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客家婦女的特征和特點

客家婦女的特征和特點

1.謚號儒仁

據《石窟壹簽》記載,在粵東客家地區,“女子墓碑不分庶民之家,壹律寫成‘儒人’”。這個起源,民間傳說從宋末就有了。宋滌民放棄靖南,逃到粵東客家山區,在那裏被元軍追殺。碰巧壹群拾柴的婦女肩膀被扯掉走過。疑是救兵,元軍倉惶撤退。為了感謝車夫的幫助,宋帝特意給了客家婦女“孩子”。從此代代相傳。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客家婦女在歷史上的地位。

客家婦女死後都被稱為“孩子”,是宋末帝賜的。因為當時的抗元戰爭,客家女性也和客家男性壹起承擔了“參戰保家”的使命。這個故事的記錄彼此大相徑庭。曾子遊先生說:“文天祥從周振回到南方,在全州遊歷,回到江西,在那裏開始了他的事業。我經漳州去梅的時候,路過大埔的三合壩。只有十幾個隨從被元兵追。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壹群上山拾柴的女客。文壹行都是客人,於是用客家話呼救。婦女們手持竿子陣列來擊退追趕者。起初,他們號召沿途誌願軍收復梅州,發動第二次勤王師。子嗣奏準端宗,封梅州、大埔等地的客女為子。至今為止,女人的墓碑還是有人寫的。”鄒海濱先生(魯)在他的《追憶似水年華》中說:“據說宋帝在那壹天?他們被元兵追趕,正乘車返回河邊,但元兵、和他的隨從都拋棄了宋帝?逃跑。就在危急關頭,壹隊適合上山的客家柴女路過,個個肩上扛著竹竿,手裏拿著鐮刀,突然走了出來。元兵疑有援兵,忽退。宋滌?所以得救歡喜就是船上的壹切都是為了給客人和婦女送禮,允許客家婦女死後叫孩子。”邱念泰先生(馮佳)在自傳《淩海微表》中有詳細描述:“宋皇帝流亡廣東?,經常躲避元兵的突襲。壹天,他正乘船返回河邊,希望找到壹個更安全的地方居住。不料,袁兵在後面追趕,他的家人和追隨者倉皇而逃,留下了宋帝。壹個人被困在孤舟中,即將落入敵人手中,內心充滿了仿徨和失望。危急關頭,恰好有壹群客家柴女路過河邊。他們都手裏提著鐮刀,肩上扛著竹簽,大家大步走著(按:客串的女人經常幹活,都是小腳)。從後面看,懷疑援軍到達了宋的房間,於是就撤退了。宋帝?所以他得救了。為了感謝這壹隊柴女的救命之恩,他當即指著船上的禦用器皿作為禮物送給客家婦女,並特別授權她們死後稱為儒人(宋代縣令的封號為房人、和平人、儒人;明清時規定七品封為小兒。這個故事雖然在正史上沒有什麽可考的,但在廣東的客居地卻廣為流傳。農村長輩說起這個故事,更是互相誇贊,認為這個客家女人很榮幸。”英文《中國郵報》,電話:1973“相傳,古時候,北方的蒙古人準備入侵中國本部,但漢人還未會師,蒙古人卻神秘撤退了。好奇的漢獻帝想知道為什麽,探子報告入侵者看到幾組客家婦女上山拾柴。人數眾多,相當整齊,黝黑結實,每個人肩上都扛著壹根類似長矛的棍子。蒙古人誤以為是女兵。他們的女人那麽強壯,訓練有素,他們的男人肯定更厲害。於是入侵者匆忙撤退。漢高祖非常高興,從那時起,客家婦女被稱為“儒婦”(學者的妻子),這是授予宮廷官員妻子的頭銜。此後,客家婦女壹直自稱“儒者”。65438年10月7日,第二屆世界客家大會在臺北召開的時候,這個傳奇故事也發表了。翻譯如下:

2.天足天雄

客家婦女的另壹個特點是不纏足。清代以前,婦女纏足是普遍現象,但在客家地區,即使是富裕家庭也很少見。纏足通常被認為是婚姻的障礙。原因如下:壹是出門遠行不方便;二是妨礙了山野的工作。因為特殊需要,在客家人眼裏,女人的能力比外表更重要。所以有的地方幹脆把媳婦叫做“薪臼”,意思是壹定要會砍柴種稻。

客家婦女不纏足的記載在文史書籍中屢見不鮮。比如《清人鈔俗》中說,客家婦女“體魄強健,運動自如,不纏足,無化妝插花之人”。客家女子不纏足,以“天足”為美,甘願“大腳”。如果有幾個纏足的人,壹輩子都不會結婚,成為“老阿姨”。隨著腳的解放和靈活操作,客家地方壹直很少有堅守閨房的仕女,卻有很多“以鐵男耕”的健康女性,這也是其獨有的民俗特色。

