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以動畫演繹和“真人動畫”互動的形式還原了歷史。動畫片從孩子的角度講故事,主人公也是有血有肉的父母。
“妳長大後想做什麽?”——《家與國》第壹集,從孩子最想的話題開始。《爸爸去哪兒》裏的“村長”李銳叔叔問同學們長大後想做什麽?小武搶著說要做探險家;老虎說他想成為壹名維和軍官;可是,兒子沈默了很久,才說:“我也想像小武和小虎壹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妳有沒有想過,等我們長大了,媽媽也會變老,那個媽媽是多麽孤獨啊?”。另外,我們去那麽遠的地方,媽媽會擔心的...“說著說著,大家的心情變得沈重而糾結。
“想留在家裏陪父母,又想去外面探索世界,大概是每個年輕人都會面臨的選擇。其實不止我們,開國元勛許將軍也有這樣的煩惱。”李銳把話題轉到了許將軍為什麽壹生四次跪母而選擇家國的故事上,劇情展開了...
第三季的五個動畫故事,包括我爸李大釗、革命母親蔣捷、高原贊歌、自然的語言,都是以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的壹些話題為背景。
《我爸李大釗》講述了李大釗女兒的所見所聞,讓孩子們看到了“爸爸”生活的不同側面:作為壹名軍人,他與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進行了鬥爭;作為學者,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火焰;作為父親,用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的成長。
《紅色遺書》以江姐的紅色戀情為開頭,描繪了江姐作為壹個繼承丈夫意誌、堅持革命的妻子頑強的戰鬥精神,以及母親在壯烈犧牲前對兒子的訣別之情。面對母子的生死離別,家庭和國家的生死抉擇,江姐對黨和國家的絕對忠誠化為“紅色遺書”,壹直保留至今。
《高原贊歌》歌頌了壹個普通國家幹部和三個孤兒的“父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孔繁森離開山東老家年邁的母親、體弱多病的妻子和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只身前往西藏工作。工作期間,他獻血換錢,收養了三名藏族孤兒。
愛國不僅僅是為了革命而流血,更是為了祖國的發展而不懈努力。《自然的語言》講述了中國現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竺可楨幾十年來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