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荊門渡口送別友人》的寫作背景

《荊門渡口送別友人》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李白年輕時離開蜀國去荊門時寫的。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李白離家遠行。詩人自五歲朗誦《劉佳》起,就壹直生活在四川,求學於戴天山,遊峨眉山,隱居青城,對四川的山川有著深厚的感情。這壹次,李白背井離鄉,遊清溪,上三峽,下禹州,過荊門,劃獨木舟東下,意欲“南窮東涉海”。這是詩人第壹次離開家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荊門渡口送別友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出川漂泊時所作的壹首五言詩。原文:

穿越荊門送別

(唐)李白

遠離荊門,很快妳就會和南方的人在壹起。山脈的盡頭和平原的起點,河流蜿蜒穿過荒野。

月亮像鏡子壹樣升起,海雲像宮殿壹樣閃爍。還連著故鄉的水,拉妳的船三百裏。

白話翻譯

我乘船渡江到了很遠的荊門,參觀了戰國時期楚國的疆域。

群山逐漸消失在葉萍中,慢慢展開,河流似乎流入了廣闊的荒野。

海浪中的月影像壹面從天而降的鏡子,空中的彩雲形成美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家鄉那條洶湧澎湃的河,它壹直伴隨著我在萬裏的乘船之旅。

擴展數據:

《荊門渡口送別友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年輕時出川漂泊時所作的壹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以遠方旅行的話題開始,接著是壹路上的經歷和印象,最後是思緒。全詩意境高遠,格調渾厚,意象瑰麗,想象瑰麗。它以其出色的風景繪畫取勝,場面瑰麗壯闊,表現了作者的長途跋涉、迷人的個性和深深的鄉愁。

百度百科-荊門渡口送別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