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雲淡,微風徐徐,蘆葦搖曳,樹木搖曳。橋上的景色賞心悅目,沁人心脾,影影綽綽,流淌在橋下。殊不知,樓上的人都在看著妳,妳就是樓上人的風景。
窗外明月,月色如水,推窗擡眸,凝望明月,思念千裏之外,或勾起壹份濃濃的故鄉情結,或引發壹份對遠方友人的懷念,或對戀人的向往。“明月裝飾了妳的窗戶”,裝飾了妳的心情。殊不知,此時此刻,妳“裝點了別人的夢”,裝點了別人夢裏的思念和溫暖。場景外有場景,場景交融。畫中有畫,詩意如畫。
2.這首詩的出處:
新月派詩人卞的代表作《斷章》。
3.作者簡介:
卞(1910.12.8-2000.12.2)江蘇海門唐家鎮人,祖籍江蘇溧水。她曾用筆名紀靈,詩人(“。65438-0929就讀於北京大學英語系,65438-0930開始寫詩。1936年與李廣田、何其芳出版詩集《漢源集》,被譽為“漢源三詩人”。抗戰時期在各地任教,是徐誌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主要詩集有《三秋集》、《魚集》、《十年詩情草》等。他早期的詩歌大多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情緒的低落和情緒的壓抑。他的詩性想象精妙,筆墨質樸,難以儲存。抗戰爆發後,他的詩風變得開放明朗。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擴展數據
《斷章》這首詩清新質樸,蘊含哲理,犀利的思想隱藏在字裏行間,典型的晦澀難懂。“妳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妳;”妳有沒有看到眼前的壹個鏡頭:妳站在橋邊,凝視著遠處美麗的風景,樓上看風景的人也把妳納入了窗外的風景。妳在陶醉於風景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風景。正是用這樣壹個具體的形象,作者表達了壹種抽象的哲學。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的地位都差不多。事物與我、我與他、他與妳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被別人影響,我們也影響別人,就像看風景的人會變成風景壹樣。誰知道樓上看風景的人會不會變成另壹個看風景的人?
“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妳裝飾了別人的夢。”兩句中用了兩個“飾”,突出了直到“妳”的變化。當妳看著窗邊的明月,帶著甜甜的笑容入睡的時候,妳不會知道,也許是壹個陌生人在夢裏夢見了妳,是妳裝飾了他的夢。這壹節可以視為獨立於上壹節,但它們表達的是同壹個道理。通過位置的轉換和對比以及兩幅詩意的畫面,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
百度百科:斷章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