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根敦團體訓練簡介

根敦團體訓練簡介

根敦群培很有才華。4歲隨父親學習藏文拼寫,9歲就能寫詩。被認定為多紮活佛轉世,出家為僧。13歲時,他寫了壹首詩《貢桑柯羅》,意為宇宙仁慈之輪。無論從哪裏開始,都是可以讀的,正面的,反面的,都是有意義的,依然被視為佳作。

1918,根敦群培正式剃度出家,開始出家生涯。15歲時,在青海化隆分公司紮西曲登寺勤奮學佛。19歲時寫了《起源頌》,受到大家的稱贊。後來進入甘肅夏河拉蔔楞寺,學習《數量化論》等學科。他很聰明,悟性很高,口才也很好,在拉蔔楞寺打敗過很多高手。因為他敢於提出與寺廟主人jamyang不同的觀點,所以受到保守派的排擠。

1927年,根敦群培離開拉蔔楞寺,前往* * *加入著名的哲蚌寺國芒學院,師從著名佛教大師西饒嘉措。他刻苦學習,鉆研頗深,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常常令Xi饒加措不知所措。在哲蚌寺的七年時間裏,他對佛經有著清晰的理解,成為當時卓越的學者。

1934年,根敦群培被推選參加藏歷新年在召喚師儀式上舉行的蘭布格西學位考試。在* * *,和尚能考到格司學位是莫大的榮譽,但他淡泊名利,放棄了應試的機會。與印度學者拉胡爾?Sanklovina壹起去了印度。在印度,他參觀博物館,參觀各地,不斷學習吸收新知識,努力學習英語。後來又與俄羅斯學者勒羅赫合作,將藏文《論量的解釋》和《清史》翻譯成英文。

1937年,根敦赴斯裏蘭卡學習巴利語並取得優異成績,將巴利語經典《法句經》翻譯成藏文。同時,他參觀並描述了斯裏蘭卡的歷史、宗教和風俗。1938,他和Rahul?Sanklovina回到* * *並參觀了薩迦寺和夏魯寺。同年又去了印度,在那裏住了十幾年。期間在皇家亞洲學會工作,翻譯整理藏文資料,並擔任潘迪塔·桑克拉蒂·亞當的研究助理。在印度的生活是他壹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壹方面,他博覽群書,開闊眼界。另壹方面,他積極開展創作和研究工作。同時也接受很多新的理論和知識,光是語言就學了12。

1945,根敦群培回到* * *,正準備寫書,卻被* * *本地* *監視。1946年4月(或1947年7、8月),地方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了根敦群培。三年的牢獄生活並沒有動搖他的信仰,只是他的身體被監禁摧殘了。出獄後的第二年,他在* * *去世,享年49歲。

根敦群培雖然英年早逝,但他超人的智慧使他成為了壹位集佛教、歷史、語言、藝術、地理於壹身的才子,為後人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歷史:他寫了《白史》(未完成),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他利用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文獻和印度抄寫的吐蕃文獻,結合古代碑刻和中國史料,對吐蕃歷史中的壹些問題進行了考證。松贊幹布等人的歷史是有公正記載的。在翻譯方面,有著名的文章如《法句經》、《沙公大若》、《博納之歌》、《軍事法典》等。哲學著作有《只知教派》、《論智慧》、《論中觀》。龍樹秘意”等等。此外,他的散文、遊記、詩歌也數不勝數。如* * *到大吉嶺的遊記,印度八大聖地的記錄,喜馬拉雅理論,欲望理論等。他的作品或翻譯,或新穎或有創意,或填補空白或糾正傳統錯誤,都非常珍貴,在當代西藏社會擁有廣泛的受眾,深得人們的喜愛。

根敦群培的文筆樸實清新,優美流暢,在西藏文壇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