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亞裏士多德的思想

亞裏士多德的思想

亞裏士多德首先是壹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放棄了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獨立於實物而存在。亞裏士多德認為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事物組成的,它們的形式和材料是和諧的。“物”是事物的物質,“形”是萬物的個體特征。就像有壹只雞長著翅膀飛來飛去,這只雞的“形態”就是會拍動翅膀,會咕咕叫,會下蛋。雞死了,“形式”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雞的材質。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正知識的來源。亞裏士多德認為知識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壹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亞裏士多德和柏拉圖壹樣,認為理性的方案和目的是所有自然過程的指導原則。但亞裏士多德對因果關系的看法比柏拉圖豐富,因為他接受了古希臘對這個問題的壹些看法。他指出有四個主要原因。第壹個是物質原因,即構成壹個物體的主要物質。二是形態因素,即賦予主體物質的設計圖案和形態。三是動力原因,即實現這種設計所提供的機制和功能。第四是目的,即設計對象的目的。例如,陶工的粘土為陶器提供了物質原因,而陶器的設計風格是其形式原因,陶工的輪子和手是動機原因,陶器的預期用途是目的原因。亞裏士多德本人看中了物體的形式原因和目的原因,他認為形式原因包含在壹切自然物體和功能中。起初,這些形式上的原因是潛在的,但壹旦壹個物體或生物發展起來,這些形式上的原因就顯露出來了。最後,當壹個物體或有機體達到完成階段時,其成品被用來實現最初的設計目的,即服務於目的。他還認為,在具體的事物中,沒有物質就沒有形式,沒有形式就沒有物質。物質與形式相結合的過程就是將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這壹理論顯示了自發辯證法的思想。亞裏士多德對哲學的最大貢獻在於建立了形式邏輯這門重要的分支學科。邏輯思維是亞裏士多德在諸多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支柱,這種思維方式貫穿於他的研究、統計和思考的始終。當然,他也犯過錯誤,但次數不多。

四因論——亞裏士多德認為自然界中存在著壹種“因”的關系。這個“因”的概念不同於現代的“因與果”的概念。“因”對應“為什麽”,不對應“結果”。即客觀原因、物質原因、動力原因和形式原因。“物因”表示由壹堆零件、構件、基礎或原材料組成的事物的存在形式,將物質的構成追溯到零件(元素、構件),然後形成壹個整體(系統、架構、混合、合成、復合或組合)。例如,構成大理石雕像的大理石等原材料就是材料因素。“形式因”能告訴我們壹個事物是由什麽樣的定義、形式、形態、本質、綜合、或原型構成的,解釋構成壹個事物的基本原理或規律,它只是整個事物的壹部分(壹整套因果關系)(宏觀結構)。例如,大理石雕像的草圖或設計是其形式原因。“有因”是指改變事物的動力和原因,研究“是什麽改變了什麽,是什麽引起了這種改變”,它包括事物之間的壹切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動力或被改變的事物的起源。例如,將大理石雕刻成雕像的藝術家就是驅動力。“終因”是指壹個事物存在或變化的原因,包括有目的的行動和活動。壹個事物的目的是它存在的原因,或者說它變化的原因。這也解釋了現代所謂的心理動機,包括意誌、需求、動機、理性、非理性、倫理,都是創造行為的源泉。例如,壹個完成的大理石雕像是藝術家的目的論。

天文學

亞裏士多德認為運行的天體是物質實體,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是由不同的物質組成的。地球上的物質由水、氣、火、土四種元素組成,天體由第五種元素“以太”組成。

