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素質教育的目標
(壹)知識教學要點
1.新詞:沿河,棗園,南泥灣和楊嘉玲。
2.關鍵句子:
我們不惜失去老黃牛和破車,但不能失去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
(2)能力培養要點
1.理解全詩的結構。
2.理解詩的內容和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3.帶著感情讀全詩,讀詩的節奏和韻腳。
(三)德育滲透
了解偉大的延安精神,教育學生學習偉大的延安精神。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讀詩的節奏和押韻是全詩的重點,主要通過教師的示範閱讀和指導朗讀來解決。
(2)理解詩中提到的具體事物的含義有困難,主要通過情感閱讀和老師的指導來解決。
(3)“為什麽在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的情況下,妳們仍然倡導和弘揚延安精神?“這是壹個疑點,主要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老師的精講和啟發來解決。
三、課表
兩個課時
第四,學生活動設計
(1)畫出這首詩的韻腳。
(2)帶著感情大聲朗讀。
(3)根據自學大綱進行自學、討論和交流。
(4)完成課堂練習。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過程
第壹類
明確的目標
1.第壹遍讀全詩,找出押韻。
2.學習這首詩的第壹和第二節。
(二)整體感知
《這節課》是壹首新體詩,表達了作者追求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C)目標完成過程
1.入門,學生自悟。
(1)介紹背景,揭示話題。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延安曾經是中共中央所在地,物質生活非常艱苦。它住在土洞裏,吃小米飯,穿粗布衣服,點小油燈。特別是在1939至1943時期,由於日軍的大規模“掃蕩”、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以及自然災害的侵襲,解放區面臨著嚴重的困難。但是,全國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全國各地的進步青年紛紛湧向延安。那時延安的生活很艱苦。為什麽它如此吸引人?因為延安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這節課,我們自學了壹首新體詩《延安,我在找妳》,作者是齊念曾。讀完這首詩,同學們就會明白作者為什麽追求延安,追求的是什麽?
(2)教師示範閱讀。
(3)學生可以自由朗讀,用項目符號劃出詩的韻,並談論全詩的韻。(全詩講的是昂韻,每首詩第二句和第四句末尾的每個字都有昂。韻為:光、陽、視、場、郎、康、雜、梁、黃、香、香、香、光、陽。)
(4)把全詩再讀壹遍,想想追求延安意味著什麽?(追求延安精神。)
2.指導自學,理解詩歌。
(1)學習第壹節。
自讀第壹節,思考:作者用什麽方式寫出了追求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作者對延安精神的追求,寫得很形象。作者追求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求過往春色,小樹追求雨露和太陽。)
(2)學習第二節。
閱讀第二節,分組思考、討論、交流:詩人為什麽追求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嘉玲?作者在尋找什麽?(學生回答後,老師指導)
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嘉玲是延安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黃河的壹條支流,流經延安。當年,人們經常在延河邊漫步,討論革命的真相。棗園位於延安西北部,距市中心約七公裏。這裏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等著作都寫在這裏。南泥灣在延安的南面。當時八路軍120師359旅響應黨中央號召,在這裏開荒種糧,開展大規模生產運動。名曲《南泥灣》是對359旅的致敬。老師唱給學生聽,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楊嘉玲在延安的西北部,離市中心大約三公裏。有壹個中央禮堂和壹個中央辦公樓,在那裏舉行了許多重要會議。作者追求延安時期中國* * *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
(3)總結。
什麽是延安精神?學生討論並回答。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為崇高理想獻身的精神,是革命隊伍內部互相愛護、互相關心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課堂練習
動情地讀全詩,讀詩的節奏和韻腳。
第二節課
明確的目標
1.自學最後四節。
2.理解全詩內容,解惑。
3.滲透延安精神教育。
4.發展學生的技能。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審查和檢查
(1)通過名字帶著感情讀全詩。
(2)談談延安精神的含義。
2.老師下達指令解惑。
(1)自學三四節。
(1)有感觸地讀三四節,思考並分組討論:
給我看看燈:
A.“我們不惜失去老黃牛和破車,但不能失去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這兩句話是什麽意思?找出詩中表達相同意思的詩句。說說作者用什麽方法寫的?有什麽是作者忘不了、扔不掉的?
b:我們已經生活在“高樓裏”,進入了電子時代。為什麽不能丟掉延安精神?
②學生交流和教師指導:
A.“老黃牛破車”代表了過去落後的生產條件,效率低,速度慢。“寶塔山百折不撓的脊梁”代表了偉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猶豫”的意思是非常堅決。“我義無反顧的丟了”和“我不能丟”形成鮮明對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們很有決心丟掉貧窮落後,但不能丟掉延安精神。詩裏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裏溫暖的土炕。”作者用比較和比喻的方法來描述現代化的迅速發展。作者忘不了、拋不掉的,是偉大的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
B.我們取得的每壹個成就,都是弘揚延安精神的結果。如果我們的國家需要進壹步發展,我們必須發揚延安精神,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③帶著感情大聲朗讀,加強理解。
(2)自學五六節。
①點名讀這兩首詩,思考,討論,交流。
A.延安精神丟了會怎麽樣?失去了延安精神,我們就成了沒有靈魂的人,就是活死人。這樣的人當然無法展翅飛向光明的未來。)
B.為什麽要追求延安精神?(因為對延安精神的追求,就是對信仰、溫暖、光明的追求。)
(2)引導這兩首詩的情感閱讀。
3.根據黑板,總結中心。
詩歌通過歌頌延安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延安精神的熱切追求。
4.引導情感閱讀,體驗思考,加深理解。
全詩講的是昂韻,讀的時候自然要適當突出,這樣聽起來才鏗鏘。
(3)總結和擴展
1.總結:
作者追求延安,追求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為崇高理想獻身的精神,是革命隊伍中互相關心愛護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努力工作是我們的傳家寶。即使將來我們的經濟發達了,生活富裕了,也要提倡艱苦奮鬥。因為不管什麽時候,人總是要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為了推動社會前進,總是需要開辟新的領域,探索新的事物,這就必須發揚艱苦奮鬥的企業家精神。
2.展開:
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踐談談如何弘揚延安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團結同學,幫助他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黨和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節約壹張紙,壹粒米,壹滴水,壹度電...不求回報,只求付出。學生可以暢所欲言。
不及物動詞分配
1.相似性-相似詞
2.根據意思寫出成語。
(1)形容形象高大英武。(不屈不撓的精神)
②比喻充滿了好東西、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眼花繚亂)
③比喻新事物蓬勃興起。(像雨後的蘑菇)
3.讀這首詩的第六節,回答問題。
(1)第壹句是(指出題目)。
(2)第二、三、四句中,每句都有兩個“追求”,後壹個“追求”是為前壹個(解釋)。具體來說就是用(黃金理想)解釋(信仰),用(明媚的春天)解釋(溫暖),用(火紅的太陽)解釋(光明)。追求延安就是追求(信仰、溫暖、光明)。
七、黑板設計
延安歷史悠久,文物豐富。在這片黃土地上,有中華民族的“人類始祖”黃帝軒轅黃帝的陵墓,是華夏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聖地。這裏有舉世聞名的黃河壺口瀑布,其雄偉的魅力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民族靈魂。從1935年到1948年,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裏生活戰鬥了13個春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國人民的堅實基礎,培育了永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詩篇。
18延安,我追求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