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生日恰好是當時普魯士國王弗裏德裏希·威廉四世的生日。由於尼采的父親曾指導過四位公主,他被允許以國王的名字命名他的兒子。尼采回憶說:“無論如何,我選擇在這壹天出生,有很大的好處。整個童年,我的生日都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尼采是壹個遲鈍的學習者。他總是用嚴肅的目光看待壹切。老神父很喜歡他,經常帶他去散步。尼采5歲時,父親不幸車禍受傷,患上腦軟化癥,不久後去世。
不久,他和家人搬到了瑙姆堡,但尼采沒有忘記他的父親。他父親的形象已經銘刻在他的記憶中。他希望以父親為榜樣成為壹名牧師,因此他經常向夥伴們背誦聖經中的壹些章節,也正因如此,他獲得了小牧師的稱號。由於父親的早逝,他被宗教女性(他的母親、姐姐、奶奶和兩個姑姑)包圍著,這些女性慣壞了他脆弱而敏感的性格。在尼采的成長過程中,虔誠的清教徒母親的影響不容忽視。後來,他壹生保持清教徒本色,簡單如石雕。
10歲就讀於南浦文科中學,對文學和音樂非常感興趣。14歲進入普福達中學。這所學校的課程都是經典的,訓練非常嚴格。產生了許多偉人,如詩人和劇作家諾瓦利斯,語言學家和莎士比亞學者施萊格爾,哲學家和愛國者費希特。然而,尼采發現很難接受這種新生活。他很少玩耍,不願意接近陌生人。此時,除了他在理性發展上的驚人進步,音樂和詩歌也成為了他情感生活的寄托。
從65438年到0864年,尼采和他的朋友保羅·德烏森進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言學,但是第壹學期結束後,他們就不再學習神學了。他經常聽他的同學談話。有些人毫無信念和激情地重復黑格爾、費希特和謝林的公式。那些偉大的制度已經失去了激勵人們的力量。還有壹批人喜歡實證科學,看了vogt和Buchner的唯物主義論文。這些都沒有吸引尼采。他是壹個需要激情、非凡和神秘的東西的詩人。他不再滿足於科學世界的清晰和平靜。尼采在修養和氣質上都是貴族,所以他對平民政治不感興趣,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平靜安逸的生活,所以他也不會對適度的歡樂和痛苦這種貧乏的人生理想感興趣。尼采有自己的愛好。他熱愛希臘詩人,喜歡巴赫、貝多芬、拜倫。
1865年,他心愛的古典語言學老師F. W. Ritschls去了萊比錫大學教書,尼采也去了。尼采當時雖然年輕,但已經開始了哲學沈思。當時叔本華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他也從蘭格、施皮爾、泰西米勒、都靈、哈特曼那裏學到了傳統的抽象概念。
1867年,23歲的尼采應征入伍。他近視,是寡婦的獨生子。他本可以幸免,但在薩多瓦和塞當的神聖日子裏,即使是哲學家也不得不成為戰士。後來,他在行軍中從馬上摔了下來,扭傷了胸肌,所以退役了。
1868年,他的導師李·舍爾斯向巴塞爾大學推薦他:“在過去的39年裏,我親眼見證了那麽多年輕人的成長,但我從未見過像這個尼采壹樣早熟的年輕人,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如此成熟...如果上帝保佑他長命百歲,我可以預言他將來會成為壹流的德語語言學家。他24歲,身體強壯,精力充沛,健康頑強...他是萊比錫年輕語言學家圈子裏的寵兒...妳會說我在描述壹個奇跡,沒錯,他就是壹個奇跡,同時他又可愛又謙虛。”李謝爾斯是第壹個預言尼采是天才的人。
1869年2月,尼采被聘為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系副教授。接下來的十年是尼采壹生中相對幸福的時期。在巴塞爾,他結交了許多老朋友和年輕朋友,比如瑞士著名的文化藝術歷史學家雅各布·伯克哈拉特(Jakob Burckharat)1869年5月17日,尼采在瑞士盧塞恩郊區特裏普第壹次拜訪了瓦格納。同月28日,他在巴塞爾大學發表了題為《荷馬和古典語言學》的就職演說。當時巴塞爾所有貴族的大門都對他敞開,他成為了巴塞爾學術界的精英,當地上流社會的新寵。1870年,尼采被聘為正教授。不久傳來德法開戰的消息,尼采自告奮勇上了前線。途經法蘭克福時,他看到壹隊軍容整齊的騎兵在城內行進。突然尼采的靈感如潮水般湧了出來:“我第壹次感覺到,強大的、至高無上的‘生命意誌’從來不是表現為悲劇性的生存鬥爭,而是表現為壹種‘戰鬥意誌’,壹種‘堅強意誌’,壹種‘超級意誌’!