客家婦女除了不纏足,也不綁胸,也有利於衛生健康。黃遵憲先生非常欣賞客家婦女的這種習俗。他曾引用壹位外國傳教士的話:“西方人束腰,中國人裹腳。只有廣州(嘉應府)的人沒有這種弊端,天下女子壹點遺憾也沒有。”韓女士說:“客家婦女不纏足不紮胸,不為孩子雇奶媽,也不做妓女。.....客家婦女普遍強壯高大,缺乏美貌的好名聲.....即使解放了胸和腳,也解放了舌頭。這些生活的要求被驕傲的傳統所熱愛和延續。客家姑娘雖不迷人,卻因其節儉、勤勞、生活清廉、口才生動而為人稱道。他們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孩子,蔑視炫耀的美,必要時像男人壹樣戰鬥。”

正是因為客家婦女不纏足,不束胸,所以身材很壯實。雖然生活艱苦,但她們的臉色紅潤黝黑,身體飽滿,可以像男人壹樣參加各種勞動和戰鬥。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到梅縣時,寫下了壹句名句:“壹個健康的女人和鐵人壹起犁地,晚上唱歌慶祝豐收。”

3.酷帽子和銀發夾

在贛南、粵東、粵西等地,仍可見到客家婦女戴著壹種獨特別致的帽子,俗稱涼帽。它是用竹片或稻草編織而成的。這種涼帽的頂部用布縫制,有的還繡有梅花等裝飾圖案。在邊緣周圍,有五英寸均勻折疊的布,有黑色、藍色、白色和彩色。年輕的未婚少女還在吊布兩端織著兩條五顏六色的緞帶,讓人壹看就知道這姑娘沒有婆家。因為這種帽子特別能遮擋陽光,掛布隨身飄動擺動,引來壹陣長風,涼爽宜人,所以客家人習慣稱之為“涼帽”。相傳自西晉末“五朵野花”和唐末黃巢“叛亂”以來,中原漢人紛紛南遷,來到江西、福建乃至廣東的荒無人煙的山區,改變了男耕女織的習俗,北方婦女很少露臉。她們和男人壹樣,對抗惡劣的環境,開荒種地。而女性暴露在大眾面前,敗壞習慣的守舊意識,促使客家先民在帽子上做文章,想出了在男性戴的帽子上加壹塊黑布,成為女性的帽子,用來遮臉。後來大家都覺得不方便,就把遮著的布脫下來,縫在帽子邊上掛著。後來我幹脆把前面掛著的部分剪掉了。粵東、惠陽、粵西的老年客家婦女,至今仍喜歡戴“涼帽”,周圍掛著淡黑紗。

在粵東,年長的客家婦女在腦後紮成壹個發髻,還插著壹個銀簪。此銀簪長約10 cm,中間窄,兩端稍大,末端尖。它由銀或白金制成,並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它的作用是正常情況下不抱發髻,在極其緊急的環境下也可以作為武器給予致命壹擊。至於銀簪的來歷,傳說是明末日本海賊勾結中國東南沿海的士紳、奸商、海賊,在東南沿海奸淫擄掠。他們經常在午夜襲擊房屋,搶劫財物,強奸婦女。為了自衛,婦女們開始隨身攜帶壹些又短又尖的鐵器,在突然遭到日本人襲擊時進行自衛。後來,為了方便隱蔽地攜帶,壹些婦女精心制作了這種小鐵器,並將其放在腦後紮成發髻。既能擋發髻,又能當武器,所以很受女性歡迎。每個人都制作和佩戴它,它已經逐漸成為壹個不可或缺的裝飾品。不過當時的簪子是鐵的或者銅的,後來是白金屬的。後來很多福建客家先民南遷,定居粵東。因此,婦女用銀簪紮頭發的習俗代代相傳,壹直延續至今。客家婦女獨特的服飾還體現在獨特的出租車蘭林和圍裙。

此外,客家婦女還有許多獨特的生活習俗。比如分娩時有坐月子喝姜酒的習慣。再如,在客家地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壹種在其他地方很少見的奇怪現象,那就是女性在池塘、小溪或河流中洗衣服時,通常會卷起褲腿,腳朝岸邊站在水中;而不是像其他地方壹樣蹲在岸邊洗衣服。這也是歷史遷徙傳統中客家人留下的獨特習慣。因為客家先民為了躲避戰亂和戰爭,長期過著遷徙的生活,往往剛到壹個新的地方,並沒有原地踏步。追兵來了,立刻行動。或者到了新居,大部分都是荒山野嶺,經常要防備野獸和當地原住民的襲擊。所以連女人都養成了隨時隨地高度戒備的習慣。面對銀行站在水裏洗衣服,以防突然襲擊,迅速采取應急措施。據說,今天臺灣宋旻浩的客家婦女仍然保留著這種傳統的洗衣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