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克拉索夫詩歌中的民歌基調在他的代表作《誰能在俄羅斯過上好日子》中有著清晰的體現。長詩的題目、結構、童話般的開頭都與民間說唱文學密切相關。壹首長詩的情節很像壹個尋找人類命運、幸福和真理的童話。長詩以通常的童話開始:
哪壹年哪壹月——請計算壹下,哪裏哪裏——讓妳猜,但說在壹條路上,七個莊稼漢碰到了壹起...
像民間童話裏壹樣,長詩裏的七個主角爭吵不休。然後,在會說話的神奇小鳥的幫助下,他們和好了,決定壹起尋找幸福。就這樣,真理追尋者在俄羅斯漫遊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七個莊稼漢追尋的想象中的幸福人的自述,構成了長詩的內容。為了加強長詩開頭的印象,涅克拉索夫還使用了民歌中常用的重復手法。七位主角每次遇到新的角色,都會重復他們從哪裏來,為什麽爭吵,心裏在想什麽。
長詩的語言蘊含著濃郁的民間氣息。詩人摒棄了貴族作家壹貫推崇的“高雅”的詩性語言,大膽地用農民的口語寫詩,大量吸收民間俗語、俚語、諺語、謎語,充分展示了大眾語言的豐富性、生動性、機智性和詩性。
它飛在妳的前面——像壹只鷹,它飛在妳的後面——像壹只烏鴉,它飛在妳的前面——但是它飛在妳的後面——它不能被拉下來...
“它”在這裏的意思是“災難”。農民常年生活在恐懼中,不可能說天災人禍會突然飛來。農民從正月初壹逃到十五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命運了。“災”本來是壹個抽象的概念,詩人卻用民歌生動的比喻使之具體化、感性化,深刻地揭示了農民的苦難。
這首長詩的格律也有鮮明的民歌特色。俄羅斯民歌的音樂性體現在重音和輕音的排列組合所形成的各種節奏(音步),其中最有特色的音步是“強調輕”。涅克拉索夫對民歌進行了提煉,在其長詩中采用了空白詩的形式,以及三音抑揚格與“輕重”結尾相結合的基本格律,每隔幾行又有壹行以重音結尾。這種格律不僅適合說唱,也有利於抒情和諷刺。其間偶爾穿插頭韻、腰韻、腳韻、對稱、雙聲部等音樂手法。長詩中包含的許多歌謠和敘事小詩都是格律詩,格律豐富多彩。涅克拉索夫創造性地運用了民歌,在形式上獨樹壹幟。(甘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