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是歷史的轉折點,也是政治巨變的壹年。李清照平靜幸福的生活被金人的鐵馬打亂了。隨著趙宋命運的共同南渡,李清照不得不面對政治形勢的巨大變化。民族危機直接影響了她的壹生,她的愛國思想受到了激發和強烈的體現。1129年,李清照的丈夫死於明城。從此,李清照被迫流亡。她承受著國破家亡的痛苦,遠赴江南,開始了悲慘孤獨的晚年生活。
正因為如此,李清照後期詞風發生了變化,化為纏綿悱惻的哀愁,詮釋了她後半生的孤獨和她筆下的如人。
李清照後期詞的主要風格是:憂郁、傷感。
論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1.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通順。
歌詞以旋律優美的音調寫成,語言簡單、清新、嫻熟,營造出不同尋常的意境。
2.描寫國破家亡的深切悲痛和巨大痛苦,不失婉約詞的本色,有悲天憫人的風格。
3.它嫵媚而溫柔,將委婉的情懷與超然的胸懷結合在壹起,婉約而不優雅,柔和而又恰到好處地蘊含著令人心動的產品的英氣。
易車身:
1.李清照的詞叫易安體。
2.李清照的詞語言清新淡雅,通俗易懂,詞風運用線描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的語言,理解流暢的旋律音調。最突出的特點
要點是用普通語言輸入到旋律中的。化俗為雅。合並
國家興亡的劇痛,心酸心酸。溫柔迷人,丈夫般,柔軟而堅定。)
比如《壹枝梅》:花自飄,水自流。
武陵春:怕船不動,擔心。
《漁父令》:萬裏裏,風起,風停,舟吹走三山。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