物理學

亞裏士多德反對原子論;不承認有真空;他還認為,物體只有在外力的推動下才會運動,外力壹停,運動也就停止了;還認為自由落體的物體下落速度比輕的物體快(這個結論後來被伽利略推翻)!1.地上世界由土、水、氣、火四種元素組成。每個元素代表四個基本特征(幹、濕、冷、熱)中的兩個的組合。土壤=幹燥+寒冷;水=濕+冷;氣體=濕+熱;火=幹+熱。2.在物理學的力學方面,亞裏士多德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最常被提及的是他的錯誤。亞裏士多德的假設是“每壹個運動的物體都必須由壹個推動者推動——這是基於日常經驗。”如果妳看到有東西在動,妳就會尋找推動它的東西(比如我們的手和身體)。當沒有東西推動它的時候,它就會停止運動,壹個壹個的推動,無法無限追溯。“必須有第壹推動者”。中世紀基督教說“第壹推動者”指的是上帝,並將亞裏士多德的理論與基督教教義相結合。這種結合使亞裏士多德的理論成為權威理論,直到牛頓之手才建立起正確的力學理論。此外,亞裏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會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直到16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從比薩斜塔上扔下兩個不同重量的球,這壹錯誤觀點才被推翻。還有亞裏士多德的觀點,認為白色是壹種純凈的光,我們平時看到的所有顏色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不純的。這個結論壹直被堅信到17世紀。為了驗證壹個觀點,牛頓在太陽下放了壹個棱鏡,陽光穿過棱鏡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生物