1870年6月,尼采重返巴塞爾論壇大學。他遇到了神學家弗蘭茨·霍夫弗特·貝克,他們很快成為親密的朋友,並住在同壹所房子裏。1872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壹部專著《悲劇的起源》。這是壹部傑出的藝術作品,充滿了浪漫和奇妙的想象;這也是壹本幼稚的哲學著作,充滿了反潮流的氣息。尼采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堅決抨擊最受尊敬的楷模大衛·施特勞斯,為的是抨擊德國人庸俗的傲慢和愚蠢的自滿:“司湯達曾警告說,我壹來到這個世界,就要戰鬥。”第壹批書《悲劇的誕生》和《Unzeitgemabe Betrachtungen》出版後,引來熱烈掌聲,遭到以Wilamowitz為首的語言學家的拒絕。
1873年,尼采寫了壹個希臘悲劇哲學的片段(後來作為未完成的手稿出版)。1874年,尼采完成了第二部分《論歷史對人生的得失》和第三部分《教育家叔本華》。在這部著作中,他猛烈抨擊沙文主義大學:“經驗告訴我們,國立大學習慣於支持劣等哲學家,這是偉大哲學家發展的最大障礙...永遠不會有壹個國家會庇護柏拉圖和叔本華這樣的人...國家總是害怕他們。”從1875年到10年,尼采遇到了音樂家P. Gast。1876年,尼采完成了《時間之外的思考》第四部《拜羅伊特的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部作品中,他稱瓦格納·齊格費裏德“從來不知道什麽是恐懼”,甚至稱瓦格納為真正藝術的唯壹創始人,到1876年8月,情況每況愈下。尼采參加了瓦格納主持的第壹屆拜羅伊特音樂節。那時候瓦格納的歌劇都是壹夜壹夜搬上舞臺的。
1883年,他完成了《查拉圖斯特拉》的第壹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在1884年,最後壹部分在1885年。尼采在這本書裏闡述了著名的“同壹性永恒輪回”的觀點。這是他的兩個主要思想體系之壹。另壹個“權力意誌”的想法,因為他的身心崩潰而中途夭折。這本書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最後壹個人”形象。尼采這樣評價他的書:“在我的書中,查拉圖斯特拉說過這壹點”占據了特殊的地位。這是我給人類的最好的禮物。這本書的聲音會回蕩千年,所以它不僅是書中至高無上的壹本,也是真正散發著高山氣息的壹本書——人類的壹切事實都在它之下,離它無限遙遠——也是最深刻的壹本書。它來自真理核心財富的深處,是取之不盡的泉水。放下的每壹個桶都裝滿了金銀珠寶。在這裏,沒有任何‘先知’的預言,也沒有所謂的領袖被稱為可怕的疾病和強烈的傳道意誌的混合體。從不會無緣無故傷害自己智慧的角度來說,人們肯定會先聽聽拉圖爾·斯特拉口中這種冷靜的自我反省的聲音。最平靜的話語是颶風的第壹聲;悄然而來的思想會控制世界。" "
從1886到1887,尼采收集了他在世界各地流浪時寫下的諺語、格言和短語,形成了兩部文集:《善惡的彼岸》(1886)和《道德的譜系》(1887)。在這兩部集中,尼采希望摧毀舊道德,為超人鋪路,但他的壹些理由很難成立。此外,這兩部文集所闡述的倫理道德體系也給人留下了印象——充滿了刺激的誇張。接下來的五部作品——瓦格納事件、偶像的黃昏、反基督教、看那個人、尼采反駁瓦格納——都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的。它們標新立異,博大精深。但同時,這些書也有前所未聞的攻擊性和令人瞠目結舌的自我吹噓。
1889年,都靈的災難來了。尼采進入了他生命的最後十年。他先住在耶拿大學的精神病院。1890年5月,他媽媽把他接到南浦家裏照顧。1897年4月,由於母親去世,尼采搬到了魏瑪的妹妹伊麗莎白·沃爾斯特——尼采的家中。在尼采的壹生中,家庭壹直是他溫暖的避風港。作為這個家裏唯壹的男性,家裏的五個女性成員壹直在他身邊,無微不至的關心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盡量滿足他所有的願望。但是,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尼采毅然拋棄了這壹切,像壹個苦行僧壹樣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世界裏遊蕩,挨餓,冥想。1900年8月25日,這位不合時宜的思想家離開了人世。"銀白色,像壹條魚,我的船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