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1
小學語文壹年級:歡樂節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兒歌歡樂節的歌詞。其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生動,旋律歡快活潑。多年來,它壹直是孩子們喜歡唱的歌曲之壹。詩歌和散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反映少先隊員慶祝節日時的快樂、幸福和自豪,表達他們長大後報效祖國的決心。全詩以“樂”為線,意境、成長、理想、情景的歡樂貫穿全詩,生動描繪了孩子們歡慶節日的歡樂心情和熱鬧景象。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a、本節課學習創造新詞,理解新詞的含義,用“修養”寫壹句話。
b正確理解“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更加美好,我們充滿希望”的含義。
2.技能目標:帶著感情讀課文,背課文。
3.情感目標:體驗少先隊員慶祝節日時的喜悅、幸福和自豪。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在這個世界上,有我們更美好,有我們更充滿希望”的含義。
第壹類
教學過程:
壹,播放歌曲激發興趣
1,玩歡樂節,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感受課文內容。
2.暴露話題,引導班級。
第二,自己讀課文
1,自主閱讀
2.獨立發現
a、看完課文妳知道了什麽?
b、看完課文還想知道什麽?
3.獨立感知
學生學習反饋:
第三,激發想象力,學習section 1。
1,創設情境,激發想象
春風和幸福,鳥兒歌唱,使人感到輕松、愉快和舒適,那麽我們
過節是什麽心情?
2.大聲朗讀快樂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聽壹聽,讀第1節。
5.讀名字,告訴我節日的快樂。
第四,學習第二節
1.通過學習1部分來談談1和2句。
這兩句話是不是和1段的話很像?妳為什麽說他們在祝賀我們?
給我們唱歌?
2.創設情境,學習第三句。
A.情況1:我們更漂亮。
我們去山裏春遊了。田野裏到處都是數百朵鮮花,蝴蝶在飛舞。當鮮紅的圍巾迎風飄揚,漂亮的衣服翩翩起舞,妳是什麽感受?
B.情況2:我們充滿希望。
春天是壹個美麗的季節,百花盛開,萬物生長。它象征著活力和繁榮,孩子們也充滿活力,每天都在進步。祖國賦予我們重任,所以我們滿懷希望。
3、情感閱讀,體驗情感。
五、自主經營
1,用自己的方式熟練記憶新單詞。
2.摘錄課文中反映少先隊員快樂心情的句子。
第二節課
教學過程:
第壹,開展競賽,激發興趣
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進行第壹、二節的朗誦比賽,可以是個人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組的形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結合實際談理想
1,自由閱讀第三節。
2.理解這首詩。
3.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思想,談談自己的理想。
4.讀第四節。
5.愉快地讀課文。
第三,引導背誦,升華感情
1.建議學生用他們最喜歡的方法背誦課文。
2.以朗誦表演、朗誦比賽或學唱歌等為例。,從而渲染歡樂的氣氛,升華情感。
3.壹邊聽歌壹邊想象畫面。
第四,課外拓展,指導寫作
1,簡介
剛才,孩子們壹邊欣賞歌曲,壹邊想象著活潑歡快的畫面。現在請妳結合歡樂周慶祝六壹的情景或文中的詩句,用妳的想象力寫壹篇作文。
2.學生獨立作業。
示例2
人教版壹年級下冊《歡樂的節日》教學設計。
特級教師武宏鈞
設計構思
新課程倡導“以閱讀為本,邊閱讀邊理解”的新理念。這個設計力求引導學生多讀書,多感悟,讓閱讀訓練和情感熏陶融為壹體。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識字,設置背誦比賽的情境,引導學生逐節背誦再逐章背誦,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讓學生逐漸體驗到背誦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對背誦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吹,願”等14新單詞。能寫六個字,比如“吹,地”。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仔細觀察,找到寫壹個好字的關鍵筆畫,能夠塗紅,獨立書寫。
4.聯系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有實現未來理想的願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伴奏帶、生詞卡、小黑板。
課時安排兩節課。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第壹類
課程目標:
1.體驗節日的快樂,用快樂的語氣大聲朗讀。
2.獨立閱讀生詞,正確書寫“吹”、“地”等生詞。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壹)板書:假期,壹起讀。
1.播放與課文內容相符的課件。
2.老師告訴我們:在歡樂的節日的歡快優美的歌聲中,壹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來到了花園裏跳繩。他們盡情地唱歌跳舞,鳥兒在他們面前飛翔,小溪在他們面前流淌。他們興高采烈,充滿活力。
他們為什麽這麽開心?他們在慶祝什麽節日?妳想知道嗎?我們去看看吧!
