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讀詩人的詩
讀詩人的詩,就是要理解詩人寫了什麽,為什麽寫。所以要收集壹些與作者相關的材料,調動學生的經驗,盡量貼近作者的本意去解讀詩歌。應該怎麽做才能最大限度的還原作者的初衷?
(A)“認識人和討論世界”
“知人論世”,語《孟子?萬章二世:“頌他的詩,讀他的書,但妳不知道他是誰,是嗎?"?是以它的世界為基礎的。”了解人,討論世界是用來欣賞古典詩詞的,也就是了解詩詞的作者和寫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作者的生平、思想、創作道路、藝術風格等。了解寫作背景,包括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時的心情以及同時代其他作者的類似作品。清代沈德潛《說詩》?語出《曾雲》:“再比如畫山水。如果有地名要按,壹定要寫登陸的意思;用事實描繪壹個人物,就會發出知人論世的意味。”沈德潛的話表明,當詩人寫作時,他們都是因為在某壹時刻情緒的爆發而宣泄自己的感情。那麽,我們在解讀詩歌的時候,就要了解詩人寫作的背景。只有認識人,探討世界,才能與詩人的詩歌進行對話,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理解詩人的詩歌,親近詩人的情感。
唐朝時,張繼寫過壹首詩《女賦》,詩中寫道:“妳知我有夫,贈我兩顆珍珠,令妳心有余悸。它與紅色的羅羅相連,我家的高樓從花園中拔地而起。我愛人持戟在明處,知妳心似日月,夫誓生死與共,妳珠淚落,我恨不能婚前相見。”當我們第壹次讀到這首詩時,我們會認為它與韓樂府的《尚墨頌》有著相同的主題和相似的技巧。詩中表現的是,壹個賢惠的女人說他不為形勢所動;在感謝對方好意的同時,堅定而委婉。但我們看詩的副標題“寄語東平李為師”,就可以從作品的背景看出,唐憲宗為諸侯國時,平陸使李士道爭霸,與朝廷官員文人相勾結,不懷好意。李石道也想收買張繼,他用這首詩來比喻良家婦女的忠貞,以示對李石道的排斥。
再如李白的《朝發白蒂城》:“當妳告別白蒂的彩雲,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猴止不住哭,輕舟已過萬重山。”全詩既有風景,又有抒情。如果不知道寫作的背景,很多同學只會把它當成壹首關於風景的詩。這時候老師壹定要適當提供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因為這首詩根本沒有表達這種情感。據記載,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懷著消除叛亂,恢復國家統壹穩定的願望,加入了李?這支隊伍,卻發現和蘇宗爭奪皇位,而蘇宗滅了李?李白被判有罪,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縣),詩人無聲地哭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流過眼淚,所以在這裏哭個沒完。”(《江夏別宋誌》)好在大赦中期被釋放。《朝發白帝城》這首詩,描寫的是李白被赦免時那種無比幸福的心情。
這樣的詩很多。如果我們不知道上述詩歌的背景,我們就不能正確地解釋詩歌的含義。了解了這些背景,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二)教學應充分重視詩歌的“啟蒙”。
裴元?王先生認為詩歌具有宣示意義和啟迪意義。宣示意義是詩歌借助語言向讀者明確傳達的意義;啟示是詩歌以其語言和意象賦予讀者的意義,包括雙關意義、情感意義、象征意義、深層意義、言外之意等。陳述意義容易掌握,啟示意義不容易理解。如果理解錯了,就會和作者原本想表達的情感不壹樣,甚至完全背離。比如我們在對待意象時,要與詩歌中展示的意象有壹個持續的聯系,文學鑒賞者稱之為“順浪尋源”。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寫小品的老公感動辭職,觀者穿上小品進入心情。順浪求源,雖然會很明顯。“特別是壹些常用的意象,如“柳”、“月”、“流水”、“桃花”,要知道它們的原型意象;壹些象征性的意象,比如“香草”“美女”,要知道是什麽意思。因為詩人總是不自覺地繼承傳統文化,只有理解和領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表達什麽。比如《詩經》中,當時的采摘場景,就是用壹種吟嘆的復調手法來描寫的。我們知道詩中傳達的女性幸福的場景,卻不知道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當妳明白了它可以治愈女性難產,讓她們生兒育女,有養肺益精的作用,妳就會更明白這些女性為什麽這麽幸福了。從《詩經》中傳承下來的傳統意象,應該是我們需要理解的,也是我們在解讀詩歌時必須解釋的。
