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原文如下:
七律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是閑著。
五嶺蜿蜒,碧波蕩漾,
烏蒙雄偉,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的橫梁是冷的。
我更喜歡岷山的雪,
三軍過後,都笑了。
翻譯:
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在千山萬水中走過的艱難困苦,當做平常事;
武陵山脈是那樣的跌宕起伏,壹望無際,但在紅軍眼裏,就像是翻騰的小浪花;
烏蒙山壹樣高大雄偉,但在紅軍眼裏,它只是壹個在腳下滾動的泥球;
金沙江兩岸的懸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打著兩岸高聳的懸崖峭壁,給人壹種溫暖的感覺;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讓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讓紅軍高興的是千裏岷山,白雪皚皚。紅軍翻過了岷山,大家興高采烈,滿面春風。
贊賞: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七律長征是詩歌創作史上不朽的傑作。這首詩生動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熱情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第壹副對聯開門見山,歌頌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是全詩意境的結。
“五嶺興波,烏蒙服泥丸。”有壹副對聯是寫山的,但別稱“泥丸”。這也是講紅軍萬裏遠征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模仿事物的方法。
“金沙浪打雲崖暖,大渡橋寒。”有壹副對聯是關於水的,也是關於紅軍征服水的。紅軍強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我喜歡山中千裏雪,三軍過後我會大開眼界。”這是對第壹副對聯的回應。開頭說“不怕”,結尾說“更高興”,強化了主題,升華了詩的主旨。“更多的快樂”是從上面繼承來的,也是上面的情緒克制。
56個字,滿載著長征路上的千難萬險,飽含著中國* * *產黨的種種壯誌豪情。它是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是中國詩歌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這是革命和詩歌史上的裏程碑。長征是壹個如此偉大而復雜的話題,毛主席用短短的七步曲濃縮了它的景觀,包含了許多驚心動魄、曲折悲壯、悲壯的故事。詩人寫了長征的主題,如回憶秦娥婁山關,三首十六字詩,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這些詩都是關於壹個場景,壹個地方,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重點是側面。從標題可以看出,這首《長征》講的是長征的全過程和感受。詩人從前方走上壹步,用流暢的筆向四面八方書寫,景物向前變換。壹首八行七法的詩,走了二萬五千裏,呈現出壹個巨大的無所不包的主題。
背景:
1934 10中國工農紅軍為了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力量,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前七法是紅軍戰士過岷山後,長征結束前不久寫的。作為紅軍的領袖,毛澤東經受了無數次考驗。現在,黎明即將來臨,勝利在望,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定稿於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