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麽樣?作為壹個師範生看完之後,有沒有感受到畢業前的壓力?
作為壹名從事高中教學十幾年的歷史老師,筆者告訴妳壹個道理:沒有什麽比得上“用心”二字。為自己的入職和未來的教學生涯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行業更容易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這是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替代的。
好了,我們來談談吧。我來告訴妳,作為壹個即將畢業的師範生,如何更好的準備工作?
很多企業的HR都會告訴妳如何準備簡歷,但是師範生的簡歷和企業的不壹樣,因為從進入師大的第壹天起,我們就註定了以後要當老師(轉行的除外),專業的垂直度直接決定了妳以後從事教學的科目。所以在簡歷中,需要圍繞壹個xx學科老師需要的技能來設計,比如“普通話壹B”、“黑板大賽X獎”、“演講大賽X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壹份“手寫簡歷”會給校領導留下特別的印象。無論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如何先進,黑板都無法取代傳統應試教育的地位。所以對於教師來說,板書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板書也是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
壹份手寫的簡歷更能凸顯莊重感和儀式感。如果妳的字寫得足夠漂亮,那麽這份簡歷將作為妳入職時的第二張臉。相信沒有學校領導會拒絕這樣壹個註重書寫習慣的老師。
從大學第壹天開始,我每天用小黑板寫壹首古詩練習書法,用壹張A4紙構思全班的知識體系。多年的習慣壹直保持至今。
言傳身教的力量遠大於直白的說教,尤其是對老師而言。
學習當老師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妳想防止學生穿奇裝異服,那麽作為老師,妳首先要穿著得體;如果妳想更好的說服學生不要染發、不要美甲,那麽妳作為老師的形象也要符合妳的身份;如果妳想防止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那麽作為老師,首先不要把手機帶進教室...這些細節是我們剛入行時要註意的。
作為壹名師範生,整個大學四年,我們壹直在為成為壹名合格的園丁做準備。
臨近畢業,要重新審視和考驗自己,比如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板書,教案設計。
從2006年開始,部分省市開始試點,師範生必須參加當地教育局的筆試才有資格入學,成為壹名合格的教師。
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教師聯考已經和國考壹樣,成為新教師的必考。
壹般來說,新教師入職考試壹般分為專業基礎知識和教育心理學考試兩部分。
專業課的考試壹般都是近幾年的高考(中考)真題或模擬題,看妳報考的學校是高中還是初中。
對於大學四年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都是專業領域的通識教育,而缺乏專業化的深厚修養。所以建議即將畢業的師範生可以購買當地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和模擬題來訓練和培養考試的手感和節奏。筆者在此推薦《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和《38套模擬試題匯編》,是很多學生和老師公認的良心作品。
壹般教育心理學的考試在大綱裏都差不多。如果想節省時間,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中小學教師教育心理學輔導書。現在這方面的資料已經很全了。直接按照輔導書上的內容復習背誦就行了,壹般壹個月就能掌握全部內容。
這裏推薦兩本教育學心理學不錯的書。壹本是《教育學》(王君道郭文安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另壹本是《當代教育心理學》(陳奇、劉儒德主編,北師大出版)。
需要提醒新教師的是,教育學心理學的書籍不僅可以用於備考教師資格證,還可以用於教師求職、教師職稱晉升、教育碩士。
通過教育局筆試後,接下來就是實戰了。
壹般來說,這個環節包含兩個部分:講座和講課。有些縣市為了節省時間,只取其中的壹部分進行調查。
我給新老師的建議是:可以提前在網上搜集壹些資料,準備壹個相對成熟的說課模板,也可以提前準備壹些過渡語:比如“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會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這樣做的好處是,有些學校在即興進行口語課的考試,但是我們先有了模板之後,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意套用,緩解了現場口語課的緊張感,讓我們處理起來更加從容。
對於聽課,我給新老師的建議是:根據進度有針對性地備課。
壹般學校對新教師入職講座的檢查,大多是隨著教學進度安排的。課前可以找壹些當地的學生或者老師了解壹下這門學科最近的教學進展,然後在面試的時候具體評價壹下講課內容是講哪壹章的,這樣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前後準備幾節課,這樣就可以更從容的去上課了。
在上課過程中,要註意上課的節奏和速度、開場白的引入、過渡語、課堂總結和板書的設計。在從學生向老師過渡的初期,我們需要提前逐字記錄講稿並反復排練,課後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
經過反復練習,我們的語言會更加準確簡潔,也會更加靈活,有空間成為壹個好老師。
經過以上的充分準備和反復演練,到了面試階段,就差不多水到渠成了。
在這個階段,面試官主要考察兩個方面的素養:壹是設置情境,考察教學方法;另壹種是考察平日的專業性。
對於教法的準備,需要在平日裏多觀察老師的教學行為,看他們如何處理課堂上常見的情況,觀察效果。做壹個有良心的人,這樣我們以後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很多面試官在這個環節也關註新老師的專業素質和知識儲備,比如“本學科不同版本教材的區別”、“某個問題行業的前沿觀點”等等。
作為壹名即將入職的新教師,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日閱讀時要多關註書籍的版本和作者信息,善於思考和比較,及時做好記錄和總結。如果妳不知道面試官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壹定不要胡說八道,蒙混過關。妳要現實壹點,虛心接受建議,說明妳以後會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功課。我相信任何壹個面試官都不會拒絕壹個虛心接受建議並努力改進的新人!
記得在無錫的壹次學校面試中,校長雖然是學音樂的,但是對歷史很有好感。那天應聘的所有歷史新老師都是他親自面試的。采訪中,他問了壹個問題:“妳覺得張豈之的《中國通史》怎麽樣?”除了課本,我只研究了呂思勉和翦伯贊的《中國史》,也只略讀了張豈之版本的幾個重要章節,更談不上什麽好的想法。這時候,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中國歷史概要》。許多學者對《中國史》的不同版本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因此引用了學者的研究觀點,並回答了考官的問題。
這也提醒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更多的專業書籍,不妨看看相關的論文或綜述,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提升專業視角,拓展專業範圍,整體把握學科知識。
人民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近年來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我希望妳更酷!
畢業季快到了。即將入職的妳,有哪些困惑和迷茫?寫在下面的評論裏吧,希望能幫到妳!