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用意象表達情感的詩歌

用意象表達情感的詩歌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是意義和意象的綜合體,是作者主觀意圖和客觀意象的具體表現,是精神內容和物質形式的統壹。它由兩個元素組成:情感和風景。古人說“立象盡意”,是借助客觀外物表達主觀感受。我也講情景交融,物我相忘,天人合壹。接下來,筆者試圖從《雨巷》中個體意象的特點出發,探討《雨巷》的意象魅力。

雨巷:中國人對巷有很深的親近感。北方人稱之為胡同,南方人稱之為小巷。汪曾祺先生在《胡同文化》中說,北京胡同“不僅使人感到懷舊,甚至有點傷感”,“使人感到失望”;南方的小巷也能給人類似的感覺。對這些傳統意象的留戀,其實是詩人對閑適、孤獨、荒蕪的生存環境的獨特向往。這也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典型心態。戴望舒在傳統文學中具有典型的傳統文人特征(在大多數作家盲目拋棄傳統,創造新文學的時候,他用傳統意象寫詩,如此不合群,卻又如此珍貴)——憂郁,抑郁,懷舊。巷子的漫長,滄桑,寒冷,正是詩人孤獨心情的最好寄寓。多雨的南巷子,人少,更纏綿,更容易受傷。

江南雨季,細雨飄灑巷中,煙雨迷蒙。雨與巷的結合構成了獨特的意象,這是戴望舒首創的。難怪葉聖陶稱之為“雨巷詩人”。《雨巷》比單壹的《雨》或《巷》更深情,更悲涼。

油紙傘:這是雨季常見的東西。因為雨,油紙傘已經遮住了詩人的世界,因為油紙傘,詩人又多了壹份看不到遠方的惆悵。傘外的雨,是心有雨的天空。淡黃色的油紙傘在雨中浸潤了,給嬌嫩的心平添了壹抹淡黃色的痛——這是壹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但在傳統詩詞中卻不多見。

丁香姑娘:丁香是中國特有的名貴花卉,栽培歷史悠久。四月開花,花白色或紫色,清新淡雅,香味濃郁。丁香花因其不輕浮的色彩,常受到清廉生活的詩人的青睞。丁香花開在仲春,容易枯萎。詩人常以丁香花傷害春天,說丁香花是悲傷的產物,是美麗、純潔、悲傷的象征。同樣,春風也有自己的擔憂。李靖的“青鳥不在雲外傳消息,丁香在雨中愁”,陸桂夢的“勤解丁香,散枝散春”,賀鑄的“深情似丁香結,難顯芭蕉心”...都是紫丁香的惆悵,糾纏在緊緊編織的愛情裏,心總會難過。

戴望舒繼承了《雨巷》中丁香花的傳統文化內涵,並使丁香花的意義更加感性,使丁香花感受到了更深的憂郁。更有甚者,詩人描寫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恬靜恬靜,平添了幾分落寞。詩人極度淡化了丁香花的外在形態,用了偏激的詞組“有丁香般結的姑娘”,讓“丁香般的姑娘”成為壹個不同於傳統意義的意象。這個新形象是壹個真實的人——女孩,但也是壹個抽象的形象。我們在壹條朦朧的巷子裏感受,詩人在壹條下雨的巷子裏用心描述他的詩歌,描述他的情感流動。人與物相融,物與我相融,將細膩的心境與自然的靈動融為壹體。

這樣的姑娘,這樣的丁香,這樣的“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渴望與她相遇,哪怕她只是“悲涼迷茫如夢”,只有“嘆息的眼神”,哪怕在這之後,她也只能無限期地期待與“丁香般的姑娘”再次相遇。

雨巷、油紙傘、丁香姑娘,戴望舒偏愛這些意象,因為這些意象恰恰能反映詩人的內心,表現他的氣質,表現他的苦悶,表現他的胸懷。

詩人身處亂世,時代混亂。他和其他文人壹樣,不能完全看清時代的潮流,猶豫是必然的。他心地善良,多事之秋更容易抑郁猶豫。江南的弄堂是美麗風景中的滄桑,雨中的弄堂是流動的滄桑。普通人的油紙傘也成了詩人詩歌的催化劑,而雨中的紫丁香卻柔弱嬌嫩。在雨巷遇見丁香這樣的姑娘,是壹見鐘情的姑娘,是在風雨中迷失的人生,是詩人心靈的寄托。所以詩人總會期待在雨巷遇到丁香壹樣的姑娘。

