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月的第壹天
宋/王安石
鞭炮的轟鳴聲,舊的壹年過去了;溫暖的春風迎來了新年,人們愉快地喝著新釀的屠蘇葡萄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翻譯
鞭炮聲中送走舊年,春風送溫暖入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舊的桃符被摘掉,換上了新的。
相關信息
所謂“元月日”,就是農歷正月初壹。清朝以前壹直叫“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後改名為“春節”。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歷紀元,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俗稱公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在立春前後,所以它被稱為“春節”,俗稱農歷年。
追溯“年”的相關文化,回到王安石的《元日》。作為北宋耀眼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王安石抓住了放鞭炮、喝屠蘇酒和以新桃換舊桃這三個傳統習俗,在春節期間營造出壹種祥和歡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