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3,黃文秀在北師大哲學學院獲得碩士學位;2016碩士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成為壹名定向選調生,紮根基層。她說:“我來自廣西的壹個貧困山區。我想回去建設我的家鄉,給更多的鄉親帶去希望。”
3.駐村壹年後,黃文秀曾在日記中把扶貧工作比作“心中的長征”。今年的“長征路”收獲頗豐:88戶418人脫貧,完成村內道路硬化1.5公裏,新建水庫4座,安裝路燈17盞,集體經濟增收6萬多元;如今的白坭村,壹改往日的破舊模樣,道路暢通,水源清潔,工業繁榮,夜晚明亮。然而,黃文秀再也看不到這壹切了。
4.2019年6月,壹場強降雨席卷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淩雲縣。16年6月的傍晚,白坭村第壹書記黃文秀決定連夜趕回村裏。不幸的是,壹場山洪擋住了她回村的路,把她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的路上,永遠在她那壹刻。
5.青春是什麽?什麽是奮鬥?黃文秀用他的生命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在白坭村村民的眼裏,黃文秀是第壹個可以親近和信任的書記!在黨員和青年人眼裏,黃文秀是學習和效仿的時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