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首詩》
此作繼承了魏晉筆法的精髓,以壹側筆為中心,自由交替,靈動;字法因勢而形,清高而廣;構圖不僅自然密集,而且錯落有致,飄逸自然。整個手卷嚴格遵守傳統方法,與魏晉草書壹脈相承。是天才美與自然美的典型,堪稱盛唐草書的巔峰之作。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2.《尚書省郎官石記》序
張旭傳世的唯壹真跡楷書。大家都知道張旭是草書大師,但很少有人知道張旭其實擅長楷書,否則很多書法家如崔苗、顏真卿、徐浩、吳彤都不會拜他為師。張旭的楷書有褚遂良、余士南的風格,是典型的唐凱風格,從此可以壹窺端倪。作為張序中唯壹壹部傳世的正宗楷書,歷代書法家都推崇備至。
3、《草書心經》
張旭的大草代表作,被稱為“大草書法的典範”。這部作品,受激烈情感的影響,加快了節奏,像壹條金蛇狂舞,又像壹只猛虎坐在龍盤上,呈現出千裏之勢。唐朝的繁榮由此可見壹斑。
4、《腹痛貼》
張旭的草書代表作,壹篇震驚書法界和考古界的書法名帖,寫得振振有詞。字與字之間連綿起伏,靈動自然,如電閃雷鳴,龍蛇飛舞。借助神筆粗細變化,使整幅作品生動,產生“神出天外,夏雲出曲”的氣勢,稱得上絕無僅有。雖然不是張旭真跡,但依然是壹幅優秀的草書。
5、“自說自話帖”
這是壹個神奇的撥雲見日,夏雲出洞詭異,無法測度。張旭以其奔放的精神、婉約的筆法、奔放的風流姿態,成為唐代無可爭議的書法家。唐文宗把張旭的書法、李白的詩詞歌賦、裴旻的劍舞並稱“國三絕”。
6.《李青蓮》序言
內容是李白的兩篇散文《冬夜隨州紫陽送煙夏府序》和《悲涼清秋詩》。由於李白名青蓮,張旭以《序》為題收錄了李白的兩篇散文。由於歷史久遠,張旭草書《李青蓮序》拓本殘缺不全,且多有出入。太可惜了!這幅畫是銀鉤,變幻莫測,情感激越,氣貫長虹,是張旭壹生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