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詩內容:
關山月
作者李白,唐朝
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過茫茫雲海。
浩蕩風吹萬裏,過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山路,吐蕃覬覦青海廣闊的領土。
這是歷代戰亂之地,很少有士兵能活下來。
士兵們轉過身,望向邊境,帶著渴望的眼神想起了家。
士兵的妻子望著高塔,哀嘆何時才能見到遠方的親人。
3.註意事項:
⑴關山月:《樂府舊事》是壹首交響的歌曲,抒發了離別的傷感。《樂府古詩壹解》:“‘關山月’傷逝。”
(2)天山:祁連山。今甘肅與新疆之間,接連有數裏。因為漢代匈奴稱“天界”祁連山,所以祁連山也被稱為天山。
⑶玉門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北部,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這句話的意思是秋風從西邊吹來,吹過玉門關。
(4)下:點出兵。鄧白:今天在陜西省大同市的東部有壹座鄧白。漢高祖劉邦帶兵征匈奴,被匈奴圍困在鄧白山七天。《漢書·匈奴傳》:“(匈奴)圍高帝於鄧白七日。”顏師古註:“鄧白山在平城東南,距平城十余裏。”
⑸胡:此指吐蕃。窺視:有意圖,窺探或侵入。青海湖:現在的青海省青海湖,因顏色湛藍而得名。
(6)起源:從壹開始;歷史上。《義坤》:“臣殺君,子殺父。它不是壹蹴而就的,但它的起源是逐漸到來的。”
(7)守客:招人。駐紮在邊境的士兵。邊境色:壹個是《邊城》。
(8)高樓:在古代,高樓常被稱為閨房,這裏指的是戍邊士兵的妻子。曹植七傷詩:“明月照高樓,流光飄零。想起樓上女子,哀嘆多於悲哀。”這兩句話應該是基於此。
4.翻譯:
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過茫茫雲海。
浩浩蕩蕩的長風吹過萬裏和士兵駐紮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鄧白山路,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是歷代打仗的地方,打仗的士兵很少能活下來。
駐軍戰士遠遠望著邊城,思念家鄉的他們不禁壹臉愁容。
此時,戰士們的妻子們在高樓裏,感嘆著什麽時候能見到遠方的親人。
5.簡要分析:
“關山月”是樂府中的壹個老話題。《樂府古詩壹解》:“‘關山月’傷逝。”李白的這首詩在內容上繼承了古代樂府,但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前四句可以說是壹幅包含關、山、嶽三要素的廣闊邊塞圖景。在壹般的文學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月亮從東海升起”或者“月亮從東山升起”之類的描寫,而天山似乎是我國西邊月亮落下的地方。為什麽要說“明月從天上的山升起”?原來這是從招人的角度。回望東方,可以看到明月從天山升起。天山雖不臨海,但山的對面是雲海。詩人將人們印象中似乎只有過了海才更常見的雲海月闊的景象與雄偉的天山結合起來,清新壯觀。這樣的境界在壹般才情較弱的詩人面前可能難以為繼,但李白筆力充沛。接下來,“且風千裏來,擊玉門關城垛”比前兩句更寬泛。宋代的楊企賢似乎很怕“萬裏”出問題,說:“天山離玉門關不算太遠,但那些說萬裏的,就像是天山來的月亮,不是天山來的。”用假想的明月到玉門關的距離來解釋“萬裏”似乎是穩妥的,但李白說的是“長風”的長度,而不是明月到地球的距離。其實這兩句話還是站在駐軍的角度。士卒在西北邊陲,站在月光下望著故土,感覺風浩浩蕩蕩,仿佛穿過萬裏中原,越過玉門關。如果我們把它與李白的《子夜吳歌》中的“秋風吹我心永朝玉關”聯系起來理解,這首詩的意義就更清楚了。這樣,再加上上面的描寫,就以長豐、嶽明、天山、玉門關為特征,形成了萬裏邊塞圖。表面上看,這裏似乎只寫了自然風光,但只要妳設身處地,就很容易感受到懷念鄉村的感覺。
“中國軍隊沿著鄧白路行進,而韃靼軍隊則在海灣的藍色水域中窺視。因為歷史上沒有壹次著名的戰役把所有的戰士都送了回來。”這是疊加在前四個廣闊的邊疆自然場景上的戰鬥場景。接下來,指出士兵。漢高祖劉邦帶兵征匈奴,被匈奴圍困在鄧白(今大同西)七天。綠灣地區是唐軍和吐蕃連年征戰的地方。這種歷朝歷代無休止的戰爭,讓從未出征的士兵幾乎不可能在家鄉看到任何活著的人。這四句話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描述了從邊塞到戰爭,從戰爭到駐軍的轉變對象。
士兵們轉過身,望向邊境,帶著渴望的眼神想起了家。和那些今晚在上面的房間,輾轉反側,嘆息,不能休息。”戰士們望著邊境的景象,思念著家鄉,臉上寫滿了悲傷。他們推測,在這遼闊的月夜,高樓裏的妻子永遠不會停止嘆息。“望邊”二字,在李白的作品中看似隨便壹寫,卻將萬裏邊塞圖和戰鬥場景與“鎮守客”緊密聯系在壹起。妳所看到的是如此的廣闊和遙遠。士兵們對高樓中女性的思考想象,以及他們的感嘆,在這樣廣闊的背景下顯得尤為深刻。
看著古老邊疆上連綿不絕的民族沖突,詩人揭示了戰爭帶來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被征用者及其家庭帶來的痛苦,但沒有簡單地譴責或贊美戰爭。詩人似乎在思考幾代人為此付出的沈重代價!面對這樣的矛盾,詩人、招聘者甚至讀者都很容易激起壹種欲望。這種欲望並沒有直接在詩中表達出來,但是“兵者利器,聖人不得不用”(《南方之戰》)這種思想很容易讓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時產生。
那種離開別人,想著女人的感覺,在壹般詩人的作品裏,往往是細膩的,過於傷感的,相應的,境界也往往是狹窄的。但李白用“明月高懸於蒼穹,雲海茫茫。風,千裏來,吹玉門關城垛”萬裏邊塞圖引發這種感覺。只有李白這樣胸襟開闊的人才會這樣寫。明代胡應麟評論說:“渾雄之中,有幾個是雅的。”如果把“閑雅”理解為不局限於某個瞬間,而是有更廣闊更冷靜的思考,那麽他的評論是非常恰當的。以廣闊的時空為背景,並在這種思考中融合了當下的思鄉和離別之情,從而發展出壹種深遠的意境,這是其他詩人無法企及的。
6.詩人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季承,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疆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時,他隨父親搬到了建南省綿州市。李白有壹千多首詩,其中《李太白集》代代相傳。他於762年去世,享年61。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他只身離開四川,開始了廣泛的漫遊。南至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居安陸、英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年),李白才在道士吳允的推薦下被叫到長安拜翰林。後來因為見不到達官貴人,只在北京待了兩年半,就把黃金還回去走了,然後在世界各地遊蕩。李白和杜甫並稱為“杜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