只有在這樣憂郁的雨巷裏,詩人才有這樣的理解、感恩和純粹的詩意語言。

雨巷端莊悠長,油紙傘與之同行,丁香姑娘或許會遇見。這三個意象,雨巷陰暗而沈重,油紙傘流著淺黃,丁香花出現在淺綠,構成壹幅流動的、朦朧的、寫意的畫面,眼前仿佛壹場夢。

戴望舒自己也曾說過:“詩不是某種官感的享受,而是帶有官感或超官感的東西。”通過對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戈蒙作品的分析,戴望舒更加確信,詩意的意象直接導致了讀者“微妙到微妙的感受”。有了優秀的意象,詩人“巧妙的筆法”就會變成“終極的精妙——心靈的精妙底和感情的精妙底”

在《雨巷》中,詩人創造了壹個打著紫丁香結的女孩。雖然這是受了古詩中壹些作品的啟發,但用丁香結,即紫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的心事,是中國古詩中的傳統表達方式。如李商隱《送禮物》詩中有“芭蕉不展丁香結,春風同向悲”的詩句。

手卷珍珠鉤玉,鎖重樓照前春。風中高手是誰?悠著點想!

青鳥不把消息傳到雲外,丁香花在雨中空虛憂傷。

在這首詩中,雨中的丁香結被用作人們悲傷的象征。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中吸收了描寫悲傷的意境和方法,形成了《雨巷》的意境和意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能說《雨巷》的意境和意象是現代白話版舊詩《雨中丁香結》的拓展和淡化嗎?我不這麽認為。在形成《雨巷》的意境和意象時,詩人既吸收了前人的果汁,又創造了自己的。第壹,古人在詩中用丁香結本身作為悲傷的象征,雨巷則想象出壹個和丁香結壹樣悲傷的姑娘。她有著瞬間消失的丁香花的意象,不同於詩人早期寫的舊古典詩歌和其他充滿舊詩意的作品。它顯示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雨中的丁香結》比《丁香壹樣悲憤的少女》更不能喚起人們的希望和幻滅。在表達時代悲哀的領域裏,這個形象是不可多得的創造。第二,古詩詞中,雨中的丁香結,取材於現實生活場景。詩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是比生活更美好的藝術想象。

他很孤獨寂寞。綿綿細雨中,他“壹個人撐著油紙傘,在很長很長很寂寞的雨巷裏徘徊”。在這樣陰郁孤獨的環境裏,他心裏有壹點朦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遇到壹個像丁香壹樣在抱怨的姑娘”。這個女孩被詩人賦予了美麗而憂傷的色彩。雖然她有“紫丁香,紫丁香”的顏色,但也有“紫丁香般的憂慮”。她的內心充滿了冷漠、悲傷和憂郁。她像壹個詩人,在壹條孤獨的雨巷裏“悲傷而仿徨”。而且,她沈默著,像夢壹樣從她身邊飄過,走過這寂寞的雨巷。

在詩歌中,這些意象在形式上是獨立的,但卻讓我們覺得它們之間有某種聯系,和* * *有共通之處。圖像構成了壹種特殊的關系。作者在這個朦朧的形象中到底想表達什麽?

有人說《雨巷》是詩人用美好的“想象”掩蓋醜惡真相的“自我解放”,是“用肥皂泡般的華麗幻象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藝術上的和諧與美,它“在內容上毫無價值”。有人說這首詩就像中國的水墨寫意,只不過把情緒誇大到了極致,把自己的煩惱和擔憂傳播出去。

雨巷出品1927的夏天,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候。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曾經熱情響應革命的年輕人,壹下子從烈火的高潮跌入了黑夜的深淵。他們中的壹些人找不到革命的未來。他們在痛苦中迷失,在失望中渴望新希望的出現。期待壹條絢爛的彩虹在陰霾中漂浮,《雨巷》是壹些進步青年的心情寫照。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才二十壹二歲。壹年多前,他和他的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壹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