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宗教在人的心靈中起到了凈化的作用,使人對宇宙和生命感到神秘和美好,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生物表現出體貼和憐憫,那麽詩歌就取代了宗教的作用。詩歌的藝術是為壹個完整的社會的宏偉儀式和莊嚴禮儀而創造的,詩歌體現了人類崇高光榮的觀念。總之,詩歌藝術的本質是精神的、靈魂的、靈性的,體現了人的壹切品質的本質。詩歌藝術的這些特點,都與技術、技術、物質無關。
“寫詩軟件”熱衷於將文學完全技術化,為的是大規模炮制壹些“文學人才”。如果妳認為用了“寫詩軟件”就能很快成為詩人,掌握詩歌藝術創作的“三昧”,那就類似於做夢,自欺欺人。顯然,文學的技術部分對於文學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
“寫詩軟件”代表了壹種技術文化的力量。這種技術對詩歌的壓制和擠壓,大概會把我們的創造力和精神活動降低到技術層面。作為詩歌藝術基礎的人類創造性人格和精神動力正面臨著被這種技術文化摧毀的危險。我們有很多失去自我和失去對象的方式,而詩歌在這種技術化下的逐漸變質可能就是結果。
“寫詩軟件”的出現給傳統詩壇帶來了沖擊,文學界紛紛指責其“非常荒誕”、“胡說八道”、“傷害藝術”,認為“這是壹種快餐式的文學創作,是文化浮躁的表現”。壹位以律師身份出現的網友甚至列舉了“寫詩軟件”中的各種模板,稱其套用了徐誌摩、海子、顧城、席慕蓉、汪國真、趙麗華等人的詩詞,指出其已構成侵權,“將面臨法律瓶頸”。
有專家表示,無論現代詩歌還是古代詩歌,詩歌本身都有壹種內在的情感流動,這是人類心靈內部的映射。通過這樣的“寫詩軟件”由材料碎片組成的東西是不會有這種流動的。再者,軟件產生詩歌的機制與人腦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人類思維過程的再現,不可能產生真正的詩歌。
在“人人談寫詩”的論壇上,網友們也激烈爭論,這個工具可以讓集體實現寫詩的願望,褒貶不壹。反對者說,詩歌是內心的體驗和感受,程序化的文字拼湊和拙劣的模仿完全違背了詩歌的本質。寫詩軟件寫出來的作品和表演,是對藝術的壹種傷害,會毀掉詩歌。壹位詩歌寫作軟件的支持者寫道:“如果壹個以簡單的文本替換技術起家的自動詩歌寫作軟件能傷害到這種所謂的藝術,這種藝術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那就讓我們把它傷害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