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北宋第壹暖男蘇轍

北宋第壹暖男蘇轍

北宋第壹暖男蘇轍

男主簡介

蘇轍,字子佑,名曰迎賓。四川梅州人,秀才出身,曾任省校書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為哲人時入朝,被置於權位。因上書諫而被貶為蔡京玩弄權術,後又被貶為太中大夫為官,居徐州。74年孝宗追利而死。

傳記

年輕而出名

他的父親蘇洵31歲的兒子蘇轍,從小就有很深的學識和品行,父親和哥哥在他年輕的時候教給他充滿對事業的遠大誌向的詩詞,給人壹種朝氣蓬勃的感覺。他從小接受儒家教育,其“為君子,為君子”的誌向不到20。蘇轍寫過《南行集》,可謂學術有成,文采斐然。

02年輕人的熱血是可以極諫的。

蘇轍第壹次在科舉考試中把犀利的言辭付諸筆端,既傷害了陳的政治得失,又指責他對仁宗仁慈。此外,歐陽修對他的賞識,最終成就了蘇的兩個兒子,以及與中國同為秀才、同為科舉的故事。此時的蘇轍,在文采和考試方面已經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03政治奇才的職業生涯有起有落。

蘇轍的政治才能在他的仕途中得到了不斷的印證,從侍郎尚書令到信由丞。初入官場,本想大展宏圖,卻因質疑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北京。後來蘇軾被指詩謗朝廷,蘇轍又受牽連,再次被貶。舊黨再次執政後,回到了北京。但1094後,新黨重新掌權,蘇轍因此被貶謫,開始了中年分權之旅。他遠離朝廷,再也沒有回到北京。

晚年,他退居農村。

惠宗上臺,任命蔡京為政府,黨禍再起。蘇轍再也沒有翻身,任何閑散的官員都搬到潁川去過隱居的生活。他自稱“迎賓遺風”,閉門不出,拒絕提問。他只對閱讀和寫作感興趣,他經常靜坐冥想,直到9年後他74歲去世。

兄弟之愛可以從太陽和月亮中學到。

蘇轍在生活中壹直與哥哥蘇軾形影不離。兩兄弟成年後壹起學習玩耍,攜手步入仕途。他們壹直互幫互助,共進退。在哥哥蘇軾的危急時刻,蘇轍幾次挺身而出相救,不惜削職棄官,犧牲仕途。可以說他會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後人對蘇軾詩詞的引用有近百處之多,可見蘇氏兄弟的豪邁與真誠。

人物結論

蘇轍做了壹輩子高官,在農田裏勞作,監管市場賣鹽。無論蘇轍對經典、歷史、書籍、藏書的著述,始終勤於180卷;別說他在課堂上大起大落,能力和技巧都相當不錯;他壹個人待人接物的真誠,讓人望塵莫及。對國家,他是忠臣好人,對哥哥,他是軟肋和鎧甲,對兒女,他是榜樣和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