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綜合考慮。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自覺創造發展,創造有效的導入,重視課前導入的細節,把這些細節變成教學活動的亮點,讓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是多樣的,我們的新課程導入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著重激發學生的“興趣”或渲染“情感”,幫助學生由表及裏地理解語言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可以著眼於身邊的事,普通的事,理性地喚起生活體驗,認識事物,感知事物,提高寫作和表達能力。比如《故鄉的橋》,在學生的記憶中,故鄉只有普通的水泥橋,用“橋”來介紹,引起學生的興趣,自然引出故鄉各種橋的名稱和特點,進而理解作者深深的鄉愁。
2.導入內容的安排要與新課程的內容有邏輯聯系,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良好導入,不僅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主動獲取知識,這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比如,在講授“海底世界”這壹課之前提問:同學們,妳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如果把世界各國的領土合並起來,它會變得更大。而且地球上還有比陸地面積大的地方嗎?學生回答後,老師揭示題目“海底世界”。並緊扣題目提問:海底有多大?海底世界呢?抓住課文的重點引起懸念,牢牢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激起學生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渴望,提高學習興趣。
3.新課導入的設計不僅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自身專業水平、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校設備、媒體功能等因素進行有效的組合和調整。媒體的恰當使用就像壹劑“補藥”,激起學生探索新事物、求勝的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比如《用智慧焚燒敵艦》壹文中,阿基米德的形象就是用投影儀展示的。“這樣的人能燒敵人的軍艦?”讓學生在提問中有疑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方便引入新課。
幾種常見的導入方法
1,開門見山
老師的開場白直指主題,使用準確精煉的語言,主動提出壹節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整體性和細致入微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指出了文章的中心。在教學這類文本時,為了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內容。比如在教桂林山水的時候,老師可以這樣引導:“我們的祖國很美。她有連綿起伏的群山,壯麗的河湖,壹望無際的沃野。祖國南方的桂林更是以風景優美著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現在讓我們來欣賞壹下桂林的美景吧。”教師簡明扼要的介紹吸引了學生的註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2、激情渲染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俗話說,學生要動心,老師要先動感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比如《十裏長街致總理》壹課的介紹:1976 65438+10月8日,壹生為人民辛勤勞動的周總理逝世。他靜靜地躺在花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體。65438+10月11,周總理遺體將送往八寶山火化。蒙著黑紗的靈車緩緩駛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首都數十萬民眾湧上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側,等待靈車到來。他們想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聽不到周總理慈祥的聲音。十裏長街到處都是白色的花,就像厚厚的壹層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低聲的哭泣...同學們,這件事發生在32年前,妳們沒有經歷過那段令人心碎的時光,但“送總理出十裏長街”這壹課會讓我們知道當年的情景...這種感人的引導會讓學生感到強大。
3、掛題集導入方法
小學生特別好奇。他們在閱讀文本時,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壹種非常關心的情緒。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設置壹些懸念問題,往往能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例如,課文《受驚的鳥》的引言:
老師:現在有壹只大雁在空中飛翔。我們可以用什麽方法把它擊落?
生:用箭射,用槍打...
老師:妳可以用所有的方法。然而,在古代,有壹個專業的弓箭手更羸,他只用弓而不用箭,嗖的壹聲就射下了這只大雁。原因是什麽?答案就在正文裏。請仔細閱讀課文,看誰能先找到答案。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文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積極認真地閱讀和思考。值得註意的是,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懸念。如果妳很神秘,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的甚至會迷惑學生。
4、演示導入的方法
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這節課的關鍵。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都會對學習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每節課開始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巧妙的導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小壁虎借尾巴”的時候,他說:今天老師帶來了壹個小動物的畫像。誰知道呢?然後展示水彩畫中畫的小壁虎的動畫形象。尾巴是可移動的,可以被移除。學生驚訝地回答:“小壁虎。”老師接著問:“誰知道這是什麽動物?”在同學們談到它吃蒼蠅蚊子後,老師趁機說:“壁虎雖然不好看,但它吃蒼蠅蚊子,是人類的朋友。妳看,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麽了?”學生驚訝地說:“哎呀,壞了!”老師馬上引導情況:“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是怎麽斷的,斷了之後怎麽辦?”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壁虎借尾巴》,講述了這只小壁虎的尾巴被折斷後發生的事情。”學生們迫不及待地讀了課文,很快找到了答案。
5、前後知識聯系法
“前後知識銜接法”是指在已學舊知識的基礎上引入新知識,從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的轉移。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必須鉆研教材,找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過渡要自然連貫,既起到調整學生思維方向的作用,又能為新課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既讓學生覺得新知識不陌生,又能讓學生順利掌握新知識。“回顧過去”只是手段,“引進”才是目的。
比如第十卷《古詩三首》,描寫了春天的美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將首先要求學生回憶他們所學的關於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他們記住了《春曉》《唱柳》等古詩詞,有的學生壹口氣背出了這些詩詞。我因勢利導,褒好揚差,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帶著活力走進新課程。
6、音樂感染法
播放壹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歌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記得有個老師教課文《草原》的時候,放了《太陽在草原上升起》的第壹句歌詞:“藍天上飄著白雲,白雲下跑著馬,到處揮舞著鞭子,響個不停,白鳥壹起飛。”然後用抒情的筆調描寫了內蒙古遼闊大草原的美麗景象:“那裏的草原千裏之外,空氣清新,天高雲淡,草豐茂,牛肥馬壯,鳥語花香,白鳥在歌唱...現在我們和老舍爺爺壹起去內蒙古風景如畫的大草原吧……”這種介紹使學生對內蒙古大草原的景色著迷,激發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從而對本文產生了學習體驗。
設計導入時要知道“三適三忌”。
1.應該簡潔明快,避免冗長拖沓。
這裏的簡單活潑不是簡單的敷衍,而是把握好上課時間,引導學生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探索新知識,不要花大量時間在導入上,影響新知識的教學。所以老師的導入時間壹般不要超過5分鐘。
2.它應該是靈活的,避免千篇壹律。
心理學研究表明,壹個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從抑制變為興奮,還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作為自我需要的境界。在導入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接觸新知識,使整個課堂充滿血肉、活力和創造力。不要千篇壹律,直白,否則只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對課堂和老師失去興趣,扼殺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3.宜回歸本真,切忌牽強附會。
新課程理念認為,當教學中創設的情境生動有趣時,學生就會把課堂當成“天堂”,產生探究的欲望。但如果情境創設過於生動有趣,難免會嘩眾取寵,牽強附會。教師要用語文教學的魅力帶領學生走進語文教學的神聖殿堂,由此產生的興趣才能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