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奧登(威斯坦·休·奧登,1907-1973)是公認的現代著名詩人,是繼艾略特之後最重要的英國詩人,也是著名的同性戀者。
1968年,W.H .奧登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奧登1907年出生於英國,1946年成為美國公民。他充分利用了英美的歷史傳統,作品的內涵更深更廣。奧頓曾經出現在冰島的傳說中,奧頓的寫作技巧,尤其是詩歌寫作技巧深受北歐各大詩歌流派的影響,被公認為是繼艾略特和著名同性戀者之後最重要的英國詩人。46歲開始愛上18歲的詩人切斯特·卡爾曼。奧登於1973年在維也納突發心臟病去世。
奧登是現代英國詩歌中最著名的詩人。他在牛津大學學習,後來住在美國。奧登的詩歌受到霍普金斯(G. M. Hopkins)、艾略特(T. S. Eliot)、歐文(W. Owen)和托爾金(J.R.R.Tolkien)的影響,而他自己的思想則受到馬克思、弗洛伊德和柯克加德(19世紀第壹位丹麥哲學家)的影響。).奧登認為,資本主義統治下的西方文化正在退化,而人民卻被機器搞得疲憊不堪,滿目瘡痍。關於詩歌,奧登曾經說過:詩歌必須是宣傳才能存在。奧登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意象豐富新穎,但這也是令譯者頭疼的問題,因為這種好處在翻譯中很難表現出來。除了寫詩,奧登還與c·伊舍伍德合作了兩種詩劇:《F-6的上升》和《皮下的狗》。
在英國動蕩的30年代,他攜手劉易斯(塞西爾·戴·劉易斯,1904-1972)、麥克尼斯(路易斯·麥克尼斯,1907-1963)、斯彭德(斯蒂芬·斯彭德,65438)。奧登不僅是壹位多產的作家:詩歌、散文、戲劇、評論皆精,成就斐然;而且,他竭力開拓壹個全新的人生領域,四處奔波,四處踐踏,因此個人信仰反復變化:從早期皈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到後來轉向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最後轉向基督教神學。不僅如此,還有。奧登在抗日戰爭時期隨克裏斯多福·伊舍伍(1904-1986)訪問了危難中的中國,隨後在中國發表了二十七首十四行詩,對當時的中國作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英裔美國詩人,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壹,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遊歷中國,與同伴小說家克裏斯托弗·伊什伍德合著《戰地劇本》。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題目:我翻譯名詩。
不斷更新,請註意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