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詩三百”,是指孔子修訂的先秦《詩經》約305首。在這些記錄先秦時期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約有七篇與木匠有關。讓我們壹起來學習:
1.切割棕褐色
《詩經》中有壹首古詩《伐檀》,專門描寫古人在山上砍伐樹木,用河水搬運,制成車皮和日用品。可以說是最早記錄的木文字。原文如下:
“侃侃伐譚,幹之河。河水清澈,碧波蕩漾。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不獵不獵,胡占爾朝廷有郡縣嗎?他是君子,他不是吃素的!
侃侃是蔓延和蔓延,它被放置在河邊。這條河清澈筆直。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不獵不獵,胡瞻的朝廷有專門的郡縣嗎?他是個紳士,而且他不是吃素的!
侃侃轉動方向盤,河流就此形成。這條河清澈而陡峭。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不獵不獵,胡占爾庭有郡鶉嗎?他是壹個紳士,但他不平凡!"
開場詞“侃侃”是壹個擬聲詞,代表伐木的聲音。全詩通過反復吟誦來表達伐木工人的心情,其中有“當親手砍伐的檀香樹運到河邊,面對微波蕩漾的清水”的激動,也有日夜勞作帶來的不平之嘆。
2.記錄
除了“砍檀香”,還有壹種“伐木”,有另壹種含義: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從山谷轉移到樹上。讓它歌唱,並請求它友好的聲音。
我喜歡鳥,但是我仍然想要朋友。妳是伊拉克人,妳不想要朋友?上帝傾聽它,最終它是和平的。
伐木徐旭,抽煙喝酒很好喝!已經有胖的了,這樣可以加快爸爸們的速度。舒服不如來。
掃壹掃灰塵,給我八個建議。既有肥馬加速大叔們。沒來是我的錯。
伐木在大阪做,抽煙有成果。妳有修行,但妳的兄弟們都在遠方。人失德,心滿意足。
有酒給我,但沒有酒給我。侃侃為我打鼓,蹲下,為我跳舞。我有空,就喝這個。"
全詩的意思是:擊鼓伐木之聲與鳥鳴相呼應;鳥兒歌唱,是因為它們追求知音。難道我們伐木工不看重友情和親情嗎?天上的神啊,請傾聽我們的心聲,賜予我們和平與安寧。我們早點結束工作,壹起喝壹杯吧。
3.這座山有壹個支點
同樣,說到伐木,《詩經》中也有“山有樞”的詩句,也表達了自古以來家具生產的情節。原文是這樣的:
“山有支點,嵇有榆樹。妳有壹件外套和壹件下外套。沒有盒子就不要穿。妳有車有馬,沒有車就不能騎。不幸壹去不復返,他人自得其樂。
山上有天堂之樹,菩提樹在低處。妳有壹個院子和壹棟房子。不要噴水清洗。妳家有鼓有鼓,不打不打。不幸壹旦過去,其他人就會振作起來。
山坡上有漆樹,低窪地有榛樹。妳有酒和美食。妳怎麽能在幾天內學會壹種樂器。用它來尋找快樂,用它壹段時間。壹旦妳死了,其他人會很自豪地進入妳的房間。"
山上有“樞和榆”,意為“榆”;有“椽椽”,指香椿;都是指樹,比如“漆栗”,都是指漆樹等等。
4.瓦科
自古以來,家具的制作就和婚禮結合在壹起。《詩經·瓦科》寫道:
“伐柯如何?無斧可砍。妳怎麽娶那個妻子?沒有媒人,沒有婚姻。
剁把兒,剁把兒,這規矩近了。要滿足女生的臉,擺桌子擺吃的喝的。"
上面寫著“怎麽砍斧頭的柄?沒有斧子是砍不了的。怎麽娶那個老婆?沒有媒人就不能結婚。剁斧柄,剁斧柄,此規則已近。要見姑娘,擺餐具,擺酒席。”詩意美極了,有壹種酸甜苦辣的愛。
5.“公園”
除了這些民間行為和習俗,工匠還要參加國家的兩件大事,壹是祭祀,二是戰爭。《詩經》描述了木匠伐木和準備祭祀的工作:
“鵬鵬嫖,工資。周王很有風度,他的朝臣都圍著他。
周王很有氣度,朝臣都贊他。他手裏拿著帝國護國公,衣冠楚楚,打扮得漂漂亮亮,這個國家的國王庫尼奧是壹個聰明英俊的人。
隨著涇河的聲音,船被打破了,人們正在用他們的槳劃槳。紂王起兵遠征,六軍並駕齊驅。
寬廣的銀河無邊無際,光芒高照。我是天庭諸王之王,培養全世界的人才。
想起好木材刻花,如金如玉的好品質。勤奮,我的國王,統治著這個國家。"
樹,樸樹,很茂盛,木頭要砍下來做祭神的器皿。紂王寬宏大量,滿清文武百官手持各種祭祀用具,簇擁而至。犧牲之後,紂王將帶領我們出征!用上好木材的人,精心琢磨,雕琢出各種花紋,像精美的金玉壹樣閃閃發光。這些都是獻給紂王的,歌頌他的勤政愛民。
6.易皇帝
《詩經》中,易皇帝詳細記載了木匠參加的戰爭和君主的婚禮:“若作屏風,則失之。”。如果妳把它弄平了,妳就可以把它倒進去了。開始的時候也是壹樣。抓什麽忙,就尷尬了。帝遷明德,路撥。天道合,秩序固。"
意思是我們去森林砍伐,清理雜樹,把躺在路邊的枯木處理掉。修剪山林,整理樹木,修剪叢叢灌木。感謝上蒼給我們送來了明德國君,帶領我們徹底打敗了殘戎部落。現在,上帝為他選擇了壹個賢惠賢惠的王後,這樣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穩定。
7.顏屋
《詩經·顏屋》中記載了木匠如何選材,如何精細加工祠堂的細節:
原文如下:“我在找壹座山,松柏丸。是破是動,是虔誠。有壹棵松樹,壹個過客有閑,睡在孔。”
我們要去爬那座景山的山頂,那裏松柏參天。我們要把它砍下來搬走,砍掉它的樹枝,刨掉樹皮,完善木材加工。長松樹要做成方椽,柱子要排成又粗又光滑的圓圈。這樣建造的祭祀廟,可以讓神靈安心。
可見,中國古典家具的形成歷史悠久,既有清新的勞動氛圍,也有強烈的民族意誌;不僅帶著人的強烈樂觀,更帶著世界的氣魄。這種精神在中國古典家具的傳承中壹脈相承,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工匠。
(未完待續)
~張載《揭秘紅木》第二章中國傳統文化對紅木的影響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