象,發生巨大的變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全詩采用比興手法,以景論事,以事說理。不是抽象的推理,而是具有哲學的韻味和意趣,所以這首詩既有自然的審美意趣,又有哲學的審美高度。正如後人評價朱的詩,“因為他先在腦子裏裝了很多道理,然後再找詩人的話來襯托,這不是壹個樣子嘛。”換句話說,朱用真正的詩性語言表達了他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