他對500多種不同的植物和動物進行了分類,對至少50種動物進行了解剖學研究,指出鯨魚是胎生的,還調查了雞胚的發育過程。

在達爾文之前,沒有人比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對我們理解生物世界的貢獻更大。他的生物學知識廣博,知識來源廣泛。他年輕時是壹名醫生的學徒,後來在萊斯博斯島生活了三年,花了大量時間研究海洋生物。幾乎生物學歷史的所有方面都要從亞裏士多德開始。他是第壹個對生物學進行分類的人,並為此撰寫了專門的著作(如動物分類、動物繁殖等。).他最早發現了比較法的啟蒙意義,自然被視為比較法的創始人。他也是第壹個詳細描述多種動物生活史的人。他寫了第壹本關於生殖生物學和生活史的書。他特別關註生物多樣性現象以及動物和植物之間差異的重要性。雖然他沒有提出正式的分類,但是他按照壹定的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他對無脊椎動物的分類比林奈2000年以後的分類更合理。生理上,他多采用傳統觀點,所以並不優秀。與他的前任相比,他是壹個堅定的經驗主義者。他的推論總是基於他過去的觀察。他在《動物生成論》(De generatione animalium 760b28)壹文中明確提出,從感官獲得的信息(知識)是第壹位的,這超過了理性思維所能提供的信息。在這方面,他與經院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完全不同,後者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單靠推理來推斷。亞裏士多德的顯著特點是考察原因。他不滿足於只問“怎麽樣”的問題,還要問“為什麽”的問題,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為什麽生物體會從受精卵發育成完整的成體?生物界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目的性的活動和行為?他清楚地明白,僅僅構成身體的原材料並不具備發展成復雜生物的能力。壹定有額外的東西,他稱之為eidos。與柏拉圖的定義完全不同,亞裏士多德的eidos是程序目的原則。在他心目中,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和現代生物學家的基因程序所表達的意思是壹模壹樣的。與柏拉圖相反,柏拉圖認為存在壹種外力來解釋自然的秩序,尤其是其趨向復雜和實現目標,而亞裏士多德認為自然事物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行動的,壹切自然現象都是行動過程或過程的表現。因為任何過程都有目的,他認為對目的的研究是對自然研究的主要部分。所以對於亞裏士多德來說,所有的結構和生物活動都有其生物學意義,或者像我們現在說的,都有其適應意義。亞裏士多德的主要目的之壹就是解釋這些含義。亞裏士多德的“為什麽”問題在生物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為什麽?”這是進化生物學家在研究中提出的最重要的問題。關於世界的起源和本質,有四種觀點:(1)短暫的靜止世界(猶太教和基督教創造的世界);(2)持續時間無限的靜止世界(亞裏士多德的世界觀);(3)循環變化世界,高峰期和衰退期交替;(4)不斷進化的世界(拉馬克,達爾文的觀點)。亞裏士多德認為世界基本上是完美的,這排除了進化論的觀點。亞裏士多德的先進思想是近幾十年才得到充分肯定的。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他變得聲名狼藉有幾個原因。壹個原因是托馬斯認為他是他們的權威哲學家。後來經院哲學被抹黑,亞裏士多德自然也跟著學。另壹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十六和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期間,幾乎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物理科學上。因為亞裏士多德發展了著名的生物學哲學,不幸認為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可以壹視同仁,所以人們把他的生物學思想引用到物理學和宇宙學中。這造成了悲劇性的後果,正如培根、笛卡爾和許多其他學者在16、17和18世紀反復指責的那樣。考慮到亞裏士多德的大部分研究是如此優秀和富有創造性,很難理解這些學者對他進行各種各樣的批評和嘲諷。隨著生物科學從物理科學中解放出來,近代對亞裏士多德重要性的重新評價也有所增加。只有當我們現在充分理解生物有機體的雙重性時,我們才意識到生長、發育和功能的設計藍圖——遺傳程序相當於亞裏士多德假定的形成性原則。數百年來,哲學界和物理界對壹些像亞裏士多德這樣的博物學家的觀點充耳不聞,他們認為,要想從蛙卵形成蛙,從卵形成雞,必須有比物理定律更多的東西(邁爾,1976)。這不需要任何精靈和惡魔,它需要的只是承認復雜的生物系統是具有三十多億年歷史的基因程序的產物。總的來說,無非是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遵守同壹規律這種荒謬的說法,能引起消耗不必要能量的爭論。沒有跡象表明這種知識已經傳播到大多數哲學家那裏,但是生物學家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壹點。亞裏士多德之後,希臘的三個生物學傳統繼續流行。博物學,尤其是對植物的描述和分類,在TheophrastusS和Dioscorides的著作中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而普林尼(公元23-79年)對動物學感興趣,是壹位百科全書式的編輯。生物醫學傳統在蓋倫(131 ~ 200)達到頂峰,其影響壹直持續到19世紀。在亞裏士多德之後的哲學界,出現了伊壁鳩魯主義和斯多葛主義的分野。伊壁鳩魯(公元前342-271)和他的學派以德謨克利特的觀點為基礎,認為壹切都是由不變的原子組成的,這些原子不斷旋轉,並隨機地相互碰撞。伊壁鳩魯對生物和非生物世界做出了深思熟慮的唯物主義解釋,認為壹切都是通過自然原因發生的。在現場,生命是無生命物質運動的結果。生命的行為取決於正確配置的原子是如何組裝的。他的解釋很現代。盧克萊修(公元前99-55年)是他的追隨者之壹,是壹個不妥協的原子唯物主義者。兩人都反對亞裏士多德的目的論思想。盧克萊修針對設計的概念提出了壹個理由充分的論點。此外,他還發表了壹些論點,這些論點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被反復提及。然而,他在批判某些原子論者時,卻竭力為亞裏士多德辯護。這些原子論者認為獅子和橡樹可以通過水和火的偶然相互作用而產生。蓋倫在這方面同意他的觀點。伊壁鳩魯主義的論證主要針對斯多葛派,斯多葛派支持泛神論(多神教),認為世界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而設計和創造的。按照他們的看法,哲學的目的是認識和理解世界的秩序,後來的自然神學起源於斯多葛派。斯多葛學派不承認機會是世界的因素之壹;認為壹切都是有目的性和確定性的。他們是嚴格的人類中心主義者,強調有智慧的人類和受本能驅使的動物的區別(Pohlenz,1948)。從盧克萊修和蓋倫到文藝復興,生物學中沒有真正有意義的事態。據我所知,阿拉伯人並沒有對生物學做出重要貢獻,即使有兩位對生物學極感興趣的著名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980-1037)和阿伯羅斯(Ibn Rosh,1120-1198)。但是,西方世界是通過阿拉伯人的翻譯重新認識亞裏士多德的,這可能是阿拉伯人對生物學史的最大貢獻,其他貢獻則更為間接。希臘人是偉大的思想家,但他們不重視實驗。(Regenbogen,1931).相反,阿拉伯人是偉大的實驗者,他們甚至可以說為後來興起的實驗科學奠定了基礎。然而,通往這壹最終目標的旅程極其曲折,冶金是最重要的中間站。

