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幼師教育隨筆1,強強變
我們班的壯孩子很有魅力,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不是摸這個就是推那個。壹個經常精心準備的活動,要麽被孩子的抱怨破壞,要麽被孩子的哭鬧搞得無法進行。所以,被批評成了他的家常便飯。後來我想了個辦法,改變他的計劃就出來了。就是我把強者的表演錄下來,編壹個小故事,由小朋友表演,然後由“觀眾”評判對錯。薔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逐漸改變,不再調皮搗蛋,上課認真聽講,老師和孩子們越來越喜歡他。
其實孩子的頑皮是另壹種美。相信孩子,我們要用愛的眼神和行動去幫助他們,改變他們,相信他們會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參天大樹。
2.比賽中誰先吃?
吃飯曾經被作為教育孩子的套路: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眼睛盯著自己的菜,不要留下任何食物……這壹系列的“規矩”每天都在講,但效果並不明顯。食物該留還是留,該說還是不說,有時候吃壹頓飯要半個多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講了壹個關於“先吃飯”的故事。就在吃飯前,薔薔大聲說:“老師,我們來賽跑,看誰先吃!”處理“好”的孩子們都很興奮。我趁機說:“對,對,我們不僅要比誰先吃飽,還要比誰的桌面和碗最幹凈,誰吃飯不說話。”“好的!”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於是壹場躲避陌生人的遊戲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壹致認為紅孩子獲得壹等獎。
壹整天,孩子們都對這個遊戲著了迷。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解決不了問題。我們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舉辦幾場小比賽比壹般的說教更能達到教育的預期效果。
3.給孩子留下創造的空間。
春天來了,我要和孩子壹起搞壹個美術制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精心準備了活動資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出了如何啟發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裝扮美麗的花園。
突然,我想到了壹個主意。為什麽我總想讓孩子做我想做的事?為什麽不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力和積極性?為什麽不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去做呢?所以,我決定是時候了。
組織活動時,我讓孩子自由選擇材料和小組。在我的鼓勵和支持下,孩子們積極地開始做這件事。在近25分鐘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講完後,拿著自己的裝扮作品,和孩子們壹起欣賞和介紹。
請大膽地把信任和支持的目光投向孩子們,妳會有驚人的收獲。
4.從興趣中學習兒歌。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孩子往往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並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教學過程枯燥,就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的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發展,都感受到成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抓住孩子的興趣,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才能因材施教,實現“每個孩子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理念。經驗表明,壹堂生動有趣的課壹定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此,我盡力在教學方法上追求詞語、動作、表情的恰當運用,讓學習變得愉快,寓教於樂。我從以下兩點教孩子輕松學童謠:
壹、追求聲音和情感,加強文學作品中的語氣和語調。如果把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給孩子,是激發不了他們的熱情的。為了讓孩子快速融入文學作品,我很註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我會在朗誦過程中有快有慢,讓孩子處於壹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也要伴隨著優美美好。
b、根據語言和動作表現,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春天的秘密》這首詩的時候,發現這首詩是重復的,而且很長,所以讓孩子學這首詩有點難。首先,讓孩子分段創作自己的動作表演。我糾正了孩子們的動作,使每個部分都有壹個標準的動作。我做了壹個自己創作的示範表演,孩子們按照詩和老師的動作背誦,引導孩子們做和老師不同的動作,既展示了自己的風格,也展示了壹些孩子的動作形象。
5.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效果。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是在晨間活動中與孩子進行的集體或個人談話。我們學校的幼師們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樣孩子們的口語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老師們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學到很多有用的信息。經過壹周的晨間會話訓練,孩子們逐漸期待著早上與老師交流。早上說話可以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何著裝,向孩子解釋不亂扔垃圾的好處,讓孩子養成飯前洗手的習慣,鼓勵孩子在課堂上開動腦筋,大膽發言,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老師和家長都很開心!
6.命令的語氣
當今社會,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壹部分孩子在家裏不妥協,用命令的口吻和父母說話。很多孩子也把這樣的壞習慣帶到了幼兒園。
在我們周二下午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我班上的李浩小朋友在用命令的口吻和他們說話。如:隗囂給我帶來了鉛筆,潤琪給我帶來了樹葉和剪刀等。針對班裏的這種情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1.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為其他孩子著想。孩子行為的初始動機壹般是“為了我”而不是“為了他”。4-5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保護意識的階段。自我意識之後,孩子更關註“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角色。這期間“自我中心”占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從自己開始做選擇和活動,他們往往不會考慮別人。2.孩子受家庭影響,家庭成員往往認為不必客氣,經常有意無意地用命令式的語氣說話,對孩子的影響很壞。3、情緒也會影響孩子說話的語氣,孩子的行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境和情緒影響。為了改掉孩子用命令式語氣說話的壞習慣,培養他們相互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我在課堂上更註重從自己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說話,營造民主、禮貌、和諧的氛圍。給孩子們更多的關心和愛。其次,要耐心細致地和孩子講道理,讓他們明白人是平等的。在別人願意幫助妳之前,先向別人求助是壹種禮貌。說話像發號施令,別人會討厭妳,拒絕幫助妳。我們還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方式,引導孩子為他人著想、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後,我要在壹天的活動中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感,隨時糾正孩子的命令式言語。如果發現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在命令別人,老師會告訴他:“妳心裏有什麽不開心的事就告訴老師。用生活化的語氣說話,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給別人帶來情緒。”
通過壹段時間的訓練和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語氣說話的壞習慣,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很開心。
7.不要讓孩子在抱怨中長大。
生活中,父母喜歡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然後不恰當地指責孩子,不斷地責備孩子。在孩子耳邊經常是這樣壹句話:“這孩子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包括孩子。而孩子在受到批評後往往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會靠攻擊別人來實現自己是壹個強者,以此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擺脫“我不行”的想法。
我們班的孩子李新航就是其中之壹。他們的父母習慣在別人面前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情的時候經常害怕這個害怕那個。看到別的孩子成功了,他會很平淡地說:“那種事真沒意思!”經常覺得他感情上不成熟,經常看到他經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壹起,責怪別人。他們更渴望有同舟共濟的同伴。
和新航相反,我們班最喜歡的孩子不怨天尤人,反而更壓抑,充滿自責,自卑過度。他們總覺得自己在別人眼裏很窮。
父母抱怨孩子,其實相當於告訴孩子:“妳要壹直失敗下去!”因此,在中國鼓勵教育迫在眉睫。孩子失敗了,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而不是潑冷水。孩子幼小的心靈,只有在家長和幼師的精心呵護下,才能健康成長!鼓勵如壹泓清泉,甘甜甘甜;像壹劑良藥,撫慰孩子的精神創傷;就像春風吹過孩子的心,溫暖了孩子的童心!
8、下班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