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散曲是壹種沒有表現內容的新的詩歌形式。

散曲是壹種沒有表現內容的新的詩歌形式。

答案如下:

散曲是壹種沒有表現內容的新的詩歌形式,散曲與詞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A.不同的句型

B.不同的旋律

C.不同的內容

D.不同的主題

答案分析AB

詳細介紹

散曲是中國古代文學體裁之壹,興盛於元代,與唐詩、宋詞是同壹時代的文學。又稱“樂府”或“現代樂府”。從宋詞的俗化,用當時北方流行的音樂曲調作曲。它是壹種源於民間新聲的中國音樂文學,是當時雅俗共賞的新詩風。

散曲的體系主要包括詩、集數和跨曲等幾種。後來隨著散曲的正規化和人口減少,失去了個性鮮明的市井文化的新鮮血液,變得和宋詞幾乎壹樣,繼而衰落,未能像唐詩宋詞那樣繁榮延續。

散曲的名稱最早見於文獻,是明初朱由敦寫的《成齋樂府》。但本書中提到的散曲僅指該詩,不包括套數。明中葉以後,散曲的範圍逐漸擴大,包括集數。

到20世紀初,在吳梅、任訥等作曲家的壹系列作品問世後,散曲作為壹個完整的文體概念才最終確定下來。散曲的出現與詞的出現非常相似,都源於中國民間歌謠。

可以說散曲的興起和詞的衰落幾乎是同時的。散曲是廣義的詩。散曲沒有樂章,平淡無奇,只用於清唱劇,包括套曲和詩。

套曲由幾個曲調組成,如關漢卿的《壹花不活老》,包含四個曲調。詩以壹首樂曲為獨立單位,如關漢卿的《四件玉·情》。這首詩以壹首樂曲為限,如果兩三首組合成壹個單元,則稱為壹首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