邏輯和數學

亞裏士多德認為分析或邏輯是所有科學的工具。他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他試圖將思維形式與存在聯系起來,並根據客觀現實闡明邏輯的範疇。亞裏士多德將他的發現應用於科學理論。作為壹個例子,他選擇了數學,尤其是幾何這門學科,因為幾何已經從早期泰勒斯想對土地勘測的經驗規律給出合理解釋的實驗階段,轉變到了後期有了比較完整的演繹形式。但是,邏輯的三段論對實驗科學真的沒用。因為實驗科學的目標是發現,而不是來自公認前提的形式證明。基於元素不能再劃分為更簡單的物體的前提,需要在1890中提出壹個正確的已知元素列表,但是到1920,如果再用這個前提,所有的放射性元素都會被排除。既然前提變了,“元素”這個詞的含義也變了。但是,這個事實並不能證明三段論沒有用,也不能得出現代物理學是錯誤的結論。幸運的是,現代實驗者不再擔心邏輯形式,但是希臘和中世紀的科學界在亞裏士多德的權威下,用演繹法說很多錯誤的權威是絕對正確的,用欺騙性的邏輯形式做出很多錯誤的推論。

教育

亞裏士多德認為理性發展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主張國家應該教育奴隸主的子女。使他們的身體、美德和智慧和諧發展。在教學方法上,亞裏士多德重視實踐和練習的作用。比如在音樂教學中,他經常安排孩子上臺表演,體驗現場,掌握技術,提高水平。在師生關系上,亞裏斯多德沒有盲目聽從導師而只追隨諾諾,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敢於思考,堅持真理,敢於挑戰。他“吾愛吾師,尤愛真理”的品格,激勵他將柏拉圖所建立的教學理論推向更高的層次。亞裏士多德的教學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論、認識論和他對兒童身心發展的考察的基礎上。他把人的靈魂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非理性的靈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覺和欲望,另壹部分是理性的靈魂,其功能是思考、理解和認知。他認為,在人類的認知過程中,靈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覺和思考。靈魂借助感覺器官感知外界事物,被感知的事物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從而承認感覺在認知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他認為感覺在這裏只起誘導作用,真理和知識只有通過理性思考才能獲得。所以亞裏士多德的教學目的是發展靈魂更高部分的理性。亞裏士多德為他的哲學學校開設了壹門百科全書式的課程。他主張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同時期各有側重。幼兒期以身體發育(運動)為主;青春期以音樂教育為核心,德智體美為主要內容;高年級學生要學習語法、修辭、詩歌、文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科目。但無論如何,重點應該是開發學生的智力。他特別強調音樂在培養孩子綜合素養方面的作用。認為音樂有娛樂、陶冶性情、陶冶理性三大功能。它可以緩解疲勞,陶冶心靈,塑造性格,激蕩靈魂,進而通過冥想進入理性高尚的道德境界。在體育課上,他不贊成老師只讓學生有苛刻甚至痛苦的訓練,應該教“簡單體操”和“輕武術”,著眼於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

政治

《政治學》是古希臘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著作。這本書寫於公元前326年。中文版由吳、吳旭初根據英國人B. Jowett的英文版(修訂版1921)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34年出版。1965年8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吳壽鵬的譯本。該書在對100多個城邦的政治制度進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在人是天然政治動物的前提下,系統論述了什麽是對公民最好的國家。全書***8卷103章,按內容可分為4部分。(1)卷1和卷3討論了城邦和政體的基本理論。認為城邦是壹種至上而廣泛的社會團體,追求最高最廣的善的事業。人類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通過家庭和村莊組成城邦。根據其目的和最高主權執行者的數量,政權可分為兩類:正宗和非正常。前者是君主,貴族,* * *三種,後者是暴君,寡頭,平民。(2)第二卷駁斥了廢除私有財產和家庭的觀點,評論了當時的各種政治制度。(3)第4、5、6卷論述了平民、寡頭、* * *等政治制度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形式、變化原因和預防措施,提出* * *和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政治制度是最穩定的政治制度。(4)第7卷和第8卷討論了理想城邦的道德、人口、領土、民族和教育問題。《政治學》被公認為西方傳統政治學的開山之作。它所建立的制度和壹系列政治觀點對西方政治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法律科學

亞裏士多德有句名言,法治應該有兩層含義:既定的法律被普遍遵守,所有人遵守的法律本身應該是制定完善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