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身、治國、平天下,立德立言,傳於後世。
2.窮則獨善其身,富則濟世。
3.做人要自立,做事要正確。
4.修身以德,讀書以育人為本。
5、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韓諸葛亮《誡》。
6、千年父子可悲,修身齊家昭明帝——宋楊萬裏的“濉溪崖懷古,修身齊家治國,立德立言傳後世”。
7.若古欲明顯優於天下,先治國;如果妳想治理妳的國家,妳應該首先把妳的家人聚在壹起;如果妳想讓妳的家人在壹起,妳應該先修剪妳的身體。——禮記大學之書。
8.居廟堂高則憂民,遠則江湖遠則憂夫。——範仲淹《嶽陽樓記》。
9,修身練字,慎獨到底。修身養性,修行就叫善行。——《荀子非十二子》。
10,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周易》。
11,德不優者不能有遠見,大者不能有見識。——王夫之《論泰國研究》。
12,身正廉明,言必誠。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13,壹千年前,父子倆傷心,修身養性,家財萬貫。
14,明太祖明朝,這在開元是絕無僅有的;開元之策,只在明成祖有詳細記載。——楊萬裏《濉溪崖懷古》。
15,自古誰沒死過?取丹之心,照歷史。——文天祥《穿越零洋》。
16,修身、治國、平天下,立德立言,傳於後世。
大學之道,是德,是親民,是止於至善。——禮記大學之書。
17,修身養性,不要誤入歧途——唐·呂洞賓《憶江南淮南法》。
18,以道修身,濟世。君子之道,或出或入,或默或語。——《周易》。
19,修身養性,為人師表。君子謀己,小人謀人。——論語·衛靈公。
20、這樣的修養,很難避免做什麽——唐寒山《詩三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