第二,在詩中讀自己
新課標強調:“要註重作品閱讀鑒賞的實踐活動,註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就稱之為《在詩中讀自己》。自讀,要求學生對詩歌有自己獨特的欣賞視角,並用獨特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是如何讓學生個性化閱讀呢?我有兩個想法:
(壹)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認知和情感。
中學生從小就有很多讀詩等文學的經驗,對身邊的很多人生經歷有壹種感悟。他們的審美素質和品味在初高中都有壹定的積累。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有不同的審美潛力,這就要求教師要關註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學生思維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齡的學生,也是“壹花壹世界”和“壹樹壹菩提”。比如有些學生的認知是情緒化的,情緒刺激可以讓他很快進入閱讀狀態;有些學生是理性的,知識的吸引能讓他進入自己的閱讀狀態。因此,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交叉使用激發情緒的策略和觸發知識和經驗的策略。
比如教杜甫的《登高》,就照顧到了學生的兩種認知傾向。在分析“且帶我百年愁苦,獨攀此高”這首詩的時候,聯系學生生病孤獨的時候,讓他們明白這壹幕會是什麽感受。感性的同學很快就會有壹種感覺,杜甫此時的心情是多重的悲傷,不是壹般的悲傷;對於理性的同學來說,我在解釋這首詩的時候,列舉了壹些歷史上的人物在讀這首詩時的看法。我說:“有人讀詩人的四哀,有人讀八哀,有人讀九哀。妳能從這首詩中讀出多少悲傷?”於是,他們開始分析這首詩。如果經常照顧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特點,創設情境,無疑會增加他們對詩歌的感知能力。
(二)教學活動註重詩歌的“空白”。
古詩詞由於篇幅有限,往往無法將事件的發展完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只能截取最有啟發性的壹面,將剩下的留出來讓讀者自己去聯想和補充。換句話說,古詩詞存在很大的“空白”,而這些空白點正是老師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重點。如何聚焦這些“空白”,補充這些“空白”,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
如杜甫《春望》:“何處花瓣已如淚落,何處孤鳥已吟悲。”有人解釋說,花鳥本該是娛樂的東西,卻因為感情而厭惡離別,反而讓詩人落淚。也有人這樣解釋,用花鳥擬人化,離別時傷感,花也濺淚,鳥也驚。兩種理論雖然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但完全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壹個觸景生情,壹個感同身受,可見好詩的豐富性。
再如杜甫《論遇下河》:“在齊王家見之甚多,在崔之前聞數次。是江南美景,落花時遇君。”這個“落花季”包含的內容很多,既是明敘相遇的季節,也隱喻了唐帝國由盛而衰的局面。而且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已經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這四個字寫得非常深刻含蓄。“遊”字表達了詩人緬懷現在、緬懷過去的心情。
只要教師善於啟發學生去關註這些“空白”點,學生就會有很多以自己的審美潛能去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美,去詮釋別人沒有詮釋的閃光點。
總之,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走近詩人。只有了解詩歌中的詩人,才能認識詩人的詩,才能從詩人的詩中走出來,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參考書目:
①方《語文教育與語文素養》,廣東教育出版社。
(2)陳小英《寫意——詩歌教學的重要原則》,中學語文教學,2006年4月。
(3)周紅波的《論接受美學對古典文學教學的啟示》,以及湖北社會科學。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