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何長青,44歲,黃宅區北八十塘村人。“寫對聯是我的愛好,自娛自樂而已。”至今已作出無數名聯的何長青,依然不愛拋頭露面,說寫對聯是為了好玩。
網絡上,劍談出門。
說起和對聯的結緣,何長青說完全是偶然。“2006年5月1日,我不小心點進了壹個聊天室。在聊天室裏,網友們正在欣賞對聯,這也引起了我的興趣。”何長青說。
此後,閑暇之余,何長青便默默閱讀《楹聯創作入門》等楹聯,並經常在中國楹聯論壇、中國蓮都論壇、國粹論壇等專業楹聯論壇學習。在勤學苦讀的過程中,他逐漸涉獵對聯,掌握了聯中用詞的鑲嵌、回文、疊字等修辭手法,逐漸萌發了創作對聯的沖動。
有壹次,何長青在網上看到黑龍江省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和黑龍江省禁毒協會聯合舉辦了壹次聯合招募活動,於是他試著加入了協會,沒想到中了二等獎,心裏樂開了花。
“網絡裏有很多對聯專家。心血來潮的時候大家會像古人壹樣進行對接,互相評價交流,讓人樂此不疲。”因為他的戲謔態度,何長卿灑脫不羈,詩歌進步神速。以後,他積極參加全國楹聯比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壹開始不知道古今四聲和對聯的規律,到現在對遣詞造句駕輕就熟,成了行家裏手。
“五水* * *治理”見證寫在對聯上
“挖河深,挖源引水;鐵上有痕,要懲前毖後。”去年,在全縣第四屆農民競賽詩歌會上,何長青的詩歌《五河* * *治》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壹等獎,壹舉成名。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濮陽河已經被汙染,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難以想象的是,‘五水* * *治理’後,老濮陽河又回來了,我們看到成群的魚在河裏歡快地遊著。”漫步濮陽河,只見水更綠,景色更美,令何長青激動不已,激動地寫道:“春風滿眼紫,花開十裏;明媚的陽光映著清波,千山艷陽綠。
寫對聯出了名,很多親戚朋友,還有壹些酒店、茶館的老板,都找何長青寫對聯。為了宣傳“大山大水”,促進鄉村旅遊發展,大飯鄉政府還邀請何長青為全鄉美景創作對聯、詩詞。
為了更好地觸景生情,寫出好作品,何長青特意去了黃陵古道、白巖山、天後棚村、朝天門等地賞景。看到朝天門地勢險峻,他寫了壹副對聯說:“跪拜群峰標界,壹躍沖天”;在品嘗了天後棚B&B的美味菜肴後,他高興地寫道:“沒有不誇的顧客,菜和野菜都是天然的;有朋自遠方來,古道溫潤淳樸。”看著遠處的竹棧道,樹木搖曳,靈感突然劃過他的心。“棧道漫漫,自今古,何以尋林下七賢?”清幽恬靜,籠中綠蔭。誰能還原風前五指琴?“這幅意境深遠、感情深厚的對聯是如此生動地浮動著...
十幾年了,我把我的愛都送給了對聯。何長青說,浦江的壹花壹草,跨過壹條河,常常畫出自己的思緒。在他眼裏,“每壹座山都是對的,遇水即通。”他會繼續努力寫好浦江的山河,為浦江的青山綠水寫壹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