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改革開放30年來,浦江縣發生了哪些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來,浦江縣發生了哪些變化?

1978,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200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以來,浦江縣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通過不斷探索和改革,全縣教育實現了穩定、健康、和諧、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30年,辦學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破舊的校舍變成了樓房,現代化的媒體教室變得很明顯。改革開放30年,教師待遇變化很大,月薪幾十到幾千,醫療保障得到充分發展。”這是壹位老教師用詩歌的形式見證了教育30年來的發展變化,凝練表達了教育30年來的喜人成就。現將浦江教育30年的變化從校舍變化、師資建設、教育科研、現代教育設施完善、教師待遇提高等多方面進行描述。

壹、校舍的變化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縣大部分學校都很簡陋,平房是那個年代教室的主流。舊校舍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經過30年的發展,特別是最近15年,我縣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各中小學在上級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從多方面、多渠道、多層次籌集資金,有效地改善了辦學條件。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所有學校都修建了新的校址或校舍。學校設備設施、辦學規模日臻完善,辦學條件逐年改善,學校面貌日新月異。隨著新浦中學的落成,新的職業技術學校無疑是壹個典範。十年來,我縣采取優化配置、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均衡漸進的方法,先後合並了壹批中小學。全縣中小學沒有危房和破舊校舍,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如今,在我們縣,無論是在市區還是在農村,我們看到的都是美麗整潔的校園,金碧輝煌的建築,寬敞明亮的教室,壹排排標準嶄新的課桌,充滿童真和希望的笑臉...看著身邊發生的變化,我們由衷地贊嘆:最美的地方是學校,最好的環境是校園。

二、教學模式:從“壹言堂”到素質教育

如果說恢復高考是教育改革的壹個突破口,那麽更復雜、更艱難的戰役就是課程改革。壹位有著33年教齡的老教師,對教改有著太多的感觸。在談到新課改的實施時,他說:“新課改標誌著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包含了更多的溫暖,凸顯了以人為本。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教書只是傳授知識。如果課上得更詳細,學生們就能掌握更多。但不是現在。除了傳授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近年來,素質教育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所有學校都提出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關註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張揚,成為教師的教學重點。現在孩子在課堂上有了更多的參與和互動,老師的教學內容也更加生動有趣,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多的老師采用啟發式教育。對於壹篇課文,老師先提問,然後讓學生和老師壹起找答案。課後,老師要和學生壹樣,依靠網上搜索、圖書館查詢、同事討論等形式,最後在課堂上和學生討論,找到壹個大家都能認同的答案。學生的能力也在這壹系列參與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這種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與10和20年前完全不同。當時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老師的“壹言堂”教育。全班都在聽老師講課,上課枯燥乏味。課後,老師會布置很多作業讓學生自己消化。到了考試的時候,學生們開夜車背考試內容。如今,壹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完全取代了過去的“集中式”教育,使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改變課堂教學方式的同時,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學習作業不再是唯壹的學習內容。越來越多的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的形式日益多樣化,各種特色興趣班為學生提供了培養興趣愛好的機會。

第三,教學設施:從粉筆和黑板到現代多媒體

壹支粉筆,壹塊黑板,壹本課本,是老師們遵循了幾十年的三大教具。甚至在10年前,還有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當整個黑板寫滿時,他們在寫字前把它擦掉。壹節課下來,嘴巴上、頭發上、衣服上全是壹層白色粉筆灰,很正常。那時候老師每天都要和粉筆灰打交道。估計誰也沒想到有壹天粉筆和黑板會被幻燈片、投影儀和多媒體取代。

二十年前,我用小黑板做應用題,用小卡片做數學題。10年前,帶幻燈片上課;現在使用電腦多媒體上課。從粉筆和黑板到幻燈片和錄音機,再到實體投影儀和多媒體,在過去的30年裏,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設備進入了學校和教室。教學工具的現代化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驚喜地發現,電腦上有我們以前要托人到處找的各種教輔書。以前需要把所有的備課內容壹點壹點寫在黑板上。現在,妳不僅可以通過電腦備課,制作精美的課件,還可以隨時在課堂上調整。這是我最深的感受。

第四,師資建設

面對教育改革和現代化帶來的挑戰,我縣教師素質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成為學校年度考核的硬指標。30年來,全縣教師合格率不斷提高,教師職稱結構更加合理,骨幹教師、名師、校長隊伍不斷壯大。“十五”期間,教師終身學習體系逐步建立,教師繼續教育不斷加強,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其中,“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被規定為在職教師的必修課。

改革開放以來,縣教育局(EDB)設立教研室,按中小學學科配備教研員,負責教學業務管理、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指導、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教師專業培訓等工作。在全縣中小學中,服務於全縣的教育教學。長期以來,該縣的教研工作始終堅持不懈,每個階段的側重點都很突出。重視教育和科學研究,承擔了壹大批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2004年秋季,義務教育階段各級學校進入新課程,2007年秋季,全縣普通高中全部進入新課程。教育局組織開展了以學科培訓、實驗培訓、新課改培訓為主要內容的教師培訓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開展了教學常規大檢查、中小學教學隨機檢查等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教學常規的落實。

五、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惠及千家萬戶。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實行“壹費制”,讓每壹位家長心中有數,規範了學校收費秩序,減輕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大部分家庭都能保證孩子上學的經費。“兩免壹補”給貧困家庭帶來了希望。“兩免壹補”範圍逐步擴大,名額增加。享受壹學期助學金的學生人數最多,達到500多元。學習生活費用全部由國家和學校提供,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給貧困家庭帶來希望,為未來發展提供基礎。

從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國家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春風吹進浦江大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部免除。自2008年9月起,該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教科書由國家免費提供。作為壹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和深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受益最大。黨和政府“種田不交稅,上學不交費”的政策溫暖人心,大大減輕了農民的教育負擔,全民為之交口稱贊。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也為逐步實現縣域教育“城鄉發展壹體化”的總體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力地促進了縣域教育公平、均衡、和諧、健康發展。

第六,教師待遇的提高

除了工作條件的巨大變化,我們人民教師的待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80年代月薪只有32.9元。90年代,改革的成果開始在教師工資上顯現:從100元到200元,從200元到500元,基本上每年都會有新的變化。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壹步深化,教師工資也水漲船高,首次突破800元的底線,教師成為光榮的納稅人,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21世紀,特別是2005年的工資改革,教師工資首次突破1000元大關,國家相應修改了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08年3月0日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

我縣各級領導為教育發展辦實事、解難事,始終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形成了“黨以教育為先、政府以教育為根本、人民以教書為榮、教師以教書為樂”的良好局面。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改革開放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隊伍建設、規範管理、特色德育、民辦教育、教育質量等方面。

"有時乘風破浪,揚起我渾濁的風帆,在深深的大海上航行。"我覺得這句話正好可以對我縣30年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進步做壹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