(板書:節日快樂)
4.壹起讀題目,討論:什麽是快樂的假期?
問:妳慶祝過哪些節日?妳如何度過這些節日?妳開心嗎?
②說“(什麽節日)是(怎麽)壹個節日”。
③壹起讀《節日快樂》。快樂,快樂的閱讀
[設計意圖]
創設場景,通過對話激發快樂情緒,喚醒表達欲望,為情感閱讀打好基礎。
第二,讀課文,感受感受
(壹)對文本的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兩遍。
要求:第壹遍讀對,第二遍體驗快樂的心情。
(二)圖文結合,理解文本
1.看圖,聽老老師講,在文中說說什麽讓妳開心。
2.分組學習和討論。
(1)分段朗讀,思考。“紅領巾”為什麽快樂?他們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想到了什麽?
(2)能否通過朗讀來表達《紅領巾》的快樂心情?
3.分組朗讀,看哪壹組讀得好。
評價標準:正確閱讀;閱讀流利;帶著情緒(快樂)閱讀。
(3)學習:哪些句子讓妳讀到了節日的快樂?
1.找壹句最能讓妳感到幸福的話,自己讀出來。
2.讀給同桌聽,讓同桌幫妳評價壹下。
3.按名字讀。
如果妳讀得不夠好,請向妳的同學求助。
如果妳讀得好,請帶妳的同學去讀。
(4)欣賞歌曲,觀看課件。
播放歌曲《節日快樂》,欣賞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課件。妳可以輕聲跟著唱,拍手或者表演。
(5)愉快地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閱讀,體驗語言的內心感受,引導學生“穿文入境”,用“心理視線”去理解語言,用“音樂語言”去釀造快樂的感情,讓學生受到感情的啟發,受到美的熏陶。
第三,自主探究,讀寫
獨立識字
1.分組自學新單詞。
告訴我妳知道哪些新單詞,妳是如何遇到它們的,妳打算如何記住它們。
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認識的單詞。
2.教師指導歸納識字方法。
根據偏旁,我們可以讀到:朱、祖都在“水”旁,都與祭祀有關。
分解構件識字率:何(賈+被)、郭(余)、余(和)、李(王+李)。
相似點更有文化:座——度。
積累單詞素養:希望和勇氣。
3.難念對的字:朱(舌)、祖(平舌)、興(鼻音)。
檢查讀寫能力
①使用生詞卡閱讀生詞。猜單詞卡遊戲。(學生閱讀新卡片,思考上面的文字,看是否與卡片背面的文字相同)。
2用新單詞認單詞。
每個生詞有2-3個單詞(應該沒有學生的單詞)。打亂順序,認名字。
(3)近形字識別和近音字識別。
吹-聽祝賀-成員碧桂園-按領域
祖諸經金風存金經
(二)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指導寫作,鞏固素養。指導學生寫字可以先仔細觀察,找到寫好這個字的關鍵筆畫,再看老老師的字跡,最後畫紅,獨立書寫。
比如“吹”字要認,要寫。可以采取以下教學步驟:範文寫作,學生觀察;發現交流和個別指導;出示字卡,空著就寫書;聽,默讀,默寫,檢查,練習寫作。
2.註意提示:
“吹”字要寫在“口”的旁邊,又高又小。
“地”字右邊的“也”要偏右,但不能寫得太長;豎著寫高點;豎鉤要加長,放鉤前,前面要向後翻。
“了”字畫在***5裏,第壹筆橫,第二筆豎,橫不在首位。
“師”字的第二筆是豎的,不是豎的,第三筆是橫的,不是橫的。
3.學生們臨時塗上紅筆,認真地寫著田字格的“吹、地、快、師”。老師檢查指導。
4.學習小組分析:在小組內交流評價意見和寫作心得。(1)寫作順序。②在田字格的地位。
5.展示壹些作業,和全班同學交流評價。
4.師生* * *帶評帶改。
5.同桌互相欣賞對方的書法,互相提意見。
[設計意圖]
識字的過程主要是在學完課文後,以自學和探究的形式進行。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可以大大增加意義記憶的內容,降低自學和探究的難度。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更有實際效果。
第四,課後作業
1.認真寫好“吹”“地”兩個字。
2.帶著感情把詩讀給同桌(老師或家長)聽。
第二節課
課程目標:
1.帶著感情背誦課文。
2.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首先,復習、檢查和介紹新課
1.掌握新單詞。用新單詞的名字讀單詞
2.按名稱分段朗讀課文。
3.質疑和提出困難的問題,並試圖引導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問題。
第二,讀感悟,體驗情感
1.看題目想壹想:什麽節日讓妳開心?
