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詩人余光中寫的壹首現代詩。原詩如下:
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裏,我媽媽在那裏。
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車票。我在這裏,新娘在那裏。
後來,鄉愁成了短暫的墳墓。我在外面,我媽媽在裏面。
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遷居滬渝。22歲時,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省,考入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盡管余光中主修外語,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
1971年,二十多年沒回大陸的余光中想家了,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寫了壹首詩。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沈吟良久。這首詩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傳唱的《鄉愁》。
這首詩飽含深情,既有對祖國統壹的向往,也有對鄉愁的生動描寫。正如中國的許多河流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壹樣,雖然余光中生活在壹個孤島上,但作為壹個熱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心感受上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情感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和民族感。
《鄉愁》這首詩集中描寫了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段青春裏的壹枚郵票,那段青春裏的壹張船票,甚至未來的壹座墳墓,都蘊含著詩人對千萬海外遊子的思念,而這壹切,都在詩末升華到壹個新的高度:“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
詩人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作詩:童年——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人們把空間上的分離看作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征: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死後的母子分離——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詩人找到了壹個對應的詞來表達他人生四個階段的思鄉之情:童年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如百川奔流東海,如千峰臨泰山,詩人個人的喜怒哀樂與對祖國和民族的大愛融為壹體。而詩人的個人經歷,因為結尾的感情燃燒,更顯得撩人和憂郁。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這種時間順序像紅線壹樣貫穿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人生歷程和對祖國的向往。前三首詩如滔滔波濤,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征的現代詩歌語言,唱出了詩人對故鄉和祖國的深深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