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路,沒有星星。
裹著裹屍布在天空閃爍,
甚至風也沒有帶來壹絲低語,
沒有壹個活著的人說過話,而我
只有壹種聲音,像音樂,
像壹首已經失傳的莊嚴的古歌,
當天使的手指被隨意編織
花環,沒有玫瑰,只有枯葉。
不,不要閃,不要喊,
人們壹邊歡迎它,壹邊擔憂地歡迎它。
壹個可怕的黑夜,
因為通過壹切,超越壹切,
我得到了遙遠年代的消息,
我感覺到光明來了。
(趙壹恒譯)
這首十四行詩於1897年作為《夜之子》出版。通過這首詩,詩人闡述了這樣壹個主題——無論現實世界和周圍環境的空氣多麽壓抑和令人窒息,只要妳堅定地相信神靈的存在,平靜地承擔生活賦予妳的境遇,信仰就會在實際行動和經歷中激勵妳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在這首詩的前四句中,詩人處於壹個黑暗的夜晚。在這個傷痕累累的世界裏,沒有通往聖光的大道甚至路徑。浩瀚的天空中沒有壹絲神的痕跡,仿佛壹具沒有同情心的屍體籠罩著頭頂。這裏死壹般的寂靜,毫無生氣,連風都不願攪動這個無人居住的死亡之谷。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無聲無息地睡著了,死了。面對如此現代的荒野景象,詩人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但此時的詩人並未深有感觸,而是像旁觀者壹樣淡定地轉向下面四句——他聽到了壹個聲音,壹個音樂般的聲音,這個聲音在遙遠的時代曾經存在,但已被今人忽略;在這“莊嚴的古樂”中,天使們還在編織著美麗的花環。雖然他們所有的材料都只是枯死的枝葉,但他們堅信自己的手指可以創作出精美的作品,他們的每壹個動作都是在譜寫壹套莊嚴的樂章。這時,詩人覺得神靈依然存在,“莊嚴的古歌”和天使的編織激起了他在漫漫荒原中探索的信心。在第二節詩中,詩人表達了自己在這漫漫長夜中的心態和行動:他和人壹樣,沒有聲嘶力竭地喊著咒罵,而是“邊憂邊迎”,擔心這漫漫長夜何時見底,卻遇到了命運的挑戰和存在的苦難。因為這是我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我們無法逃避,所以我們要正視它,在經歷中拼搏,在奮鬥中戰勝它,通過漫長的考驗,上升到壹個充滿“莊嚴古歌”和閃爍星辰的更高境界。當時閃過的憂慮只是超越過程中的伴隨情緒。他堅信,黑夜過後,將是黎明的曙光。帶著這個信條,詩人壹步壹步跋涉,從每壹次相遇和經歷中崛起。終於,他在歲月的輪回中得到了神靈的啟示,看到了黎明正在送走黑夜,“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光明”。這就是信條的力量,它促使詩人克服嚴酷的現實,超越卑微的世界,保存自己的純真,把他帶進更神聖的殿堂。
這首詩是詩人早期的代表作之壹。詩的主題閃爍著超驗主義的余暉,充滿了樂觀的精神,同時又夾雜著對慘淡現實世界的憂郁情懷。
這首詩是以典型的意大利十四行詩風格寫成的,莊重而簡單,承前啟後,融會貫通。但詩人並沒有被這種古老的形式束縛,而是傾註了壹個更大的主題,就是後來很多著名的現代主義詩人所寫的,比如現代人的仿徨、絕望、樂觀。這首寫於世紀之交的詩,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愛·A·魯濱遜》在美國詩歌史上的地位。
(邱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