2.仔細閱讀前三節,體會“紅領巾”快樂的原因。
第壹節:樂於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因為老師帶他們去了花園和草地。輕讀:“鳥引路,風吹我們。”
第二節:樂於聽到美好的話語。因為花和小溪向它們點頭歌唱,說它們是祖國的希望。
第三節:感受生活的美好,為未來的理想而快樂。
3.看圖朗讀,想象“紅領巾”的快樂是什麽。
4.自由閱讀,感受“紅領巾”的快樂和幸福。
5.讀單元提示,體會自己生活的快樂,然後帶著感情讀課文。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仔細感受課文的含義,理解和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進而體會自己生活的快樂。
第三,指導方法和背誦課文
(1)選擇妳最喜歡的壹節來背誦。
1.會議結束後立即舉手。看看誰能背得又快又好。
2.反饋:盡量把背的慢的同學拉回來,攝像頭會給鼓勵。
選擇背面的步驟可以再做壹次。反饋的時候可以背給同桌聽,然後老師可以進行簡單的理解和熱情的鼓勵,再次調動背誦的積極性。
3.引導背誦課文。模式:
(1)老師提示重點單詞背誦。
第壹部分:鳥類...風...我們...
第二節:鮮花...流...他們...
第三部分:謝謝...我們...喜歡...等待...僅僅...
第四部分:唱歌和跳舞...
(2)看圖背誦。
(3)隨歌背誦。
(2)定期背誦
1.給學生壹定的時間(3-5分鐘)自由背誦。
指導:不擅長背誦的同學可以分段背誦;
記憶力強的同學可以壹起背好幾課。
2.反饋:①了解學生的背誦情況;
讓背得多的同學聽聽,讓他們告訴妳是怎麽記住的。
③引導:也可以記憶關鍵詞幫助背誦。
3.定期再背誦壹遍,時間以大部分同學能流利背誦為準。
4.反饋:全班站起來背課文,走到背不動的地方,自覺坐下。聽其他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
設置背誦梯度,增加背誦興趣。不同形式的背誦可以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降低背誦的難度。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積極評價來促進背誦能力差的學生的發展。
第四,吟詩升華內涵
1.同學們,老師帶給妳們的這份禮物太神奇了。不僅讀起來好聽,唱起來也好聽。妳想聽嗎?
讓我們壹起看詩,壹起聽!(出示課文,出示歌曲)學生聽歌。
2.好吃嗎?妳想唱歌嗎?來,我們再聽壹遍。這次妳可以邊聽邊低聲唱。
同學們,除了唱歌來表達我們節日的喜悅之情,妳們還想用什麽方式來表達節日的快樂呢?(學生回答:可以讀詩、唱歌、表演詩歌、畫畫等。)
好了,讓我們用妳最喜歡的方式,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妳可以畫畫、讀書、唱歌和跳舞。(妳可以在黑板上畫畫)
4.情感升華:同學們,妳們今天開心嗎?妳有沒有想過是誰給了我們這個快樂的節日?(學生回答)
老師:對,是祖國的母親。是我們的祖國給了我們幸福的生活。沒有母親的培養和關愛,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啊!
那我們怎麽報答媽媽呢?請把妳的想法告訴我們的黨和祖國。(學生說壹句話,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想)
剛才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設計意圖]
表演和歌唱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升華了思想感情,談了感受,書了理想,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動詞 (verb的縮寫)課外拓展
1.安排學生收集描寫節日的詩歌,並背誦下來。
2.並組織壹次詩歌朗誦會,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成就。
[設計意圖]
課內和課外的結合,使課內培養的讀詩能力在課外得到很好的延伸,培養學生對詩歌這種表達方式的喜愛,最終使他們對寫詩產生興趣。
【教學反思】
閱讀是壹種個性化的行為,教師的分析不應該代替學生的閱讀練習。本設計遵循以閱讀為導向,以閱讀為基礎的教學理念。這首詩的語言通俗感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讀多感受,使閱讀訓練和情感熏陶融為壹體。在教學設計上,後識字和主動探究的環節把識字過程放在學完課文之後,主要以自學和探究的形式進行。如果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單詞,意義記憶的內容可以大大增加,自學探究的難度也可以相應降低。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更有實際效果。在引導背誦的教學過程中,設置梯度來引導背誦。就是因為這首詩比較長,章節之間聯系不大,學生很難背。設置背誦比賽的情境,引導學生逐節逐章再逐篇背誦,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逐步讓學生體驗到背誦成功的樂趣,培養學生背誦的興趣,堅定背誦全文的信心。表演朗誦是教學中設計的,旨在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知。“問渠何處如此清,因有源頭活水”。生活是語文教學的源頭,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將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引入課堂,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