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迄今為止說服人們去讀詩的最有說服力的理由,也是對詩最好的辯護,勝過哲學家的教導“詩永遠是人生的寬廣之師”,雖然這樣的忠告在廣告上有點功利。
聽了這樣有偏見的建議,有些人可能會想抱怨小說、散文等文體。但是,詩歌壹直是公認的語言藝術和文學的最高形式,這是壹些散文小說家無法否認的。例如,作為小說家的毛姆承認詩人的藝術比小說家的高貴,即詩歌高於小說。
詩歌總是和靈感、想象、神秘不可言說的境界,甚至真理聯系在壹起。詩歌是壹切藝術之母,是壹切知識的源泉。藝術中稱之為藝術,詩人總是容易占據天才的美名。所以如果真的想培養高雅的文學品位,不妨認真考慮壹下詩人的勸導。
散文最有可能成為詩歌不幸的參照物,成為詩人鄙視的對象,雖然詩人往往喜歡把寫散文當成壹件有能力的事情。所以有的詩人會自負地用左手寫散文取悅大眾,用右手寫詩取悅自己,有的詩人寫散文會自稱“左撇子繆斯”。喜歡讀散文的讀者當然不需要沮喪——那不壹定證明妳沒有好的文學品位。布羅德斯基告訴讀者,如果妳在讀完詩歌後還能繼續讀散文,說明散文作家的語言具有獨立的力量和優雅,也意味著閱讀對妳來說已經成為壹種不可抗拒的愛好。自負會使詩人變得不誠實。壹個詩人優秀的散文,和他優秀的詩歌壹樣,也是由“右撇子繆斯”寫出來的。
小說也不能幸免於詩人的批判和批評,小說松散的敘事結構是詩人無法忍受的。布羅斯基直言不諱地說,讀者讀的詩越多,就越難容忍冗長。毛姆引用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話說,《堂吉訶德》是壹本只需要瀏覽壹遍的書,可能是因為它的內容太復雜,無法仔細閱讀。毛姆承認,很少有小說能讓人感興趣地從頭到尾讀完。
這些話可以啟發不喜歡或者沒有耐心看小說的讀者。如果有什麽世界名著不能讓妳產生閱讀興趣,妳也不必責怪自己缺乏文學細胞,這也許恰恰證明了妳有很好的文學興趣。
多讀詩有助於我們培養良好的文學品味,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文學品味會變得越來越挑剔,我們會變得越來越難懂,或者說越來越會騙人。讀者的口味越挑剔,那些被抄襲的美文、雞湯勾兌的雞精、“適合朋友轉發的有深度的好文章”就越難充斥網絡的文化空間,“口水詩”、用分鍵打出的“分詩”、數學排列組合成的“排列詩”、各種假冒偽劣的詩歌就越難融入文字的江湖。
但是,即使詩人的勸導有說服力,但願意加入讀詩行列以培養良好文學品位的讀者畢竟是少數,所以詩人不妨更加自負和“功利”,幹脆讓自己讀詩的說服力從文學領域跨界到更廣闊的領域:讀詩是培養良好精神品位的壹種方式。
讀詩是在人生的海洋上建構人生羅盤的壹種方式,也是在命運的荒原上引領詩意人生的壹種方式。
只要構建了人生指南針,就是詩意的心,它創造了生命的意義,讓生命詩意化,讓生命“詩意地活著”。詩意的心是最高的精神品位,詩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詩意的心讓我們與世界、與生活有了審美的距離,讓生活變得美好,讓平凡綻放美麗,讓平淡滋生神奇,讓我們在煙火中變得不平凡,讓我們走進窗外喧囂的生活,追著愛的身影穿過大街小巷。
詩意的心讓我們獲得壹種直達彼岸的力量,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意義,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真理之光,讓我們窺見那神秘樂園的秘密;詩意的心,讓瞬間的美好永恒,讓精神掙脫物欲的束縛,飛向自由和無限。讓我們在街上的喧囂中聆聽繆斯的琴聲,在高樓林立中聆聽夜鶯的歌唱。
詩意的心靈讓我們獲得拒絕庸俗和醜陋的力量。有了詩意的心靈,我們就會光明磊落,就會異於世俗,就會有優雅的“精神面貌”;詩意的心給了我們道德的約束力,讓我們不屑於政治的操縱,讓我們愛惜名譽如愛惜羽毛,讓我們仰望星空,俯視內在的道德法則。
詩意的心靈是對抗命運的武器。有了詩意的心靈,生命即使在命運的枷鎖中,也會在人生的舞臺上翩翩起舞。即使我被命運誤導,被生活欺騙,即使我失去了曾經擁有的壹切,仍然留有壹顆詩意的心去摘月亮,做壹首詩;即使命運的驚濤駭浪弄斷船舷拋向岸邊,仍有壹顆詩意的心坐看雲起,感受潮汐;即使被命運的繩索緊緊束縛,被困在圍城裏,妳依然有壹顆詩意的心;即使被命運放逐,我也有壹顆如故鄉般詩意的心。
讀詩是培養良好的文學品位和良好的精神品位的壹種方式。我不禁在想,讀詩是否也是培養良好科學品味的必要條件。我願意用“科學味道”來表達科學人在邏輯演繹推理能力之外需要培養的感情和能力,比如靈感和創造力、聯想能力、審美能力等。
如果說真理的形式是美的,那麽,擔負著探索宇宙終極奧秘重任的科學家,需要有壹顆“詩意的心”去感受真理的美,需要有直達彼岸的直覺和感知能力。
如果像斯蒂芬·霍金宣稱的那樣,“哲學已死”,只有科學才能承擔探索宇宙奧秘的神聖使命,那麽科學的舞臺仍然需要詩意的舞蹈,科學的想象需要詩意的滋潤,以防止科學理論假說淪為純數理邏輯的冰冷演繹,沒有詩意觀察的科學假說只是傳播思想的野草,結不出思想之花。
比如很受科幻作家歡迎的平行宇宙假說,就像是網絡遊戲中虛擬世界的翻版。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裏,沒有人的意誌的位置。我們的世界似乎被冰冷的數學和物理定律所支配,而不考慮人的意誌,但我們的世界是壹個被人的意誌所支配的世界。是人的意誌讓我們生活的世界開出了文明的花朵,讓這個荒誕的世界在存在主義者眼中有了意義,創造了壹個基於人的意誌的精神世界和審美世界。
在平行宇宙假說中,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各種邏輯版本荒謬地同時存在,生命和命運在無數個平行世界中被數學地組合和演繹。在這個世界無法實現的願望,在另壹個平行世界變成了現實。這個世界的缺點必須在另壹個平行世界中得到完善,這聽起來更像是精神安慰或宗教信仰的良藥。同樣的,這個世界的美好也會在另壹個世界被殘酷的摧毀,這個世界的天使也會在另壹個世界隕落。那樣的話,宗教就不再單獨享有地獄的版權,但平行宇宙中有很多地獄般的世界,是任何宗教都無法想象創造出來的。
壹個沒有人類意誌的世界,沒有詩歌和想象飛翔的空間。這樣的世界將是多麽荒謬的存在,存在主義者將會痛恨。
雪萊高調宣稱,詩人是不被承認的世界立法者。詩歌確立了壹切世間規律的最高標準,使我們能夠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生活,創造壹個詩意的世界,使詩歌的規律成為主宰這個世界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