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葉嘉瑩《初唐詩人的陳子昂》的思考

關於葉嘉瑩《初唐詩人的陳子昂》的思考

我們知道,中國的詩歌本來就是古體的,詩人在創作的時候並沒有受到嚴格氣質的限制,而只是壹種自然的感覺。但在齊梁之際,有人開始對文字進行反思,註意到了“平、上、曲、入”四聲,於是出現了“四聲八病”說。從此,中國詩歌逐漸向格律方向發展,到了初唐,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格律詩。

?在五言詩之外,初唐又形成了壹種新的形式,即七言古詩。初唐四傑中,以陸的《長安古意》最為著名。這首詩押韻多次,對偶性也很有講究。但正是因為在氣質形成的初期,詩人對其運用並不熟練,容易在雙重性、扁平性等諸多方面受到束縛,所以註重詩歌的形式。

?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提到陳子昂。當初,在唐代現代詩歌發展過於偏重形式的情況下,陳子昂提出了復古的主張。他主張效法《建安》作者和正史時代。總的來說,靜安的詩風關註時事,有寄托。在官方時代,阮籍和嵇康是最著名的詩人。雖然他們的詩表面上寫的都是眼前的風景,但內心卻有著深刻的寄托,這對陳子昂影響很大。

?我們說陳子昂崇尚復古,但是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完全復古,因為歷史的車輪是永遠不會回頭的,那麽他去哪裏了呢?自然是他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寫詩的時候,要寫出真正讓妳感受到的感受,而不是把精神完全放在平乃至對偶上。既然陳子昂提倡復古,李太白也提倡復古。正是由於初唐律詩作家對詩歌形式的探索和發展,才出現了盛唐杜甫、晚唐李商隱這些大詩人。

?接下來,讓我們來認識壹下陳子昂。陳子昂,本名於波,生於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子洲(葉思生)。武侯初當政時,受到《大周頌》中武侯的重視,被封官。陳子昂在壹個遠離首都的偏僻地方,有壹個很好的家庭。小時候被父母慣壞了,跟紈絝子弟壹樣。長大後,偶然來到四川的壹個鄉鎮學校坐了壹會兒,被別人古詩詞中的真情流露所感動。從此我努力學習,改掉了愛笑貪玩的作風。他的才華也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被要求做正確的事,那就是壹個負責訓誡國家政治的缺點和疏漏的監察室。

?再來說說他的文學創作。賈玲先生形容為“努力糾正當時浮華的弊端,雖不能完全刪妻,但大多樸實豁達。”他力圖糾正當時浮華的文風,文章多借古文;在詩歌創作方面,他推崇“雅”、“比興”、“韓偉體”,“感遇”詩38首,代表了他在實踐中的成就。陳子昂有自己的觀點,並能付諸實踐。這些詩都是用古風寫的,都有壹種對比感和寄托感。他或惋惜自己的人生經歷,或諷刺國家大事的失敗,慷慨悲憤地寫作,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力量。下面我們來欣賞壹下陳子昂的詩《感覺》——《蘭若生春夏》:

蘭若生於春夏,繁盛於。

妳獨自在森林裏,朱有紫色的莖。

天色已晚,秋風生。

20歲的時候,中國已經被撼動了,方毅也沒有什麽成就。

?“蘭若生在春夏,他在何青青。”這裏的“蘭”是蘭花,“若”是杜若。兩者都屬於香草,是壹種芳香美麗的植物。作者用香草來代表美好的生活、才華和理想,早在楚辭中就出現了。他說,蘭語和杜若這兩種香草生長在春季和夏季之間。春天是生命發芽的季節。蘭若春天發芽長葉,夏天長得非常茂盛。“犍為”是指草木茂盛,“和”是指文字優美,“青青”是指草木茂盛。他說,看看杜若的那些蘭花谷,它們在春天和夏天之間長得多茂盛啊!

?“寂寞空林色”這句話的句法相當簡潔復雜。“空林”是指既有蘭花又有杜若的空山森林。怎麽能算空呢?既然說是森林,自然會有大樹,會有植物鳥獸,當然不是空的。所以所謂“空無壹物,無人也叫”,沒有人來往的山林是壹片寂寥的山林,所以是空寂的山林。遊渡是壹個很好的解釋。空無壹人的森林已經很久沒有人到達了,所以這裏自然很安靜。“有度”是安靜,“獨”是孤獨。然後“朱有紫莖”,“朱”是紅色的,“朱”本來是指植物茂盛下垂的花和葉。到目前為止,作者是在假裝花的美麗。

?第五句,開始有了轉折:“日已晚,秋風生。”葉嘉瑩先生評論說,我們說壹首詩好,關鍵在於它能傳達壹種情感生活,也能使讀者受到相應的感動。這首詩真正傳達的是,寫到第四句的時候達到了壹個高峰,然後突然就倒下了——“天色已晚”,是“秋風生”。“日進晚出”只意味著壹天的過去,“秋風生”則意味著壹年的結束。“卷風”是風吹的方式。如前所述,蘭若生長在春夏之間。春夏壹過,秋風吹來。就這樣,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人生很快就到了暮年。

?最後兩句:“年已過,香何以成?”我覺得這兩句話讓這首詩達到了壹個最悲哀的地步。“年”是青春的壹年。壹整年有多少美麗的花?最後,壹切都不了了之。詩人想表達的是“如何競爭”:妳完成了什麽?在空曠的山林中長大,妳的美麗資質有沒有被別人欣賞過?妳演過什麽角色?不,妳白開了,白謝了。

?在這首詩的結尾,我可以清楚地知道這首詩想表達什麽。這是壹個才華橫溢卻人生價值白白落空的男人意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